斯洛文尼亞前總統(tǒng)博魯特·帕霍爾5月6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今年5月6日是中國與歐盟建交50周年紀念日,這對于中歐乃至全世界而言都是重要時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tǒng)博魯特·帕霍爾(資料圖)

歐洲應當謀求更大的戰(zhàn)略自主

文章指出,基于實力、保護主義和勢力范圍的地緣政治博弈正在卷土重來。這并非中歐關系首次經受全球政治、經濟和技術變革的考驗,不過當前趨勢的確與以往不同。

自二戰(zhàn)以來,美國一直是西方世界的支柱、經濟全球化的驅動力以及全球穩(wěn)定的基石。如今,外界普遍懷疑美國是否還能勝任這些角色,這對歐盟等美國盟友而言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同時也更加清晰地表明歐盟必須更加團結,才能加強戰(zhàn)略自主。

這并不意味著歐盟想要對抗美國,而是表明它致力于在對美關系中謀求更大自主權,涉及歐盟安全保障以及鞏固其全球政治地位等一系列問題。歐盟只有加強團結并尊重各國差異,才能成為強大的全球政治、經濟和技術力量。

中國本不必經歷地緣政治形勢的劇變,尤其是美國政府政策的急轉直下。這些變化背后有著諸多動機和原因,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美國意在阻止或者至少是延緩中國的崛起。美國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貿易戰(zhàn)已經嚴重動搖了世界經濟和政治穩(wěn)定,導致全球變化趨勢更加難以預測。

近期,美國幾乎對全世界挑起了關稅戰(zhàn)。尤其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單方面決定同時對盟國和競爭對手加征關稅。鑒于此前的評估表明美國政府的戰(zhàn)略轉變主要針對中國,如今其所作所為似乎不合邏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類行徑可以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堅定信念來解釋,即美國必須重新贏得全世界的尊重。他聲稱所有國家都利用了美國的慷慨,并以貿易逆差為由為加征關稅進行辯護。事實上,貿易逆差額已成為美國對各國的關稅稅率的計算公式的一部分。

深化合作符合中歐雙方利益

文章進一步表示,貿易戰(zhàn)的走向仍然難以預測。一方面,人們認為美國政府將大幅提高關稅作為工業(yè)振興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讓美國乃至全球民眾直接見證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實力和影響力的再次提升同樣重要。

在諸多基本原則不被遵守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觀察人士認為,深化經濟合作符合中國和歐盟的共同利益。遺憾的是,歐盟的自主權十分有限,不過它確實有正當理由和合法基礎來謀求更大的戰(zhàn)略自主,包括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這并非由于歐盟欲同美國對抗,而是因為更深層次的經濟合作對中歐而言是互惠互利的。無論當前形勢如何,中歐都可以促進這類合作。

信任是世界政治中極度缺乏的元素。如今,低水平對話以及對基于妥協(xié)的、可持續(xù)的全球解決方案的忽視正在威脅著世界和平。即使在這種背景下,理性也必須占上風。就中歐關系而言,這意味著需要理性評估加強所有互利合作的可能性,貿易和經濟無疑是重要途徑。加強信任需要政治勇氣,這并非易事,但仍然是有望實現(xiàn)的。

(英文原文刊發(fā)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 朱萍)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