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投資少煩惱

年報季落幕,一些風險警示公司通過聚焦主業(yè)、內控整改、破產重整、融資重組等方式改善基本面,多元路徑化解退市或其他風險。

記者了解到,預計32家上市公司將在5月底前撤銷風險警示,實現風險化解與質量提升。

南開大學金融發(fā)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上市公司撤銷風險警示是新征程的起點,后續(xù)更需將發(fā)展重心聚焦于夯實主業(yè),通過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持續(xù)經營能力與投資者回報水平,從而實現企業(yè)的穩(wěn)健長遠發(fā)展。

“摘星脫帽”進行時

5月6日,河南新寧現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新寧”變更為“新寧物流”,股票代碼和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不變。

這是近期以來,上市公司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已經有天創(chuàng)時尚、文投控股、理工導航等20余家上市公司“摘星脫帽”,另有*ST科新、ST九芝、*ST東園等14家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報的同時提交了撤銷風險警示的申請,后續(xù)將依規(guī)推進“摘星脫帽”流程。

從風險化解策略來看,這些公司通過聚焦主業(yè)、內控整改、破產重整、融資重組等方式改善基本面,通過出清與救助并舉,實現風險化解與質量提升。

聚焦主業(yè)練好內功,提升內控質量是上市公司“摘星脫帽”的關鍵。北京理工導航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2023年度扣非前后凈利潤均為負值且營業(yè)收入低于1億元,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為化解潛在的退市危機,公司通過“技術攻堅+市場突破”發(fā)力,2024年度實現營收1.71億元,同比增長685.63%,凈利潤同比減虧79.90%,已不再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情形,5月6日股票簡稱已經由“*ST導航”變更為“理工導航”。

又如河南新寧現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達標、審計意見合規(guī)是該公司成功“摘帽”的關鍵。根據公告,上會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新寧物流2024年度財務報告進行了審計并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時,對公司2024年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審計結果,盡管新寧物流2024年度凈利潤仍為負值,但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已經轉正為2.01億元,已擺脫凈資產為負值的困境。新寧物流2024年實現營業(yè)收入4.81億元,公司物流主業(yè)具備持續(xù)經營基礎,該公司“摘帽”成功。

多舉措化解風險

從資不抵債到“摘星脫帽”,不少上市公司扭轉乾坤的關鍵在于重整事項的順利推進。

以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數據顯示,2023年末,該公司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資產為-8.15億元,年度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63億元,流動負債高于流動資產28.74億元。因償債能力弱且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該公司在2023年年報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

2024年,*ST漢馬積極自救,推進司法重整程序,通過引入重整投資人,取得17.65億元重整投資款,并通過債轉股及留債等方式有效化解債務危機,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期末凈資產由2023年的-8.15億元轉正至32.98億元,資產負債率下降至55.86%,歸母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持續(xù)經營能力得到一定改善。根據公司公告,*ST漢馬股票自4月18日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公司簡稱變更為“漢馬科技”。

另一家正在申請“摘星脫帽”的企業(yè)——*ST合泰,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3.2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9億元。凈利潤由虧轉盈的主要原因為公司通過重整程序進行了債務重組及資產剝離,實現重整收益。報告期內公司凈資產達18.56億元,隨著凈資產的轉正和生產經營步入正軌,公司已提出“摘星脫帽”申請。

田利輝表示,“摘星脫帽”公司不斷增加,意味著更多上市公司正從被動清理風險向主動強化治理、提升經營績效轉變,預計將有更多企業(yè)結合實際情況,夯實主業(yè)、改善經營業(yè)績實現風險化解,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整體向好。

合理看待“摘星脫帽”

“摘星脫帽”案例的不斷落地,是上市公司從被動出清轉向主動提質增效的重要體現。在《國務院關于加強監(jiān)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抓住政策機遇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通過多重手段,實現公司質量整體向好。

但“摘星脫帽”并不意味著風險完全出清,撤銷風險警示主要表明企業(yè)面臨的特定風險情形得到階段性化解,并非“一勞永逸”解決公司的全部問題。田利輝建議,相關企業(yè)需要積極主動采取符合市場趨勢和企業(yè)實際的應對措施,一方面要持續(xù)提升經營能力,通過加大研發(fā)投入,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提升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強化財務管理,合理規(guī)劃資金使用,優(yōu)化債務結構,控制負債水平,進一步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規(guī)范性,確保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根據規(guī)則,*ST和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資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關風險,滿足一定條件后可以申請撤銷。其中,ST為“其他風險警示”,不會直接退市。對于存在嚴重問題和風險的公司,前期大多已通過立案公告、責令改正措施、財務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復提示。業(yè)內人士指出,投資者需綜合判斷公司基本面和風險化解進展等情況,不宜盲目追逐“摘星脫帽”概念。

來源:證券時報官微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謝伊嵐

校對:廖勝超

數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