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jù)多家媒體報道,印度又干了一件讓國際社會震驚的事——直接關閉了流向巴基斯坦的兩座大壩,甚至還放狠話說:一滴水都不會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雙方究竟是怎么鬧起來的?

事情的起因是

但問題是,水是老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拿這個當籌碼,不僅違反了人道主義精神,還可能引發(fā)更嚴重的后果。而且,印度這個決定看似強硬,實際上很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印度犯了三個大錯

第一:它根本攔不住所有的水

印度河上游有三條主要支流,但印度自己的水利設施并不完善,根本沒辦法完全截斷流向巴基斯坦的水。就算現(xiàn)在關了兩座大壩,剩下的水還是會流過去。而更尷尬的是,這些大壩都在印度境內,距離巴基斯坦還有1000多公里,所以現(xiàn)在干涸的河段,其實是在印度自己的地盤上,受苦的首先是印度老百姓。

第二:蓄水能力有限,遲早要放水

大壩不是無底洞,存不了無限的水。如果一直關著閘門,要么水庫爆滿被迫泄洪,沖毀印度自己的農(nóng)田和村莊;要么大壩承受不住壓力直接垮掉,那后果更可怕。所以,印度這個"斷水"計劃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國際形象徹底崩了

印度一直想當發(fā)展中國家的"老大哥",在國際上爭取更多話語權。但這次它拿老百姓的水資源當籌碼,只會讓其他國家覺得它不可靠。美國智庫CSIS的分析師就提醒印度:"巴基斯坦是你的下游,但別忘了,你自己也是

最危險的是:印巴都是核武國家

據(jù)央視新聞5月7日報道,印巴已經(jīng)爆發(fā)沖突。要知道,這兩國都擁有核武。萬一局勢失控,后果比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更可怕,甚至可能引發(fā)全球性災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目前,特朗普已經(jīng)發(fā)文表示:"希望沖突早點結束",但國際社會顯然還沒足夠重視。可歷史告訴我們,南亞的沖突往往會在外界忽視時突然升級,等到真正爆發(fā)危機,再想阻止就晚了。

現(xiàn)在最該做什么?

1. 聯(lián)合國必須趕緊介入,派特使調停,避免局勢惡化。

2. 建立水資源合作機制,不能因為政治矛盾讓老百姓沒水喝。

3. 徹查恐怖襲擊真相,不能光靠猜測就動手,否則只會讓矛盾更深。

4. 防止核風險,國際社會要盯緊,不能讓局勢失控。

總之, 水是生命之源,不該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印度這次的決定不僅傷害巴基斯坦,也可能反噬自己,甚至引發(fā)更嚴重的危機?,F(xiàn)在最需要的是冷靜,國際社會也得趕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