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周的比賽實在看得太爽,昨天晚上我干了這么三件事。

第一,提前準備了一大壺冰咖啡,另配三種飲料和五種零食。

第二,放了一大缸水泡了個澡,半躺著清空了手游的體力槽。

第三,定了個2點50的鬧鐘,久違地在日期變更前爬上了床。

結果,不負眾望失眠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辦法,我只能一邊提前開始吃吃喝喝,一邊拖著游戲角色們共同加班,就這么慢慢等到了公布首發(fā)……嗯,除了實在趕不上的孔德,該輪換的都休夠了,其他人都沒變。

很好,腦子里已經有畫面了。

鄧弗里斯豬突猛進,身上掛著馬丁各種暴扣?亞馬爾多次帶球晃過同一個迪馬爾科,給不知道啥時候才有的下一代FM多加一個習慣?比塞克頭球絕殺,讓國米球迷集體道歉?萊萬替補出場天神下凡,帽子戲法直接逆轉?

事實又一次證明,預設劇本永遠比不上現(xiàn)實的離譜程度。不過在此之前,咱們還是先看看那些能猜到的東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亞馬爾一次又一次欺負迪馬爾科,迪馬爾科回過頭就去欺負加西亞。又比如,鄧弗里斯每次和馬丁對抗,仍然像是飛翔的泥頭車碰上阿斯頓馬丁的車禍現(xiàn)場。

不過與首回合不同,兩支球隊強而有力的右路進攻這次沒能立刻招招見血,反而當當當?shù)亻_始彈刀。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包括對方后衛(wèi)的極限解圍、門將的妙手撲救,以及自己一開大招就掄空。

就像這樣。雖然這球越位了,但費蘭-托雷斯本場的射門表現(xiàn)都如圖所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這樣。雖然這球也越位了,但小圖拉姆這場的最后傳射都如圖糾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或許是總比分3-3,次回合天然帶著巨大的晉級壓力,雙方球員開局階段都在精神還想大開大合的同時,身體做動作卻帶著點拘謹。具體表現(xiàn)為進攻配合里的失誤明顯比首回合要多,亞馬爾兜傳拉菲尼亞、姆希塔良長傳鄧弗里斯這種打了千百遍的配合,不是球停出了界,就是干脆傳出了界。

但這些配合失誤,雙方接下來要承擔的風險完全不同。

國米主守,反擊失誤了,二次防守趕緊破壞就行。巴薩主攻,建立在陣型極度高壓、前場奮力反搶的基礎之上,一旦失誤就容易被打穿中場,防線只能靠著兩個不熟練的邊后衛(wèi)一起造越位。

更要命的是,巴薩進攻不暢逐漸走向了“把球交給亞馬爾單干”的華山一條路。國米卻在慢慢進入狀態(tài)之后,很快找到了通往羅馬的全新大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反擊里用三中場的跑動接應控一下節(jié)奏,等待鄧弗里斯從后場沖到中場。

其次,鄧弗里斯幾次在這一階段接球突入禁區(qū)后,都因為缺少接應點不知道咋辦。干脆改成先交給一個回撤背身接球的中鋒,讓右路的荷蘭人再飛一會。

最后,另一個沒回接的中鋒,不管是勞塔羅還是小圖拉姆,都果斷往左路前插,這下和鄧弗里斯實現(xiàn)兩翼齊飛。

思路明確,條理清晰,鄧弗里斯的邊鋒越踢越爽。直到圍搶出了奧爾莫的后場失誤,反越位連線勞塔羅,1-0。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分落后,巴薩只能進一步加強攻勢,但遲遲不見起色。

亞馬爾主攻沒有任何問題,但負責橫向串聯(lián)的費蘭每次護球都會丟,承擔前插縱深的奧爾莫每次停球都別扭,主攻徹底變成了大家看著亞馬爾一個人攻。他還真能一個人就攻起來,面對姆希塔良和迪馬爾科的夾防次次一穿二,只可惜接著就會碰上提前補位的巴斯托尼,以及這回天克自己的索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雙拳難敵4+4,于是上半場巴薩控球率領先30個百分點,射門卻比國米還少了兩次。姆希塔良和恰爾漢奧盧的抽射都將將掠過立柱,再到又一次鄧弗里斯+小圖拉姆+勞塔羅形成反擊三叉戟,VAR確認庫巴西鏟到的是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恰(定位)球王速度角度俱佳,2-0。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場休息,國米球迷歡欣鼓舞,心急的巴薩球迷開始提前分鍋。

會議里,他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覺得競爭金球的前提必須是硬仗不能隱身,所以亞馬爾/佩德里才是MVP,拉菲尼亞就是躺贏狗。另一派覺得都怪身后沒有巴爾德,赫拉德-馬丁防是一次沒防住,攻是10次丟失球權全隊最多,可謂360度無長板。

而對于馬丁的處置,又再細分成了兩派。激進派覺得純屬西乙水平,根本不配出現(xiàn)在歐戰(zhàn)。保守派覺得他們太保守,必須移出一線隊陣容。

雖然但是,足球圈存在這么兩大玄學定律。一是半場2-0號稱“最危險的比分”,尤其在歐冠。二是讀作diss寫作BUFF,黑誰誰爆發(fā)。

當然,作為無產階級評球者,還是得找找事物背后的客觀規(guī)律。

下半場開局,甚至可以說整個下半場,國米的問題其實都來自同一點。首先排除什么“陣型回退太保守”,實際上巴薩后場控球時的防守站位照樣在前提,反擊投入的兵力也沒不敢投,真正的變化在于——中場跑動徹底跟不上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姆希塔良和恰爾漢奧盧都是老同志,越來越難在高節(jié)奏轉換里迅速到位,更別提換位了。唯一壯年的巴雷拉這場滿腦子都是騷操作,各種后腳跟就把球秀給了對面。

再犀利的反擊也要建立在后場出球之上,而國米下半場的出球因為缺少把控節(jié)奏的三傳兩倒,一度被逼到只能轉給右路,試圖憑借鄧弗里斯或者比塞克的盤帶提速來破局。

等等……這黑哥倆有這個能力嗎?

于是,后場接連失誤的變成了國米這邊,而巴薩的二次進攻重心終于半主動半被動的往左路傾斜了一些。那么問題又來了,左路靠誰呢?拉菲尼亞還是得無球搶點,你讓他當爆點就是夢回哈維時代。

那么,就決定是你了……赫拉德-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丁老師翻了翻自己的技能樹,洗點成巴爾德肯定來不及了,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傳中。

一次,兩次,傳到前點沒高度,傳到后點沒人在。球迷戲稱這就叫“公式化傳中”,小鎮(zhèn)做題家的上限不過如此了。

三次,四次,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低平球被擋出,那就高球吊后點。亞馬爾習慣性地內收到中路,讓出的空間飛出一個加西亞。比分扳成2-1。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是利用國米中場跑不動卻必須壓上的BUG,巴薩打出長距離反擊??粗R發(fā)的左邊是馬丁,右邊是加西亞,換別人早就大腦宕機了,聰慧如佩德里才能想到讓他倆自己決定。

大題滿分,送分題反而做錯了。索默神撲出加西亞的半空門,但也只讓扳平延遲了三分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是馬丁的傳中,這回換成了45度圓月刀。小因扎吉應該想到了這個位置老是空,才用奧古斯托換下了迪馬爾科。然而奧爾莫還是無人看管頭球破門,2-2。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又一次連追兩球,巴薩士氣空前高漲。國米的老爺車隨著體能下降更加難以防住血C的亞馬爾,姆希塔良的犯規(guī)先被判點,后被VAR改判成了任意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下來雙方走馬換將,基本都是對位調整。原則也不約而同,換下有黃牌的、體能透支的,或者有黃牌且體能透支的。唯一的例外可能是達米安換下了比塞克,補的是右中衛(wèi)岌岌可危的出球能力和穩(wěn)定性。

好消息是,達米安出場確實限制了進攻副核大馬?。??),也節(jié)省了不少鄧弗里斯的體能。

壞消息是,塔雷米補不上勞塔羅的逼搶后防、弗拉泰西和澤林斯基填不了主力的轉換樞紐,反擊提供不了上半場的威脅,防線這下真的開始往后退。

又是防守成功后的出球失誤,讓巴薩終于打出地面橫向轉移。拉菲尼亞等了一整場的弱側機會,左右各掄一腳擊敗了索默,2-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讓二追三,87分鐘,任誰都會覺得這是一腳致命絕殺。我甚至已經起好了word文檔的標題:《馬丁和加西亞兩翼齊飛,逆轉了國米,我至盡都記得》

打臉永遠來得如此之快。

巴薩原本還有機會徹底殺死比賽,并且不止一次。亞馬爾92分鐘在禁區(qū)角拿球,經驗豐富的“老將”佩德里揮手讓他往角球區(qū)帶拖延時間。17歲的少年一腳內切低射,這輪淘汰賽上演了門柱帽子戲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偏偏這一腳門柱,給了國米一線生機。

馬丁距離風評逆轉只多了一次摔倒,鄧弗里斯存到最后的體能送出兩回合的第三個助攻。搶點爆射近角帶來3-3絕平的人,是37歲的阿切爾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加時賽里,離譜的事情還在繼續(xù)。

比如巴薩在90分鐘之后才換上了萊萬和福特,誰能想到福特以為自己接過的是加西亞的開火權,讓正印中鋒只能去爭頂?shù)诙c。

又比如特地為了加強對抗換上的阿勞霍,還是沒能頂住踢了整場的小圖拉姆。等到塔雷米回做,弗拉泰西的身邊圍著四個人看戲,沒有一個人上搶。

我在FC里打人機,都沒擁有過這么富裕的兜射前搖。死角,4-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神奇的故事也在繼續(xù)。亞馬爾還能突,索默也能接著撲。加時賽里國米只有2腳射門,亞馬爾一個人有4腳并且3腳射正,變成了索默的3次撲救。

小孩哥開了掛?對不起,在咱們那個年代,最牛的東西叫做金手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有逆轉了逆轉之后的第三次逆轉,也沒有驚心動魄的點球大戰(zhàn)。這場比賽,以及這組對決已經足夠跌宕起伏,成為歐冠乃至足球史上的夢幻史詩。

你能看見氣宇軒昂的少年英雄。亞馬爾這場貢獻14次過人,兩回合加起來達到了20次。歐冠半決賽,面對體系純熟的國際米蘭,都知道他要突,卻誰都攔不住。

也能看見壯心不已的老驥伏櫪。36歲的索默再送單場7次撲救,兩回合一共14次。賽后勞塔羅把他推到看臺面前接受全場歡呼,官方給出定義:國米英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7歲的阿切爾比,草根出道,低級別聯(lián)賽逐級攀登,再到加盟米蘭醉生夢死。之后兩次確診睪丸癌,幾度經歷退役邊緣,浪子回頭轉型硬漢,鐵人不休再入豪門。被笑過看不見前輩中衛(wèi)們的車尾燈,被嘲笑內心還藏著紅黑的臥底。

職業(yè)生涯第一個歐冠進球出現(xiàn)在此時此地,可能才配得上這一路的顛沛流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每一名熱愛這項運動的球迷,親眼見證這兩回合的比賽都是一種幸運。沉醉而緊張窒息的210分鐘,極致且連綿不絕的視覺享受。

對于看球多年的老男孩們,感觸還會更深。國米兩年前在歐冠決賽的首發(fā)陣容,還有8個人參與了這次的半決賽。時間讓年輪多轉了兩圈,這群平均年齡30+的球員卻還在努力,想要再爭一次峰頂。

未來可能屬于亞馬爾和巴塞羅那,但今天贏下這輪史詩半決賽的,是老男孩們的國際米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羽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