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汪明荃,香港人會親切地喊她一聲“阿姐”。

這個名字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段歲月的象征,是幾代人心中的港圈傳奇。

2025年這位78歲的“阿姐”宣布要在上海開演唱會,消息一出,網上炸開了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冷嘲熱諷:“都這把年紀了,還出來撈錢?”

還有人質疑:“走路都不穩(wěn),唱歌能聽嗎?票價還這么貴!”

可5月3日上海演唱會當天,座無虛席的場館、熱情高漲的歌迷,還有舞臺上那個優(yōu)雅從容的汪明荃,用事實給了所有質疑一個響亮的回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汪明荃出生在上海,后來隨家人移居香港。

那個年代的香港,娛樂圈還遠沒有如今的光鮮,機會少得可憐。

小小年紀的她,卻對舞臺有種天生的向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里條件一般,父母也沒啥娛樂圈的門路,但她硬是憑著一股倔勁,13歲就跑去參加歌唱比賽。

那時候的她,嗓子清亮,眼神里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沒拿什么大獎,但這場比賽讓她被麗的電視臺(TVB的前身)看中,簽了藝人合同,從此踏進了演藝圈。

年輕時的汪明荃,絕對算得上“多才多藝”的代表。

她不光會唱,還能演戲、主持,甚至跳舞也一把好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0年代,她開始在夜總會駐唱,唱粵語歌、英文歌,甚至國語老歌,啥都能來兩嗓子。

那個年代,夜總會可是香港娛樂的中心,能站穩(wěn)腳跟的,沒點真本事可不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汪明荃靠著扎實的唱功和親和的臺風,很快成了場子里的紅人。

她的聲音,帶著一種獨特的磁性,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股不服輸?shù)捻g勁,特別抓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0年代,她的事業(yè)開始起飛。那時候,TVB剛成立,急需有號召力的藝人。

汪明荃抓住了機會,出演了《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等經典劇集,演技細膩又不失爆發(fā)力,迅速成了家喻戶曉的“TVB一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她沒滿足于只做演員,唱歌一直是她的心頭好。

她推出了個人專輯《京華春夢》,主打歌火遍大街小巷。

后來她又接連唱了《萬水千山總是情》《勇敢的中國人》等歌曲,每一首都帶著濃濃的時代氣息,成了那個年代的集體記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的努力沒白費,80年代,汪明荃已經是香港娛樂圈的頂流,拿獎拿到手軟——金像獎、金馬獎、十大中文金曲獎,各種榮譽加身。

她還被封為“香港四大花旦”之一,和趙雅芝、鄭裕玲齊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別提,她還是TVB的“御用主持”,從《歡樂今宵》到各種大型晚會,她的主持風格幽默又大氣,圈粉無數(shù)。

香港人提起她,總會說:“阿姐就是阿姐,沒人能取代?!?/p>

但光鮮背后,她的路并不好走。娛樂圈競爭殘酷,年輕時她沒少被質疑“嗓子不夠甜”“長得不算絕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也經歷過低谷,比如90年代初,香港樂壇被四大天王、新生代歌手霸屏,她的音樂事業(yè)一度被冷落。

可她從沒抱怨,而是選擇沉下心,專心做慈善、演舞臺劇,甚至還去考了個法律學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樣的“阿姐”,誰能不服?

時間快進到2025年,汪明荃已經78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理說,這個年紀早該在家享清福,兒孫繞膝,過點悠閑日子。

可她偏不,非要宣布在上海開演唱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消息一出,網上立馬炸了鍋。最低票價680元,比不少年輕歌手的演唱會還貴;

有人翻出她近年的視頻,吐槽她“走路慢吞吞,氣息不穩(wěn)”;

還有人直接開嘲:“都這把年紀了,還出來圈錢?不怕把歌迷嚇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質疑,聽著刺耳,但也不算沒來由。

畢竟,78歲的高齡,對任何藝人來說都是挑戰(zhà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體力、嗓音、舞臺表現(xiàn)力,哪一項不得打個問號?

更何況,內地的演唱會市場競爭激烈,年輕偶像、流量明星隨便一嗓子就能賣出天價票,汪明荃一個“老牌港星”,憑啥敢定這么高的票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少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tài),覺得這場演唱會八成要砸。

5月3日上海演唱會如期舉行,場館里座無虛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白發(fā)蒼蒼的老歌迷到20多歲的00后,觀眾席里啥年紀的人都有。

開場前,場外還有粉絲舉著“阿姐雄起”的牌子,排隊等著進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票沒賣不動,熱度也沒降,反倒是一票難求,這場面,狠狠打了那些“看笑話”的人一臉。

更讓人意外的是,汪明荃的狀態(tài)。

演出當晚,她穿著一襲紅色長裙,優(yōu)雅地走上舞臺,腰桿挺得筆直,步伐輕盈,完全不像78歲的老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開場第一首《萬水千山總是情》,她的嗓音依舊清亮,氣息穩(wěn)得讓人挑不出毛病。

整場演唱會,她唱了20多首歌,從經典粵語老歌到新編曲的國語歌,每首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中間的串場環(huán)節(jié),她還用普通話和上海歌迷聊家常,幽默又親切,逗得全場笑聲不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歌迷事后在網上感慨:“阿姐這狀態(tài),40歲的人都未必比得上!”

這場演唱會,不光是視覺和聽覺的享受,更像是一場跨越時光的對話。

汪明荃從來不是個“服老”的人,她的朋友曾透露,她每天都會做運動,練瑜伽、走路,飲食也特別注意,生活規(guī)律得像年輕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0歲那年,她還去爬了香港的大帽山,體力好得讓同行的年輕人直呼跟不上。

她對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不管是唱歌、演戲還是主持,她都追求極致。

這種不服輸?shù)男愿?,讓她從不肯因為年齡退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舞臺對她來說,是一種使命。

汪明荃曾說過:“我唱歌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那些老歌,記住那個年代?!?/p>

她的歌,承載了太多人的回憶?!度f水千山總是情》是80年代香港人的愛情宣言,《勇敢的中國人》是民族自豪感的共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歌,不只是旋律,更是一代人的青春。

78歲的她,選擇站上舞臺,是想把這些記憶傳遞下去,尤其是給內地的年輕觀眾。

所以,“內娛最大的笑話”?不,這根本不是笑話。

這是一個傳奇,在78歲依然閃耀的故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文內容信息來源:【上觀新聞】【新民晚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