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沃倫?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下文簡稱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正式宣布年底將卸任CEO,由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接任。
在金融投資領域,沃倫?巴菲特無疑是一座青史留名的豐碑。自胡潤研究院2011年起發(fā)布《全球富豪榜》以來,巴菲特長期穩(wěn)居全球頂級富豪之列。在今年3月最新出爐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94歲高齡的他依然以12200億人民幣的資產規(guī)模位列第5,與馬斯克、貝佐斯、扎克伯格等一眾科技新貴們并駕齊驅。
這是全球資本市場的一次情緒地震,也宣告著一個長達60年的價值投資時代的落幕。不是誰退了場,而是投資世界的精神支柱換了形。
“股神交卷”:價值投資的告別宣言
受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在過去一個月中全球十大富豪的財富總計減少了1570億美元。而巴菲特是十大富豪中唯一一個能夠實現(xiàn)財富增長的人,增長額近50億美元。
盡管實現(xiàn)了財富的“逆勢增長”,但這終究只是巴菲特個人的“獨善其身”而已。根據(jù)榮膺《2024胡潤全球高質量企業(yè)TOP1000》第9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運營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從2024年同期的112.2億美元降至96.4億美元,下降14%。此次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受到保險承保利潤暴跌48.6%的影響,同時美元貶值也對公司業(yè)績造成了沖擊。
伯克希爾公司在財報中明確提到,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及其他地緣政治風險,令該集團所處的經營環(huán)境充滿不確定性,目前無法預測關稅可能帶來的具體影響,正如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對上萬名股東所表示的,“美國不應像總統(tǒng)特朗普那樣‘將貿易當作武器’,通過加征關稅激怒全球,這種做法已經擾亂了全球市場。”
這不僅是一位企業(yè)家的憤懣,更是一位價值投資信徒的告別宣言。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伯克希爾“帝國”:60年慢火,價值堆疊
1965年,巴菲特接手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彼時那不過是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企業(yè)。誰也未曾料到,在巴菲特的精心運作下,伯克希爾逐步轉型為多元化投資控股集團,業(yè)務版圖橫跨保險、能源、鐵路、消費品等眾多領域。
自1965年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以來,至今已過去60年。2025年2月底,在伯克希爾發(fā)布的2024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亮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60年間投資回報率超5,5000倍,年化復合收益率高達驚人的19.9%,股神向世人充分彰顯了長期主義與復利效應所蘊含的驚人能量。
時至今日,伯克希爾已經擁有涵蓋汽車保險公司Geico、鐵路公司BNSF、龐大能源業(yè)務伯克希爾能源,以及喜詩糖果、冰雪皇后等知名零售商的多元化控股巨頭。這些公司在2024年總共創(chuàng)造474億美元的運營利潤。

圖片來源:伯克希爾年報
在投資理念方面,作為格雷厄姆價值投資信徒的巴菲特堅信“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他深入研究企業(yè)基本面,尋找那些具有強大護城河、穩(wěn)定現(xiàn)金流和優(yōu)秀管理團隊的企業(yè),然后長期持有。這種看似簡單卻難以復制的理念卻在巴菲特手中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例如,他對可口可樂的投資,從1988年開始持續(xù)買入,即便面對市場的起伏波動,也始終堅定持有,因為他堅信可口可樂品牌的強大價值和穩(wěn)定的盈利能力。多年來,可口可樂為伯克希爾帶來了巨額的股息收入和股價增值,成為價值投資的經典案例。
準CEO阿貝爾:接班人不是“下一個巴菲特”
自巴菲特透露退隱計劃以來,阿貝爾一直都是“欽點”的繼任者,他的能力也得到廣泛認可。
現(xiàn)年62歲的阿貝爾加入伯克希爾已有25年,曾主導能源、鐵路等核心業(yè)務,并展現(xiàn)出卓越的領導力。其主導的伯克希爾能源公司(BHE)年營收高達2700億美元,是全美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且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領域投資超250億美元,直接推動了公司向綠色經濟轉型。

圖片來源:光明網
阿貝爾的管理基因與巴菲特截然不同。其展現(xiàn)出對重資產、長周期產業(yè)的深度把控能力,不同于巴菲特 “放手式管理”,阿貝爾是典型的 “細節(jié)控”,習慣深入子公司車間、樞紐巡視,曾親自推動BNSF鐵路的效率改革,用制造業(yè)的精細化思維管理多元業(yè)務,被內部稱為 “更嚴厲的執(zhí)行者”。
這種風格差異也將體現(xiàn)在投資邏輯上。巴菲特時代的決策高度依賴個人直覺,而阿貝爾更傾向于團隊協(xié)作與數(shù)據(jù)驅動。近年伯克希爾新設立的“特別項目小組”,正引入ESG指標評估投資,在科技領域的探索也突破傳統(tǒng)邊界——如與特斯拉簽訂10億美元儲能協(xié)議,預示著對新能源技術的主動擁抱。盡管價值投資核心未變,但決策體系正從 “股神獨斷” 轉向 “專業(yè)化分工”。
更嚴峻的挑戰(zhàn)來自股權結構變化。隨著巴菲特家族信托進入減持周期,激進投資者可能再度呼吁分拆伯克希爾,認為保險、能源等子公司獨立上市可釋放更高估值。阿貝爾的應對策略是 “延續(xù)分權傳統(tǒng)+增強業(yè)績透明”:總部仍保持3人核心團隊,子公司高度自治,同時首次在財報中單獨披露各板塊利潤率,用數(shù)據(jù)證明多元化協(xié)同效應。他清楚,自己的使命不是成為“下一個巴菲特”,而是讓伯克希爾在去個人化后,依靠制度韌性續(xù)寫傳奇。
“股神”退場,價值仍在場
巴菲特的退休,不是一個人離開權力中心,而是一次信仰退潮與現(xiàn)實挑戰(zhàn)之間的過渡時刻。他留下的精神財產將永遠閃耀。正如證監(jiān)會主席吳清5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所提到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努力回報投資者”的基本理念不會退出舞臺。
巴菲特之后,世界或許不會再有第二個“股神”。但只要有人仍相信價值大于情緒、時間勝過機會,那么,“股神”不在,但價值仍在場。
本文由胡潤百富綜合整理
? END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