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近美軍搞了個臺海沖突的兵棋推演,弄了整整17輪,結果讓人有點心驚:他們覺得解放軍的登陸船隊在臺海戰(zhàn)爭里特別脆弱,可能會被他們的戰(zhàn)略轟炸機和隱身反艦導彈打得稀巴爛。

這事兒一出來,網(wǎng)上討論就炸了鍋,大家都在說,我軍登陸船隊很危險,解放軍得趕緊升級兩樣東西——中遠程導彈和航空兵能力。

美軍推演的背景和核心結論

美軍推演不是隨便玩玩的游戲,而是美國智庫CSIS在2023年1月發(fā)布的報告《下一場戰(zhàn)爭的首戰(zhàn):模擬中國入侵臺灣》。他們找了一堆軍事專家,模擬了臺海沖突的各種場景,整整推演了17輪。

核心假設是解放軍要跨海登陸臺灣,而美軍和臺軍會聯(lián)手反擊。推演的結果挺直白:美軍覺得,只要用上戰(zhàn)略轟炸機,比如B-2或者未來的B-21,再搭配AGM-158C LRASM這種隱身反艦導彈,就能把解放軍的登陸船隊打得滿地找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這么有信心,主要是看中了幾個點。第一,解放軍登陸臺灣肯定得靠船隊,現(xiàn)在主力是072型和073型坦克登陸艦,還有一些067型、271型的小型登陸艇。這些船雖然能運部隊,但防護能力差得一批,遇到導彈基本就是活靶子。

第二,美軍推演里假設解放軍會挑臺灣西南方向登陸,因為西北靠近臺北,臺軍防御太強,西南地形平緩,防守相對弱一些??梢坏┐牨┞对诤I?,美軍的遠程打擊就來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他們算準了B-2這種隱身轟炸機能從第二島鏈的基地起飛,比如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帶著LRASM導彈偷偷摸摸飛過來,解放軍的防空網(wǎng)可能壓根兒攔不住。

LRASM導彈全名叫“遠程反艦導彈”,射程大概500公里以上,能低空飛行,還帶隱身設計,雷達很難發(fā)現(xiàn)。美軍設想一架B-2能帶12枚這種導彈,幾架一起上,幾十枚導彈就朝船隊砸過去。推演里,解放軍船隊經(jīng)常是還沒靠岸就損失過半,登陸計劃直接崩盤。所以美軍得出結論:解放軍登陸船隊太危險了,想打贏,得先解決這個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解放軍登陸船隊的現(xiàn)狀和短板

登陸船隊這塊兒確實是解放軍的軟肋。075型兩棲攻擊艦畢竟是新家伙,數(shù)量少,主力還是那些老舊的072型和073型。這些船設計是上世紀的產(chǎn)物,載重量還可以,但防空能力幾乎為零。

072型能裝10輛坦克或者500噸物資,073型稍微大點,但頂多也就帶個自衛(wèi)用的雙管37毫米炮,對付導彈壓根沒戲。

數(shù)量上,解放軍現(xiàn)在有幾十艘登陸艦和上百艘登陸艇,能一次運1到2個旅的海軍陸戰(zhàn)隊,差不多幾千人,外加裝備。但臺海寬度也就130到400公里,船隊從福建出發(fā),最快也得幾個小時才能到對岸。這段時間完全暴露在海上,美軍要是真動手,留給解放軍反應的窗口太短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看看美軍的威脅。B-2轟炸機航程超過1萬公里,從關島飛過來綽綽有余,隱身性能又強,解放軍的岸基雷達不一定能及時發(fā)現(xiàn)。LRASM導彈還能自己找目標,哪怕通信被干擾也能打,命中率高得嚇人。

臺軍雖然戰(zhàn)斗力有限,但他們也有“雄風”反艦導彈,能配合美軍補刀。推演里還提到,如果美軍拉上日本,自衛(wèi)隊的基地也能出動F-35,威脅就更大了。

所以說,登陸船隊這短板不是小問題。美軍推演雖然是模擬,但點出了真事兒:解放軍要想跨海作戰(zhàn),第一步就得保住船隊,不然人還沒上岸,全交代在水里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解放軍應對的關鍵

美軍推演把問題擺得明明白白,解放軍要想破局,得升級兩樣東西:中遠程常規(guī)導彈和航空兵能力。這倆方向不是隨便說的,是直接針對美軍的打擊鏈條來的。

先說中遠程導彈。因為美軍的轟炸機和基地離得遠,關島到臺海2500公里,常規(guī)武器夠不著。解放軍得有東西能威脅到這些“火力源頭”,讓美軍投鼠忌器,不敢隨便動手?,F(xiàn)在東部戰(zhàn)區(qū)火箭軍的主力是東風-26導彈,外號“關島快遞”,射程5000公里以上,能打到關島甚至澳大利亞的軍事設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東風-26不只是射得遠,還能帶常規(guī)彈頭或者高超音速彈頭,速度快,精度高。公開信息里,這導彈能打移動目標,比如航母,理論上轟炸機基地也能收拾。2020年8月,解放軍在南海試射過東風-26,目標是海上靶船,一發(fā)命中,震懾力拉滿。如果真打起來,幾枚東風-26砸到關島,B-2的起飛跑道可能就沒了,美軍遠程打擊能力直接瘸一半。

但東風-26這玩意兒造價高,數(shù)量不會太多,平時威懾可以,真打仗得搭配其他家伙。比如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射程1800到2500公里,速度超10馬赫,攔截難度極大。再加上遠程火箭炮,像PCL-191,射程能到500公里,成本低,能覆蓋臺灣周邊海域,分擔近程壓力。這樣組合拳打出去,既能打遠處的美軍基地,也能壓制近處的臺軍火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有兩個問題:一是導彈庫存得夠,推演里美軍算過,解放軍一次登陸可能需要面對上百枚反艦導彈,火箭軍得有足夠彈藥頂住。二是指揮協(xié)同要跟上,導彈部隊得和偵察衛(wèi)星、無人機聯(lián)動,實時鎖定美軍目標,不然打不準白搭。

美軍轟炸機和導彈是遠程威脅,解放軍得靠空軍把這道防線撐起來。現(xiàn)在東部戰(zhàn)區(qū)航空兵裝備了殲-20、殲-16、殲-10C這些先進戰(zhàn)機,實力不弱。殲-20是隱身五代機,能和美軍的F-35、B-2掰腕子;殲-16多用途,能帶反艦導彈和空空導彈;殲-10C也不賴,性價比高,適合大規(guī)模部署。

殲-20是重頭戲。公開報道里,“王海大隊”是第一支裝備殲-20的部隊,常年在臺海巡邏。這飛機隱身性能好,雷達反射面積小,能偷偷靠近敵機,搭配PL-15遠程空空導彈,射程200公里以上,夠打B-2這種大目標。2022年,殲-20在東海演練過攔截任務,模擬敵機沒靠近就被鎖定,說明實戰(zhàn)能力在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航空兵也有短板。第一,數(shù)量不夠。美軍推演里算過,他們可能出動幾十架轟炸機和上百架支援飛機,解放軍殲-20現(xiàn)在也就百來架,規(guī)模得翻倍才能壓住。第二,持續(xù)作戰(zhàn)能力得加強。臺??沼蛐?,戰(zhàn)斗節(jié)奏快,戰(zhàn)機得能快速補給、起飛,不然容易被耗死。第三,預警機和電子戰(zhàn)飛機得跟上。空警-500預警機現(xiàn)在挺強,但數(shù)量少,面對美軍電子干擾可能吃力。

因此解放軍要多造殲-20、殲-16,擴充機群;建更多機場,分散部署,別讓美軍一鍋端;加強預警和反隱身能力,把美軍的B-2揪出來。這樣,航空兵才能在臺海上空織張網(wǎng),把美軍的轟炸機擋在外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解放軍現(xiàn)在的準備和進展

解放軍也不是光看著美軍推演干瞪眼,這幾年一直在悶頭干大事?;鸺娺@邊,東風-26導彈旅的數(shù)量明顯多了,2023年公開的演習里,發(fā)射車排成排,導彈齊射的畫面看著就硬氣。東風-17也開始列裝,東部戰(zhàn)區(qū)火箭軍的火力密度上來了。遠程火箭炮也在換新,PCL-191這種裝備射程遠、威力大,已經(jīng)在沿海部署,對臺海近海威脅能覆蓋不少。

航空兵這邊,殲-20的生產(chǎn)線沒停過,2023年有報道說年產(chǎn)幾十架,部隊換裝速度加快。殲-16和殲-10C也在批量下線,東部戰(zhàn)區(qū)的機群規(guī)模肉眼可見地大了。演習頻率也高了,2022年8月后,解放軍在臺海搞了大規(guī)模演練,殲-20、殲-16滿天飛,搭配海軍艦艇,擺明了秀肌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船隊防護也在改進。075型兩棲攻擊艦雖然少,但能帶直升機和無人機,增強偵察和反擊能力。老式登陸艦也在加裝近防炮和電子干擾設備,生存能力多少有點提升。不過這塊兒還是弱項,真打起來還得靠導彈和航空兵頂前面。

這些進展讓美軍有點慌。CSIS報告里提到,隨著解放軍實力增強,他們推演里的勝算越來越低。

2020年代中期,臺海局勢可能真會因為解放軍的硬實力上來而穩(wěn)住。好在解放軍沒閑著,中遠程導彈和航空兵能力都在升級,東風-26、殲-20這些硬家伙逐漸頂上來了。臺海局勢還是緊張,但隨著解放軍實力漲,美軍的干預心思可能得收一收。歸根結底,實力才是硬道理,有了底氣,天空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