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排這幾年一直大力引援,無論是從全國各地引入黃悅鑫、王奧芊等好苗子,還是引入強力外援小彩娃,范賴克等人,錢花出去很多,但是始終沒有奪冠,原因到底何在!筆者認為,教練組的拉胯有很大因素!

上海女排一隊到現(xiàn)在編制一大堆,打球卻總是缺兵少將,完全是王之騰咎由自取,胡作非為!
比如21年全運會上的上海青年女排各方面條件是不錯的,結果除了趙哲熙,陳厚羽兩個05后留在二隊,柴贏,莊心如被發(fā)配云南,只剩下一個下崗后重新上崗的朱星辰。整個球隊020304的球員只有朱星辰一人,99,00,01的球員又不太爭氣。人才斷檔長達六七年!
上海青年隊幾十年都不是國內第一集團,由于不斷引援這周期已擠進第一集團,現(xiàn)在也找到組隊思路,但是也是花費了很長時間,中間走了很多彎路!

筆者認為,青年隊來源自培和引入開始卷,要保持第一集團就不能保守,宋子苧等就是例子,身高條件好就及時引入培養(yǎng)!現(xiàn)又出現(xiàn)梁珂菲,后面任思辰,還有韓子嫣等人!要知道當初國少隊,上海選上只有楊舒茗,李明靜,后來引入了王奧芊,黃悅鑫,才慢慢起來的!
雖然有了好苗子,但是怎么培養(yǎng)又成問題!上海女排U20隊伍本來是全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結果越來越差,U18隊伍本來是斷層領先的,后來輸給了江蘇,還是4:25那么大的分差!不得不說,上海的教練是難辭其咎的!
為啥那么說?看看上海的教練都是哪些人?要么是女排退役隊員,要么是男排退役隊員,且都是上海隊的!

如果說上海隊員們來自五湖四海的話,那么教練清一色都是上海本地人,有點“近親繁殖”的感覺,雖然說千里馬很重要,但是能培養(yǎng)新人的伯樂更重要!
為啥不能從其他省市引入出色的教練呢?看看上海的沈富麟、江蘇的沈芒等人去了外地,那么受人尊敬,再看看上海本土的教練,真的是在浪費好苗子的天賦,以及贊助商的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