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黃敏璇 胡夢然 深圳報道
5月7日,有消息稱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正考慮在港股或美股上市,已邀請銀行參與競標。對此,小鵬匯天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關于IPO的傳聞,我們目前沒有可以回應的信息。公司將繼續(xù)專注于業(yè)務發(fā)展,并在合適的時機與大家分享最新進展?!?/p>
記者關注到,早在2024年12月,小鵬匯天創(chuàng)始人、總裁趙德力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透露:“小鵬匯天未來會有IPO計劃,時間待定。”
小鵬匯天是小鵬汽車(HK9868)旗下專注研發(fā)飛行汽車的子公司,總部位于廣州。公司正在研發(fā)一款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其適航審定目前已被中國民航局受理。公司稱位于廣州黃埔的工廠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度竣工,將在2026年開始量產交付飛行汽車。
近兩年,隨著低空經濟被列為國家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并不斷受到政策利好,國內載人飛行器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過,截至目前國內該領域僅有一家上市公司——廣州億航智能(NASDAQ:EH),該公司于2019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這意味著,小鵬匯天若IPO成功,將成為國內第二家上市的載人飛行器公司。
創(chuàng)始人“草根”出身,累計完成3輪融資
小鵬匯天前身是匯天科技,創(chuàng)始人趙德力高中輟學后曾做過工人、保安、中介,還開過餐館、賣過航模。2013年,癡迷飛行的趙德力下決心創(chuàng)辦匯天科技,開始研發(fā)飛行摩托。飛行摩托最終成功起飛了,但研發(fā)投入巨大且商業(yè)化之路漫漫,趙德力最終陷入了債務困境。
2020年,看中飛行汽車賽道的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找到趙德力,雙方一拍即合。當年9月,小鵬匯天正式成立,何小鵬作為大股東擔任董事長,趙德力擔任總裁。自此,小鵬匯天發(fā)展開始步入正軌,公司也從研發(fā)飛行摩托轉入研發(fā)飛行汽車。
截至目前,小鵬匯天已完成三輪融資。2021年10月,小鵬匯天宣布完成超5億美元的A輪融資,由IDG資本、五源資本及小鵬汽車領投,紅杉中國、鐘鼎資本、GGV紀源資本、高瓴創(chuàng)投以及云鋒基金等機構跟投,該筆融資是截至當年亞洲低空載人飛行器領域企業(yè)獲得的最大單筆融資。此后的2022年6月,星航資本又對小鵬匯天A輪融資進行追加投資。2024年8月,小鵬匯天再宣布獲得1.5億美元的B1輪融資,投資方是廣州開發(fā)區(q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開發(fā)區(qū)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國資,并同時啟動B2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小鵬匯天還獲得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興業(yè)銀行五家銀行聯合提供的12.6億元銀團貸款,用于支持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建設。公司稱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大一筆用于飛行汽車生產的銀團貸款。
事實上,去年以來隨著國家對低空經濟產業(yè)的重視與扶持,國內不少新成立的載人飛行器公司都受到資本青睞,快速完成多輪融資。來覓PEVC統計數據顯示,2024Q1至2025Q1,低空經濟賽道融資案例合計101起,融資金額合計超60億元。與此同時,行業(yè)企業(yè)數量也迎來爆發(fā),國內現存低空經濟相關企業(yè)已達8.24萬家,其中2025年一季度已注冊低空經濟相關企業(yè)5934家,同比增長224%。
低空經濟載人飛行器領域正處于商業(yè)化的前夕,行業(yè)競爭明顯加劇。熱錢的涌入也加快了各類飛行器的研制,不少公司都在沖刺飛行器的適航審定以進入商業(yè)化。
對小鵬匯天而言,公司首款產品是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其飛行體型號合格證(TC)申請于2024年3月被中國民航局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正式受理,目前仍在審查中。2024年9月,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在廣州亮相并在當年年底開啟預售。據悉公司位于廣州黃埔的工廠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度竣工,將在2026年實現飛行汽車量產交付。
距離量產和商業(yè)化一步之遙的小鵬匯天為何選擇在此時推進上市?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chuàng)始院長、灣區(qū)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小鵬匯天此時推進IPO的核心邏輯,在于通過資本市場力量加速技術商業(yè)化進程。飛行汽車作為重資產、長周期的行業(yè),研發(fā)投入巨大且回報周期漫長,僅靠一級市場融資可能難以支撐量產階段的資金缺口。港股或美股上市不僅能緩解現金流壓力,還能借助公開市場的背書提升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產業(yè)鏈資源合作。適航審定進入實質性階段和工廠即將完工的信號,釋放了產品落地的確定性,這對投資者而言是關鍵的信心催化劑。”
“除此之外,更深層的原因在于行業(yè)窗口期的爭奪。當前全球載人飛行器領域處于技術路線分化期,資本對頭部企業(yè)的傾斜會加速市場洗牌。小鵬匯天若能在2026年量產前完成上市,既能在估值高點鎖定資金,又能通過二級市場的流動性為后續(xù)技術迭代和產能擴張?zhí)峁椝?。此外,?chuàng)始人趙德力作為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選擇此時沖刺IPO也暗含對團隊和技術的自信,只有具備商業(yè)化可行性的項目,才敢在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直面資本市場檢驗?!敝炜肆Ρ硎?。
飛行汽車售價約200萬元,訂單近2000份
目前國內多數低空經濟企業(yè)專注于研發(fā)載人飛行器(eVTOL),如億航智能首款產品EH216-S已成為全球首款經過適航審定的飛行器,并在今年4月獲得商業(yè)運營許可。
而小鵬匯天則是國內少有的推出飛行汽車的企業(yè),公司首款產品是飛行汽車,分為陸行體(汽車)與飛行體(eVTOL),陸行體可搭載4人,綜合續(xù)航里程超1000公里;飛行體則支持垂直起降,續(xù)航里程約200公里。這意味著,其研發(fā)及商業(yè)化過程都將與其他飛行器有別。
朱克力認為,eVTOL和飛行汽車本質是兩種技術路線的分野,前者追求航空器屬性,強調垂直起降能力和城市空中交通效率;后者試圖融合地面行駛與低空飛行,打造兩棲交通工具。從商業(yè)化節(jié)奏看,eVTOL更可能率先在特定B端場景盈利。例如城市急救、物流配送等高頻剛需場景,對續(xù)航200公里以內的短途飛行器已有明確需求,且政策端對這類專用航空器的審批路徑相對清晰。
“而飛行汽車的技術復雜度和監(jiān)管挑戰(zhàn)更高。既要滿足地面車輛的安全標準,又要符合航空器的適航要求,雙重合規(guī)成本大幅推高產品門檻。但其優(yōu)勢在于場景擴展?jié)摿?,若能突破技術瓶頸則未來或能形成‘地面通勤+空中應急’的混合使用模式,這種靈活性在災害救援、野外勘探等場景具有不可替代性?!敝炜肆Ρ硎?,盈利路徑上,飛行汽車需依賴規(guī)模化量產攤薄成本,而eVTOL可通過租賃運營或服務訂閱模式更快變現。
“當前階段兩條路線將長期并存,eVTOL聚焦垂直場景快速商業(yè)化、飛行汽車則瞄準未來出行生態(tài)進行長線布局,誰能勝出取決于技術突破速度和政策開放節(jié)奏的共振。”朱克力說。
小鵬匯天位于廣州黃埔的工廠正在加快建設,將負責飛行汽車的量產。該工廠已于2024年10月正式動工,用于生產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的飛行體部分,規(guī)劃年產能1萬臺。5月6日,趙德力在社交平臺上透露,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已經封頂,總裝車間、涂裝車間、連接車間以及復材車間已經封頂,量產工廠完成度達70%。
公開信息顯示,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已經開啟預訂,售價約200萬元,公司目前已收到來自企業(yè)和個人的預訂申請接近2000份。
值得一提的是,多數飛行器企業(yè)主要面向B端用戶,而趙德力此前曾在多次采訪中提及,小鵬匯天飛行汽車主要面向C端用戶,希望“先滿足用戶野外自由飛行需求”。不過,在近期舉辦的上海車展上,何小鵬表示,飛行汽車的目標用戶并非普通消費者,而是應急救援、高端旅游等B端場景。
對此,朱克力認為:“小鵬匯天最初定位C端市場的雄心,源自對技術普惠化的理想主義投射。但飛行汽車現階段高達200萬元的售價、復雜的駕駛資質要求以及尚未完善的基礎設施,注定其難以在短期內進入大眾消費市場。轉向應急救援、高端旅游等B端場景,是務實主義對理想主義的修正。”
朱克力表示,B端市場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需求剛性和付費能力。例如應急救援領域,飛行汽車能突破地形限制快速抵達災區(qū),這類場景對價格的敏感度遠低于普通消費者。高端旅游則能通過差異化體驗創(chuàng)造溢價,比如在島嶼度假村或沙漠營地提供短途接駁服務,既規(guī)避了城市空域管理的復雜性,又能以服務套餐形式降低單次使用成本。更重要的是,B端合作方如政府機構、文旅集團等具備更強的風險承擔能力和長期合作意愿,這對需要持續(xù)收集飛行數據優(yōu)化產品的小鵬匯天至關重要。這種調整并非退而求其次,而是通過場景聚焦驗證技術可靠性,為未來C端滲透積累勢能。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