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架陣風被殲-10擊落,武契奇被馬克龍忽悠,30億美元訂單成了笑話
2025年5月7日的克什米爾天空上演了一出"咖喱味"的空中悲劇——印度空軍斥資88億美元采購的36架法國陣風戰(zhàn)斗機,在首次實戰(zhàn)中就被巴基斯坦的殲-10CE擊落3架。
這場空戰(zhàn)不僅讓印度網(wǎng)友連夜學習PS技術偽造墜機畫面,更讓遠在歐洲的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盯著剛簽的30億美元軍購合同直拍大腿——馬克龍口中"吊打殲-20"的陣風,怎么連殲-10都打不過?

這場空戰(zhàn)的戲劇性堪比寶萊塢大片。
凌晨三點半,印度空軍搬出壓箱底的14架陣風,準備復刻1999年卡吉爾沖突的輝煌。
誰知巴方預警機早就通過數(shù)據(jù)鏈把情報同步給殲-10CE,PL-15導彈像外賣騎手接單似的精準鎖定目標。
最慘的當屬編號BS-001的陣風,這架印度首架陣風被霹靂-15在160公里外"點名",殘骸散落的場景活像天女散花,當?shù)卮迕駬斓?a class="keyword-search" 。
法國達索公司連夜開會,討論的重點不是技術改進,而是怎么編造"印度飛行員不會開法國飛機"的公關話術。

就在印度空軍忙著給陣風殘骸打馬賽克時,塞爾維亞總統(tǒng)府的燈光徹夜未熄。
武契奇看著辦公桌上厚達500頁的陣風采購合同,腸子都悔青了。
2024年簽合同時馬克龍拍胸脯保證"陣風吊打殲-20",現(xiàn)在倒好,連殲-10都能把它當風箏打。
更扎心的是,塞爾維亞為這12架"法國烤雞"掏空了四年軍費——這個年軍費不到8億歐元的小國,硬是咬牙簽下30億美元的天價合同。
現(xiàn)在想來,馬克龍當時殷勤得像二手車推銷員,說什么"買陣風送歐盟門票",結果現(xiàn)在歐盟大門連條縫都沒開。
要說武契奇也是啞巴吃黃連。

當初買中國FK-3防空導彈時,20架運-20頂著北約壓力硬闖土耳其領空送貨的場面多提氣?可輪到買戰(zhàn)斗機時,西方直接掐死了過境通道。
法國人吃準了塞爾維亞的軟肋,把陣風的"猴版"性能吹得天花亂墜——說是能掛載"流星"導彈,實際到手卻是射程縮水三分之一的閹割版,連自家老米格-29的R-77導彈都比不過。
這就好比花法拉利的錢買了輛改裝拖拉機,關鍵這拖拉機剛上路就被五菱宏光超車了。

這場空戰(zhàn)暴露的不僅是陣風的"賣家秀與買家秀"差距,更是現(xiàn)代軍購市場的魔幻現(xiàn)實。
法國人賣武器像賣奢侈品,陣風戰(zhàn)機掛著"歐洲最強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的標簽,實戰(zhàn)中卻被殲-10的電子壓制搞得通訊頻道循環(huán)播放印度神曲。
印度花2.8億美元單價買的"高端貨",在巴基斯坦9000萬美元的殲-10CE面前成了移動靶標。
這讓人想起手機市場的怪現(xiàn)象——某些品牌忙著給攝像頭鑲金邊的時候,國產(chǎn)機早已用硬核技術拿下市場份額。

更諷刺的是,這場空戰(zhàn)改寫了軍火市場的潛規(guī)則。
以往西方武器再拉胯也能靠政治捆綁強賣,現(xiàn)在中國裝備卻用實戰(zhàn)打出了"性價比王炸"。
殲-10CE的KLJ-7A雷達探測距離比陣風多出60公里,PL-15導彈射程穩(wěn)壓"流星"一頭,配合 難怪埃及飛行員試駕殲-10CE后賴在座艙里不肯下來——這可比開法國車帶勁多了。 看著印度網(wǎng)友把陣風殘骸PS成F-16的迷惑操作,再想想塞爾維亞勒緊褲腰帶買來的"歐盟門票",這場鬧劇給全世界提了個醒:軍購不是逛奢侈品店,實戰(zhàn)性能才是硬道理。 法國人現(xiàn)在該發(fā)愁的不是技術升級,而是怎么跟印尼、卡塔爾等陣風買家解釋——總不能真說"印度咖喱影響了飛機性能"吧?至于武契奇,或許該學學中國古話"吃一塹長一智",下次軍購前先看看買家秀,畢竟30億美元買來的教訓,可比陣風殘骸值錢多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