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情節(jié)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金秋十月,陽光明媚。河濱小區(qū)的公告欄前,一張招聘啟事引起了不少居民的注意。

"退休老干部尋找生活照料員,要求有耐心、細心,每天工作3-4小時,薪資優(yōu)厚,適合在校大學生。"

張彩霞正在公告欄前貼這則廣告。她是河濱小區(qū)的居委會主任,已經做了十多年了。

"這是陳老發(fā)的招聘信息吧?"王大媽拄著拐杖走過來,順手從張彩霞手里接過一份傳單。

"是啊,陳老兒女都不在身邊,一個人生活不便,想找個年輕人照顧起居。"張彩霞一邊說一邊繼續(xù)貼廣告。

王大媽點點頭:"陳老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年輕人去他家工作肯定不吃虧。"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樸素的年輕女孩慢慢走了過來,看著公告欄上的各種招聘信息。

她叫劉雨欣,今年20歲,是本地師范大學的二年級學生。

劉雨欣的父親在她12歲那年因病去世,母親張?zhí)m一個人拉扯她長大,生活并不寬裕。

"小姑娘,你在找兼職嗎?"張彩霞注意到了劉雨欣。

劉雨欣點點頭:"阿姨好,我想找個穩(wěn)定的兼職,最好能照顧學習時間。"

張彩霞眼前一亮:"那你可來對了!我們這有位退休老干部需要人照顧起居,工作輕松,工資也不低。"

劉雨欣有些猶豫:"我沒什么經驗,能做好嗎?"

王大媽插話道:"陳老人可好了,脾氣溫和,不會難為人。他兒女都在國外,平時就一個人住。"

"要不這樣,我先帶你去見見陳老?"張彩霞提議道。

劉雨欣思考了一下,點頭同意了。她迫切需要一份兼職來減輕家里的負擔。

張彩霞帶著劉雨欣來到了小區(qū)7號樓302室,按響了門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開門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約70多歲,白發(fā)整齊地梳在腦后,穿著一件淺藍色的襯衫,看起來很是干凈利落。

"陳老,我給你帶個好幫手來了!"張彩霞笑著介紹道。

陳文昌仔細打量了一下劉雨欣,和藹地笑了:"小姑娘看起來很懂事,快請進來坐。"

劉雨欣禮貌地叫了聲"陳爺爺",就跟著進了屋。

陳老的家收拾得很整潔,墻上掛著不少獎狀和照片,還有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調解能手,為民解憂"。

茶幾上擺著幾本雜志和一副老花鏡,電視開著,正在播放新聞。

"陳老以前在機關單位當領導,退休后一直參與社區(qū)調解工作,大家都很敬重他。"張彩霞向劉雨欣介紹道。

"是啊,我一輩子都在為人民服務,現(xiàn)在退休了,也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陳老倒了杯茶給劉雨欣。

他們聊了聊具體工作內容:每天下午2點到晚上6點,主要是打掃衛(wèi)生、做飯、整理藥品、陪老人聊天等。

"薪資方面,我這人實在,每月2500元,如果表現(xiàn)好,還會有獎金。"陳老誠懇地說。

劉雨欣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比她預想的要高出不少。

張彩霞笑著說:"陳老待人大方,年輕人在他這里工作準吃不了虧。"

劉雨欣當即決定接下這份工作,約好次日開始。

回到學校宿舍,劉雨欣的室友李小雨好奇地問:"找到兼職了?"

劉雨欣點點頭:"在一位退休老干部家做生活照料,工資還不錯。"

"老人家好說話嗎?不會挑剔吧?"李小雨問道。

"看起來人很好,社區(qū)的人都很尊敬他。"劉雨欣一邊整理書包一邊回答。

"那就好,你人緣好,肯定能處理好這份工作。"李小雨拍拍她的肩膀。

當晚,劉雨欣給遠在農村的母親打了電話,告訴她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兼職。

"是在老人家里做工作?你一個女孩子要注意安全。"張?zhí)m有些擔憂。

"媽,您放心,是社區(qū)推薦的,那位老人很受尊敬,還是退休干部呢。"劉雨欣安慰道。

張?zhí)m叮囑道:"那你好好干,但有什么不對勁就立刻辭職,安全第一。"

"知道了,媽。這份工資正好可以交下學期的學費,您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劉雨欣心疼地說。

第二天下午,劉雨欣準時來到了陳老家。

陳老已經準備好了一套簡單的工作用具:圍裙、拖把、抹布等。

"小劉啊,我這人生活簡單,也不麻煩你做太多。主要是打掃衛(wèi)生、做個晚飯、整理一下藥品就行。"陳老和藹地說。

劉雨欣點點頭,開始了第一天的工作。

她先把客廳打掃干凈,然后整理了書架。陳老家里有很多書籍,各種類型都有。

"你喜歡看書嗎?"陳老坐在沙發(fā)上問道。

"喜歡,但學校作業(yè)多,沒太多時間看課外書。"劉雨欣一邊擦拭書架一邊回答。

陳老笑了:"年輕人要多讀書,我這些書你隨時可以借去看。"

劉雨欣感激地道謝,心里對這位老人的印象更好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劉雨欣每天放學后都會去陳老家工作,逐漸熟悉了工作流程。

陳老很隨和,從不對她的工作挑剔,有時還會關心她的學習情況。

"聽說你學的是師范專業(yè)?"一天,陳老一邊看報紙一邊問。

"是的,我想當一名小學老師。"劉雨欣正在廚房準備晚餐。

"好啊,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女兒也是老師,在南方一所大學教書。"陳老眼里充滿了驕傲。

劉雨欣好奇地問:"那您兒女怎么不在身邊照顧您呢?"

陳老嘆了口氣:"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不能總陪著我這個老頭子。我兒子在國外定居,一年才回來一次;女兒在南方,也很少回來。"

劉雨欣點點頭,感到一絲同情。即使是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晚年也會有孤獨的時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天,劉雨欣正在打掃臥室,不小心碰倒了床頭柜上的相框。

"對不起,陳爺爺!"她趕緊道歉,彎腰去撿。

陳老擺擺手:"沒關系,你小心點就好。"

劉雨欣撿起相框,看到里面是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上的陳老要年輕許多,旁邊站著一位溫婉的婦人和兩個年輕人。

"這是您的家人嗎?"劉雨欣小心地問道。

陳老接過相框,目光柔和:"是啊,這是我老伴,十年前走的。這是兒子陳明,這是女兒陳紅。"

"您老伴很漂亮。"劉雨欣真誠地說。

"是啊,她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陳老的眼里閃過一絲懷念,"她走后,家里就空了。"

那一刻,劉雨欣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完成一份工作,更是在陪伴一位孤獨的老人。

工作一個月后,陳老給了劉雨欣2500元工資,還額外加了500元。

"這是你的獎金,你工作認真負責,我很滿意。"陳老笑著說。

劉雨欣受寵若驚:"謝謝陳爺爺,您太客氣了。"

陳老擺擺手:"應得的。對了,我看你上次英語作業(yè)有幾道題做錯了,我找到了一些好的學習資料給你。"

劉雨欣驚訝地看著陳老遞過來的英語教材:"您怎么知道我英語有題目做錯了?"

"前幾天你在這里做作業(yè),我無意中看到的。這套教材是我兒子當年考出國留學時用的,很有效。"陳老解釋道。

劉雨欣感動地接過教材:"謝謝您,陳爺爺。"

這種關心讓劉雨欣覺得溫暖,她在日記中寫道:"遇到陳爺爺是我的幸運,他不僅給了我物質幫助,還像長輩一樣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

一天,陳老看到劉雨欣的運動鞋已經破舊不堪,二話不說就給她買了一雙新的。

"陳爺爺,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劉雨欣堅決推辭。

陳老堅持道:"你就當是幫我跑腿的辛苦費。我這老頭子腿腳不便,買東西還得麻煩你呢。"

劉雨欣最終收下了這份心意,心里更加感激這位慈祥的老人。

小區(qū)里的其他老人經常來陳老家串門,看到劉雨欣在勤快地工作,都會夸獎幾句。

"陳老有福氣啊,找到這么懂事的小姑娘照顧。"王大媽笑呵呵地說。

張嬸帶來自制的點心,悄悄對劉雨欣說:"陳老待你如何?他可是我們這兒德高望重的人物。"

劉雨欣笑著回答:"陳爺爺對我特別好,像對待自己的孫女一樣。"

這樣的話傳開后,小區(qū)里的人都羨慕劉雨欣找到了這么好的工作,也更加敬重陳老的愛心。

工作一個半月后,劉雨欣面臨期中考試,需要更多時間復習。

她忐忑地向陳老請假:"陳爺爺,下周我要準備期中考試,能不能請幾天假?"

陳老爽快地答應了:"當然可以,學習是第一位的。需要多少天你自己安排,工資照發(fā)。"

劉雨欣再次感受到了陳老的寬容和理解。

考試結束后,劉雨欣發(fā)現(xiàn)自己的英語成績有了明顯提高,這多虧了陳老給的學習資料。

她帶著成績單迫不及待地去向陳老報喜。

"陳爺爺,我英語考了85分,比上次提高了15分!"劉雨欣興奮地說。

陳老欣慰地笑了:"好啊,看來你很用功。繼續(xù)保持,爭取下次考90分以上。"

這種鼓勵讓劉雨欣倍受激勵,她更加認真地對待工作和學習。

有一天,劉雨欣注意到陳老似乎不太舒服,時不時揉著腰。

"陳爺爺,您是不是腰不舒服?"她關切地問道。

陳老勉強笑笑:"老毛病了,上了年紀,腰椎不好使。"

劉雨欣從網上學了一些簡單的按摩手法,小心翼翼地幫陳老按摩腰部。

"輕點,輕點...哎,舒服多了。"陳老滿足地嘆息,"你這孩子,真是貼心。"

從那以后,劉雨欣每次來都會幫陳老按按肩膀或腰部,緩解他的不適。

陳老十分感動,有一天,他從抽屜里拿出一個信封。

"小劉啊,這是我給你準備的學費。我知道你家里條件不好,下學期的學費就讓我來出吧。"陳老將信封遞給劉雨欣。

劉雨欣驚訝地說不出話來,打開信封一看,里面有5000元。

"陳爺爺,這...這太多了,我不能收。"她連忙推辭。

陳老認真地說:"我這輩子沒有孫女,就當是圓了我一個心愿。你別推辭,就當是我資助貧困生。"

劉雨欣含著淚接受了這份厚意,解決了新學期的學費問題。

她特意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母親。張?zhí)m聽后既感動又擔憂:"這老人家對你這么好,你可要好好報答人家。"

劉雨欣鄭重地點頭:"我會的,媽。陳爺爺就像我的親人一樣。"

居委會看到陳老和劉雨欣相處融洽,特意在社區(qū)宣傳欄發(fā)布了表揚文章,稱贊劉雨欣孝敬老人的美德和陳老關愛年輕人的善舉。

這樣的好事傳開后,更多居民對兩人投來贊許的目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雨欣的室友李小雨常常羨慕地說:"你真幸運,不僅有穩(wěn)定收入,還遇到這么好的長輩。"

工作滿兩個月時,劉雨欣已經把陳老當成了自己的親爺爺。

她了解了陳老的飲食喜好,知道他愛吃清淡的食物;也熟悉了他的作息時間,每天晚上8點準時幫他準備藥品。

陳老也把劉雨欣當成了家人,常常詢問她的學習和生活,有好東西總會留著給她帶回學校。

這是一段令人羨慕的"忘年交",社區(qū)里時常有人感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懂得尊老,劉丫頭真是個例外。"

一個平常的周三晚上,劉雨欣像往常一樣去陳老家工作。

她幫陳老準備了晚餐,整理了藥品,還給他讀了當天的報紙。

晚上臨走前,陳老說想請她幫忙整理一下書房的相冊。

"這些相冊太久沒整理了,都積了灰,你幫我按年份排一下。"陳老指著書架上的幾本相冊說。

劉雨欣欣然同意,開始認真地整理這些泛黃的照片冊。

這些相冊記錄了陳老一生的重要時刻:年輕時的工作照、結婚照、和領導的合影、兒女的成長記錄...

劉雨欣一邊整理一邊向陳老請教照片中的人物和故事,陳老則耐心地一一講解。

突然,劉雨欣在一本相冊的夾層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米黃色的信封,上面沒有任何標記。

出于好奇,她輕輕打開看了一眼,里面似乎裝著一些照片。

就在她想進一步查看時,陳老走了進來。

"整理得怎么樣了?"陳老問道,目光落在劉雨欣手中的信封上。

劉雨欣連忙合上信封:"差不多了,陳爺爺。您這些照片可真珍貴。"

陳老的表情略顯緊張,很快又恢復了平靜:"是啊,都是回憶。那個信封...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剛在相冊夾層里發(fā)現(xiàn)的。"劉雨欣如實回答。

陳老伸手接過信封,表情有些異樣:"這是私人物品,我來處理就好。"

劉雨欣點點頭,沒有多問,但她注意到陳老的手有些微微發(fā)抖。

臨走時,劉雨欣總覺得心里不安,那個信封和陳老的反應讓她感到困惑。

回到宿舍,她想起那一瞬間看到的內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整個晚上,劉雨欣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她覺得自己似乎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該知道的秘密。

第二天清晨,劉雨欣做了一個決定。她沒有去上課,而是直接去了河濱小區(qū)。

繞過正門,她從側門進入小區(qū),確保沒有被熟人看到。

來到陳老家門口,她猶豫了一下,最終按響了門鈴。

沒有回應。她又按了幾次,還是沒人應門。

正當她準備離開時,鄰居張嬸打開了門:"小劉啊,找陳老嗎?他今早出門了,說要去醫(yī)院復查。"

劉雨欣道謝后,看了看周圍,確認無人注意,然后從包里掏出一把鑰匙——這是陳老之前給她的備用鑰匙,方便她工作。

進入屋內,劉雨欣直奔書房,找到了那本藏有信封的相冊。

但相冊夾層中,那個信封已經不見了。

她開始在書房里仔細搜尋,檢查每一個可能藏東西的地方。

最后,在書桌的暗格里,她發(fā)現(xiàn)了那個米黃色信封。

顫抖著雙手,她打開信封,倒出里面的內容。

當她看清那些照片和紙條的內容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天啊...這...這不可能..."她捂住嘴,防止自己尖叫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