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真相,

比毒藥更毒!

——《絕密較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丨舊故麻袋

號稱國內首部聚焦核安全領域的“國安反諜劇”來了,劃重點:“國內首部”、“核安全”,聽起來很硬核、該劇背書更是不得了,既是“北京市廣電總局重點資助項目”,又是“央視力薦”、還是國安部門親自下場參與指導,一整個期待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導演是執(zhí)導過《歲月》和《黎明之前》的劉江,這兩部國產(chǎn)劇在豆瓣評分均超9分,劉導還憑電視劇《咱們結婚吧》拿下了“白玉蘭獎”和“金鷹獎”的最佳導演,后來又憑電視劇《老酒館》拿下了“飛天獎”的最佳導演,手握多部佳作,對劇情節(jié)奏的把控可謂是信手拈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演員陣容堪稱豪華頂配,前有“天選汪淼”張魯一、“國民女神”高圓圓坐鎮(zhèn),后有曹炳琨、王曉晨實力派演員加盟,還有成泰燊、石兆琪、林永健等一眾老戲骨搭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常理,這樣一部全方位無懈可擊電視作品,幾乎可以直接與“引爆”或是“出圈”劃上等號了,可意料之外的是,這部劇竟然“崩了”,不僅“崩了”,而且還被群嘲,甚至被網(wǎng)友呼吁“下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底是怎樣一部作品,能在如此好的基因下,滋養(yǎng)出一顆“爛果子”。

今天就嘮嘮這部《絕密較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絕密較量》會成為“爛劇”的罪魁禍首是編劇,千算萬算,這么好的一個制作班子,卻找了張楊來當編劇。

張楊是誰?豆瓣評分2.1的《東八區(qū)的先生們》就出自張楊的手筆,還有碰瓷劇版《大奉打更人》的網(wǎng)大版《大奉打更人》的編劇也是張楊,若不是因為這劇背后站著國安部門,我都差點以為張楊帶資金組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回過頭看《絕密較量》的邏輯漏洞,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釋,甚至我都有點同情這部劇的主創(chuàng)團隊,若好好拍,也不至于把一部國安抓間諜的劇,拍成了一部警匪較量劇,太表面了,臺詞也給的特別滿,那種喊口號式、講大道理式的臺詞,聽著就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情是圍繞國安局抓間諜的形式來展開。

張魯一飾演的楊光是燕平市國家安全局三處副處長,一出場就精心策劃了一場“仙人跳式”的抓捕,為了吊出“間諜”,以身入局,佯裝被美女間諜的“美人計”攻陷,偽裝成老教授的模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臺灣省美女間諜色誘教授竊取情報,反轉“被釣魚”的劇情,還是新奇的,但問題是之后的劇情太“平淡”了。

通過破譯女間諜手機里的密報,國安局得知,在即將舉行的“中歐核電合作會談”中,間諜組織會發(fā)動襲擊,一場蓄謀已久的竊取我國領先核電技術、破壞我國核電技術國際交流合作的間諜陰謀正在醞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核能合作會談”切入,境外間諜組織“赫爾墨斯”通過高科技竊密、暗殺專家、投毒等手段,試圖竊取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

可此次“中歐會談”屬于保密度極高的會談,知情者甚少,可想而知一定是有“內鬼”的助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魔幻的是之后的劇情直接降智。

為了保障“中歐能源合作交流會”的順利召開,燕平市國家安全局展開部署,楊光自告奮勇要去前線,并夸下??诮^對不會出岔子,帶領三處行動小組連夜趕赴江城,與當?shù)貒矙C關配合,但間諜王小泉竟然能在如此嚴謹?shù)牟伎叵?,頂替冒充會場的服務人員,毒害與會領導,致使談判中止,得手后,這么多人愣是追不上他,最后王小泉無路可逃,跳樓身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萬萬沒想到,更好笑的在后面,自殺身亡的王小泉還能來事兒,事發(fā)前錄好了視頻,死后不到幾分鐘便將視頻發(fā)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堅稱自己是“環(huán)保主義者”,他舍命刺殺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地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離譜的是,這次毒殺計劃,作為工具人的王小泉只得到一筆5萬元的轉賬,原因是女兒患病急需要錢,但5萬能干啥,這都賣命了,怎么也要獅子大開口要個500萬吧,5萬真的很離譜啊,編劇。

而且王小泉,一個從未有過殺人經(jīng)驗的男人,之前靠網(wǎng)約車賺錢,但他先殺廚師長,再給與會領導下毒,最后手刃國安人員的手法,卻嫻熟到說不過去,第一次殺人,心理素質太強了,編劇太離譜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后,間諜組織又瞄準了“亞洲核能大會”,楊光等人又去負責了安全保衛(wèi)工作,結果不出意外的還是出意外了,我國第四代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的核能專家孫教授在布控嚴密的情況下,中毒身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車之鑒”對國安局的人完全沒用,他們就跟腦子秀逗了一樣,以為使用人海戰(zhàn)術,敵人就無法靠近,于是把孫教授圍的里三層外三層,但卻忽略了上廁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著高圓圓戲份多一點應該會好的,畢竟,這部劇的賣點就是高圓圓演反派,趙亞苧表面是八面玲瓏的公關總監(jiān),背地里則化身美艷的“蛇蝎女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光憑直覺鎖定了趙亞苧,原因是出事的地方都有這個神秘女人的身影,如果說是巧合,那就太湊巧了,他立刻點亮雷達觸角,覺得這個女人不簡單,為了調查他,兩人開始了“貓鼠游戲”的極限拉扯。

楊光和趙亞苧明面上假意合作,實則各懷鬼胎、暗中博弈,從互相試探到差點鬧出人命,總之,國安局在劇中怎么看都有點“降智”,楊光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睿智的隊長,反而像是剛入職場不久的愣頭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編劇為了凸顯都市諜戰(zhàn)的危機感,還安排了街頭飆車、爆炸肉搏等場面,講真,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劇情線,主線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情不行,鏡頭也不行,晃得那叫一個七歪八倒,第一集差點沒把人給晃吐,這是要呈現(xiàn)紀錄片風格嗎?還是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完全沒必要,真沒必要。

有一說一,高圓圓確實美,一出場就是紅唇、黑墨鏡,自帶“御姐風”,不過朱珠式御姐風真的不太適合高圓圓,美則美矣,但過猶不及,幾次看下來,總感覺趙亞苧身上有種霸總的油膩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結一句話:可惜了好題材。噱頭有了,背書有了,流量有了,陣容有了,看似璞玉,實則“繡花枕頭”。

抓間諜這樣的劇情,可以參考美劇《國土安全》或者英劇《流人》,有意思,有深度,還有反思,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危機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罷了,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看來對國產(chǎn)劇的期待值不能太高,要慎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