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主角依舊是自帶話題的特朗普,他的行為再次把“反轉”二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而這場戲碼的插曲,卻直指中美關系的敏感脈搏。

作者-甜 編輯-甜
就在不久前,中方剛向外釋出愿意接觸的信號,這絕對不是一件可以隨便帶過的事,中國一向以沉穩(wěn)著稱,愿意點頭示意,意味著對未來關系的調整持開放態(tài)度,然而,這種善意還沒有捂熱,美國那邊的態(tài)度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了個180度轉彎,直接打了個冷戰(zhàn)時期才有的冷風。
才說著“合作很重要”,轉頭卻是一副“別抱希望”的冷淡表情,說實話,眼瞅著這不到24小時的劇情轉折,隔著屏幕都覺得尷尬得讓人頭皮發(fā)麻,對于中國愿意接觸的舉措,不難看出,背后的態(tài)度是成熟且坦蕩的,中美在經(jīng)濟和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和摩擦眾人皆知,不管怎么喊口號。

怎么彼此甩鍋,兩國的關系已然成為全球經(jīng)濟生態(tài)鏈中的“天氣預報”,中方的這一表態(tài),顯然是在向全球傳遞一個信號,我們愿意以開放的姿態(tài)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地在摩擦和對抗中繼續(xù)消耗彼此的耐心與資源,接觸的意義不言而喻,我們試想一個局面,如果中美關系繼續(xù)惡化下去。
兩國間的供應鏈、國際金融體系乃至全球貿(mào)易,都會受重創(chuàng),而且別忘了,那些爭吵和關稅戰(zhàn)背后,可不僅僅是中美兩方的事,整個世界都得跟著遭殃,中國選擇釋出這樣一個善意信號,顯然是希望把事情拉回正軌,只不過,這一次,美國方面似乎完全不領情。

甚至擺出一副麻木又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著實讓人火大,回看特朗普的行為,多年來,一直有人用“商人思維”來解釋他的決策方式,可以預期,這位總統(tǒng)在國際事務上的隨機表演,背后總帶著一層赤裸裸的交易心態(tài),而這樣的心態(tài),放在中美互動場中,往往顯得尤其刺眼。
一會兒扔出幾句“必須合作”的話術,一會兒又拍桌子罵人,這一次,他那聽不清邏輯的態(tài)度反轉,更多反映的可能是一種典型的投機策略,這波操作,有點像一個賭桌上的“高手”急于改變結局的心理,看到對方做出點讓步,非但沒有抓住機會和平收場,反而更不惜試探底線。

妄想再多撈幾分,然而,這種策略的尷尬就在于,他似乎完全低估了另一方的耐力,事實上,從特朗普“態(tài)度反轉”的時間線來看,更令人感到諷刺的是,他似乎連預熱時間都省了,不論是外交團隊還是美國內(nèi)政的權重壓力,都沒能成為他稍作權衡的理由,很多人可能會想問一句。
這種反轉式的外交,敢問圖什么?對自己國家到底有什么益處?更具戲劇性的是美財長貝森特的表態(tài),他在電視采訪中直言不諱地表示,對中美進一步合作的前景“并不抱希望”,要知道,這種帶有悲觀意味的官方言辭,基本就是明擺著跟中國說。

“別等著我們做出什么姿態(tài),我們不打算在短期內(nèi)針對中美關系的實質問題動真格,甭管接觸也好,溝通也罷,都不頂事兒,”在這種背景下,一個核心問題浮出水面,美國是真的不想合作,還是根本沒有能力應對中美之間的復雜關系?特朗普團隊的內(nèi)部分歧早在過去幾年屢見不鮮。
美國內(nèi)部不同勢力之間的扯皮也讓整體對華政策陷入了搖擺,這不僅讓中美之間的對話變得極其困難,更讓全球的觀察者都對未來局勢產(chǎn)生了深深的疑慮,與其說貝森特是在潑冷水,倒不如說他是一語中的,間接揭示了特朗普反復無常背后的核心問題,缺乏系統(tǒng)性思考。

僅靠情緒化的決策,最終只會讓局勢更加復雜,在這場外交“博弈”當中,外界一直在密切地關注雙方的態(tài)度變化,特朗普不管是出于政治投機,還是為了博一時好感,所導致的頻繁反轉,實際上只會進一步消耗美國的外交信譽,而中國之所以愿意主動表達接觸意愿。
其穩(wěn)重和耐心顯然成了一種對比,在這種氛圍下,誰更占主動權,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衡量談判的關鍵之一是,誰更依賴對方,中國如今在國際經(jīng)濟體系中的地位,無需多言,而美國近些年內(nèi)部矛盾叢生,不論是債務上限問題、通脹失控,還是供應鏈危機,幾乎每個難題都繞不開中國。

然而,特朗普的短視政策卻給美方帶來了巨大的信用損耗,對于中國而言,這種局勢或許也并非完全不可控,作為全球貿(mào)易的樞紐之一,中國完全有能力在保持開放姿態(tài)的同時,堅持自己的底線,這場不到24小時的劇情反轉,固然令人嗤笑,但更需要我們從中看到隱含的嚴重性。
從表面輕松切換情緒的特朗普,到毫不掩飾悲觀情緒的美財長貝森特,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美國當前對華政策的混亂與迷茫,而這背后,則是中美關系這場大棋局在全球格局中的復雜議題,作為旁觀者,我們顯然無法輕松預測下一步的走向。

一方面,中美關系總免不了互相試探和拉鋸,另一方面,無論誰先松手或表明態(tài)度,都可能在這個敏感時刻引發(fā)更大的不確定性,對于中國而言,盡管特朗普的態(tài)度讓人討厭,但聰明的做法無疑是以不變應萬變,外交從來不是快餐式的消費品,中美關系更是如此。
這場沒有硝煙卻刀光劍影的博弈,考驗的不是某一方的脾氣,而是雙方的智慧和遠見,在這一步險棋局中,我們不妨懷著謹慎而冷靜的態(tài)度,觀察事態(tài)的進一步演變,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種反轉頻發(fā)的戲劇化操作,最終只會讓全球更多的人在心里默默問一句,美國,請你到底想干嘛?
參考信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