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臺灣大數據分析網站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后,“疑美論”在島內出現升溫跡象。而在“對等關稅”公布后,即使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賴清德宣稱“脫中入北”,蓄意拉高兩岸對立,但輿情顯示“反中”情緒大幅降溫,“挺陸”聲音多了起來。臺媒稱,臺美關系討論第一次出現聲量高峰,是在“對等關稅”宣布的第一天,當時賴清德在臉書發(fā)文稱,他與副手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等人正商討應對方案。不過,帖文下的熱門評論為“全是廢話”“睡醒了嗎”。

臺防務部門日前突發(fā)消息稱,解放軍當天共派出26架次軍機進入臺“空域”,其中14架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從北、中、東、南四個方向呈“包圍”態(tài)勢,配合解放軍軍艦進行聯合演訓。值得一提的是,解放軍此次展開的聯合演訓并無任何預警,待臺軍方覺察時,解放軍戰(zhàn)機戰(zhàn)艦已經提前進入戰(zhàn)位。有大陸軍事專家指出,此舉再度印證,大陸對臺軍事演訓早已常態(tài)化、實戰(zhàn)化,“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演訓模式,才更讓“臺獨”難以招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臺灣地區(qū)(資料圖)

臺海問題的形成與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亞太地區(qū)的戰(zhàn)略布局密切相關,自1950年美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以來,臺灣逐漸成為其遏制中國崛起的地緣政治工具。

然而現在隨著臺海局勢的持續(xù)緊張,美國戰(zhàn)略學界罕見地形成一致判斷,若中國大陸完成統一,美國將面臨霸權體系下最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zhàn)。而更深層次則是在于,臺灣是美國維系"盟友體系"的象征,通過"協防臺灣"承諾,美國得以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盟友捆綁在遏制中國的戰(zhàn)車上。

事實上,隨著中國各種先進武器亮相和6代機首飛,美國對是否介入臺海已經非常清晰了。美防長赫格塞斯多次公開表示,美國不希望與中方發(fā)生沖突,美副防長科爾比在3月份美參議院聽證會上,公開表示,臺灣對美國并非生死攸關,承諾保護臺島的成本遠大于收益,甚至還會激化與中國大陸的矛盾,引發(fā)多方面危險。除了美國軍方專家,美國民間45%的民眾反對協防臺灣,就連特朗普這個信口開河的人都公開表示不會承諾保護臺島,那會讓美國陷入危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臺灣地區(qū)(資料圖)

賴清德的所言所行不僅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還在島內搞“綠色恐怖”。賴清德已成為“麻煩制造者”,更是“危險制造者”和“戰(zhàn)爭制造者”。 兩岸和平是臺灣多數民眾的期待,是臺灣的主流民意,也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比中國人民更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祖國統一。中國政府也多次重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愿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

臺灣必須要改善兩岸關系,這其實是臺灣最有利的牌。但今天的危險是什么?在于和平對話已經沒有了,這條路已經被封死了。臺灣在全世界其實沒有什么所謂的“友邦”,其實如果說臺灣能夠打大陸的牌,對特朗普來講,這其實是一個壓力。你越有自信,你越有這個牌打,特朗普就反而會被嚇到,他會尊敬你;越龜縮、越跟他投降,他就吃定你了,他就認為你是一個軟柿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一智庫民調顯示,臺灣民眾認為美國不可信的比例上升。國務院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對此表示,事實擺在面前,臺灣民眾當然看得越來越清楚。如果任由美國予取予求,當臺灣的價值被榨干時,結局必然是從“棋子”變成“棄子”。

為何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美國?朱鳳蓮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臺灣民眾看清了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優(yōu)先”,美國人關心的只有“美國利益”。在美國人眼中,臺灣真正的價值就是“肥肉”“提款機”和遏制大陸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