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一戰(zhàn)成名,引得美國官員驚嘆,巴基斯坦除了感謝中國,還提到了另一個“好兄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

印度和巴基斯坦這一輪沖突升級之前,恐怕所有人都沒想到,最后會是殲10一戰(zhàn)成名,搶了最大的風頭。

現(xiàn)在回頭看,基本可以確定一件事,就是印巴矛盾的陡然激化,基本是印度一手策劃的結果。

莫迪為什么要主動擴大分歧,原因也挺簡單,一句話總結,轉移內部矛盾。

去年印度議會下院中期選舉,印人黨議席直接未過半,給莫迪的第三任期造成不小的壓力。

今年,隨著美國掀起新一輪貿易戰(zhàn),印度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莫迪急著跟特朗普談判,但又害怕如果真的全盤接受特朗普開出的條件,會被國內的民粹主義支持者反噬,這才把歪腦筋動到了鄰國身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

而且,說白了,莫迪有恃無恐。他覺得現(xiàn)在中美兩國的精力都集中在貿易戰(zhàn)上,俄羅斯更是一心撲在俄烏沖突上,所以,在南亞,自己完全可以掌握主動權。

巴基斯坦雖然在核彈頭數量上能夠跟印度形成“對等威懾”,但是在常規(guī)戰(zhàn)中,論紙面實力明顯弱于印度。

按照莫迪的算盤,他只要能夠借著升級沖突,在領土問題上占巴基斯坦一些小便宜,那么在國內就可以“大贏特贏”,之后無論在跟美國的經濟談判中做多少讓步,無論“印度制造”多么虎頭蛇尾,最后都能安全過關。

只能說,“內病外治”可能確實是印度的政治傳統(tǒng)。當年尼赫魯也是為了推動內部改革,貿然升級了跟北方鄰居的邊境沖突,最后的結果是什么樣,大家也都知道了。

而這一次,莫迪也步上了尼赫魯的后塵,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確切地說,他還不如尼赫魯。因為尼赫魯當年的對手是北方鄰居,而他連西邊的鄰居巴基斯坦都沒打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

沖突升級之后,印巴雙方出動了120多架戰(zhàn)斗機,來了一場時長大約1小時的空中激戰(zhàn),結果印度被巴基斯坦空軍,用中國的殲-10戰(zhàn)斗機的出口型號殲10C揍的顏面無存,把全世界都看得倒吸一口涼氣。

當然,這么丟臉的事,印度自己是不愿意承認的。但耐不住巴基斯坦興高采烈,滿世界宣揚。而且,戰(zhàn)場上確實也打撈出了陣風的殘骸,印度想狡辯都不行。

甚至就連美國官員在接受路透社采訪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制造的殲-10戰(zhàn)斗機,在印巴這一輪沖突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托巴基斯坦“買家秀”的福,中國生產的軍工裝備,實力得到了充分的檢驗,未來,估計少不了要接訂單接到手軟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了中國裝備加持的巴基斯坦空軍

除了中國之外,土耳其應該也在巴基斯坦背后出了不少力。印巴剛剛升級局勢的時候,就有外媒報道,說有土耳其軍機落地巴基斯坦,疑似是專門去送裝備的。

這件事后來被土耳其方面辟謠,說落地確有其事,但只是正常的中轉補給,沒有送裝備。

但說白了,土耳其的飛機都落到巴基斯坦地盤上了,究竟有沒有“送禮”,那就真的只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

這一次成功扳回一局之后,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還高調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除了感謝中國之外,還尤其提到了土耳其,稱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是“親愛的好兄弟”,感謝土方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和援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

看得出來,土耳其雖然嘴上不承認,但私下估計確實幫了不少忙,莫迪這一次魯莽行事,最終很可能會落得個“得不償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