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和中方談完后,普京馬上給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下了死命令:中國要多少天然氣,俄羅斯就給多少!

俄媒塔斯社報道,普京原話是始終滿足中方意愿,提供超出合同規(guī)定的額外天然氣供應。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后藏著中俄能源合作的大棋局。

俄羅斯經(jīng)濟陷入困境
先說普京為啥這么急?,F(xiàn)在俄羅斯經(jīng)濟被西方制裁搞得焦頭爛額,財政赤字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去年俄羅斯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幾乎歸零,可能源出口占財政收入的大頭,這窟窿得有人填。

這時候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就成了關鍵。去年俄羅斯對華石油和天然氣供應都創(chuàng)了新高,尤其是管道天然氣供應量首次坐上全球頭把交椅。

普京心里清楚,中國市場不僅能解燃眉之急,還能幫俄羅斯重塑能源出口格局,把被歐洲切掉的蛋糕從東方補回來。

普京明確表示
普京在會談里明確表示,能源是中俄合作的火車頭。這話可不是虛的。去年俄羅斯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國供應了 227 億立方米天然氣,比合同多了 7 億,今年還打算進一步降價,每千立方米比歐洲便宜近 40%。

普京提出兩條擴供路:一是加快建設新管道,比如 2027 年投產的遠東管道,能增加 100 億立方米輸氣量;二是加大液化天然氣供應,把北極亞馬爾項目的產能提上來。

這些動作背后,是中俄要徹底打通陸路能源通道的野心,畢竟海運風險太大,尤其在臺海、南海局勢不穩(wěn)的當下,西北、東北方向的陸路管線才是壓艙石。

這里面還有個小插曲。原本西伯利亞力量 2 號管道要經(jīng)過蒙古國,因為路線和價格談不攏一直卡著。

這次普京剛和蒙古國總統(tǒng)見過面,又在中俄會談里舊事重提,看來是想借中蒙俄三方合作破局。一旦這條管道建成,俄羅斯對華輸氣能力能翻倍,相當于再造一個西伯利亞力量。
俄羅斯對中國的好處
對中國來說,這事兒好處實實在在。首先是能源安全有了雙保險。西南、東部海上通道受國際局勢影響大,中俄陸路管道就像上了雙保險,尤其在中美博弈加劇阿的背景下,這種戰(zhàn)略備份太重要了。

俄羅斯天然氣價格比中亞低,比從中東、澳洲進口的液化天然氣更劃算,長期看能省下真金白銀。這種深度合作讓中俄在能源領域形成利益共同體,西方想通過制裁能源卡脖子的算盤徹底落空。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想通過穩(wěn)定供應綁定中國市場,畢竟歐洲市場短期內回不來,中國這個大客戶得死死抓住。

想借能源合作撬動更多領域的合作,比如中國汽車企業(yè)在俄設廠、聯(lián)合開發(fā)北極航道等。普京在會談里特意提到歡迎中企投資,就是想把能源合作的紅利擴散到整個產業(yè)鏈。

不過,這事兒也不是一帆風順。比如 “西伯利亞力量 2 號” 的路線調整、蒙古國的過境費談判,還有中俄在價格和分成上的博弈,都可能成為絆腳石。

有一點很清楚:在西方制裁和地緣沖突的雙重壓力下,中俄能源合作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商業(yè)行為,而是關乎兩國經(jīng)濟安全的戰(zhàn)略抉擇。普京這次的表態(tài),說白了就是向中國遞出投名狀。

這其實是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縮影。美國想通過圍堵中國能源通道搞 脫鉤,但中俄用一條又一條管道把歐亞大陸連起來,硬生生闖出一條新路。

這種合作不僅讓兩國在制裁下站穩(wěn)腳跟,還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種 去美元化的新范式。就像美國離不開中國稀土一樣,俄羅斯能源對中國的重要性也在與日俱增,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恰恰是打破西方霸權的關鍵。

結論
普京這道命令背后,是中俄在復雜國際環(huán)境下的抱團取暖,也是兩國對未來能源格局的深度布局。不管西方怎么折騰,這兩個大國已經(jīng)用實際行動證明:在能源合作這條路上,他們不僅要走下去,還要走出一片新天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