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過,欲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人之謀劃,占了人生的一半;天意如何,也占了人生的一半。兩者合一,就是人生。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的命好不好,不用算,也不用費盡心思想太多,看這5點就清楚了。

01
原生家庭的情況如何。
有一個說法,原生家庭的每一個點滴,都會貫穿人之一生。
父母有見識,明事理,孩子有自由選擇人生的可能。這是原生家庭帶給人的福氣。
父母沒見識,也偏執(zhí),動不動就打罵、束縛孩子,困死了他們。這是原生家庭帶給人的不幸和傷痕。
不同的原生家庭,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命數(shù)走向。
總有人,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治愈原生家庭的傷痛。也總有人,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懷念原生家庭的美好。
02
成長過程中,塑造了什么樣的性格。
相信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p>
一個人的性格如何,決定了他的選擇。而他的每一個選擇,都決定了他所走的道路。不同的道路,通向不同的命運。
你是硬氣的性格,他是懦弱的性格,那你們倆就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有可能,你被人尊重;有可能,他被人天天欺負(fù)。
很多人會說,性格形成后,難道就無法改變嗎?
可以改變,但很難。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狗改不了吃屎,羊改不了吃草。性格一旦形成,就會影響人之一生。

03
是否有著一定的天賦。
談到命運,相信我們會想到“能力”以及“白手起家”這些詞匯。
這些詞匯,跟什么有關(guān)呢?就跟人之天賦有關(guān)。有什么樣的天賦,就投身到什么樣的行業(yè)當(dāng)中,過什么樣的日子。
比如,有的人藝術(shù)天賦出眾,就當(dāng)了畫家、書法家;有的人編程能力出眾,就當(dāng)了工程師、程序員;有的人寫作能力出眾,就當(dāng)了編輯、作家......
這就是所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肯定有人會說,怎么我就如此平庸呢?也許,不是平庸,只是沒有挖掘出屬于自己的天賦潛力罷了。
04
是否具備看穿社會運行邏輯的認(rèn)知。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永遠(yuǎn)都不是貧富,而是認(rèn)知。
什么是認(rèn)知呢?就是一個人對于宇宙、世界、社會、人性的了解程度。越是了解深刻,越是認(rèn)知極深。
一個人,在一秒鐘內(nèi)看透事情的真相,跟一輩子也看不透事情的真相,顯然不是相同的命運。
一秒鐘內(nèi)看透事情的真相,具備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認(rèn)知,基本都會成為精英。反之,啥都看不透,就是我們所說的“韭菜”。
精英的人生,跟韭菜的人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認(rèn)知的差距。前者以上帝視角看世界,而后者,永遠(yuǎn)都成為井底之蛙,以狹隘的視角看世界。

05
運氣如何,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人生。
上文談到的,基本都是家庭、性格、能力、認(rèn)知等客觀的條件。
其實,人這一生,除了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還會受到非客觀條件的影響。比如說,有點玄乎的運氣。
運氣這種東西,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該長壽的時候,不會短壽;該短壽的時候,無法長壽;該賺到錢的時候,不會貧窮;不該賺到錢的時候,再拼命也還是淪為底層。
成功的人生,必然是能力加運氣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有能力,有智慧,有運氣,又何愁前途不光明呢?
文/舒山有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