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體育圈最讓人唏噓的橋段,非李寧那場拔尖的品牌活動莫屬,“戲碼”玩得精彩,主角卻被生生“冷藏”。
熱鬧的現(xiàn)場、獎牌閃耀的冠軍們、攝影師的快門聲不斷——可偏偏,全紅嬋像空氣一樣,被晾在一邊。
這是什么操作?難不成她這塊“金字招牌”也就這么不值錢了?一場風頭無兩的活動,就這樣把全紅嬋的尷尬處境給抖了出來,李寧這個“老江湖”,著實“翻臉”翻得利索。

眾目睽睽下,曾經(jīng)被捧到天上的“跳水天才少女”,如今連合照都要硬擠邊上,笑容苦澀、眼神空洞。
想當初全紅嬋何等風光,無論去哪,總有人喊她“嬋寶”,媒體圍著轉(zhuǎn),活動主辦方搶著請。
李寧品牌以往對她高看幾分,“小紅人”待遇沒少給。誰能想到,忙活半天,她一夜之間成了“小透明”,這商業(yè)世界,真是會“吃相難看”吃到家。連“李伯伯”都能轉(zhuǎn)臉不認人,昔日親熱勁兒一掃而空,一副“官腔十足”的疏遠姿態(tài),倒叫人見識了所謂的“利益至上”。

許多人質(zhì)疑是不是成績讓全紅嬋“跌落神壇”。事實擺在那,自巴黎奧運之后,全紅嬋成績亮黃燈,三次敗給搭檔陳芋汐,贏面砍半。
網(wǎng)友、粉絲立馬掀起腥風血雨,“以前吹上天,現(xiàn)在踩進地”。真就應了那句老話——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幫人可從來不給運動員喘口氣。

黑眼圈爬滿眼眶,苦笑背后只剩壓力?!鞍l(fā)育魔咒”像催命符,跳水隊多少天才都過不了這一關——伏明霞、張家齊的故事全網(wǎng)皆知??善腥瞬恢v理:輸了就罵、自律不夠、甚至帶上全家“噴”。
這種心態(tài),比賽輸了怨運動員,贏了說狗屎運,哪有道理可講!全家人本來蓋房子都成“眾矢之的”,農(nóng)村娃混出頭、動一動就被拿來指指點點——這“流量詛咒”有多毒,全紅嬋體會得最深。

“飯圈文化”和鍵盤俠從沒讓任何人才在溫室里生長,運動員出身平凡,努力三年五載才能登頂??伤麄冎豢吹綆p峰,不在意低谷,每一次“蹭熱度”都是在消耗運動員抵抗壓力的最后一根稻草。
霍啟剛早前在兩會上預言的“憂慮”,如今照進現(xiàn)實。粉絲的非理性、網(wǎng)絡暴力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把全紅嬋架在火上烤,稍不順心就是一通狂批。這些“舔狗式的愛”轉(zhuǎn)為“背刺式的狠”,讓人心寒。

再說回來,商業(yè)活動場上一切利益導向?qū)懺谀樕?。陳芋汐最近連奪賽事桂冠,成績好人氣自然跟著漲,硬生生把“C位”坐穩(wěn)。
李寧品牌“擁新棄舊”,連臺詞都不費詞,看準誰紅就跟著誰轉(zhuǎn)。說什么情義?笑死人,體育商業(yè)界拿捏這種人情世故就是高手,一場戲耍下來,打擊了多少辛苦付出的運動員自信心?

全紅嬋的故事就像照妖鏡,映出的是中國體育江湖里的勢利與冷漠。信息爆炸時代,運動員一舉一動成了大眾茶余飯后的談資,有點風吹草動,馬上“上熱搜+公審”。

過去的榮耀轉(zhuǎn)瞬間被“落井下石”,只留下頂燈下拉長的孤影。可真正令人敬佩的是,她沒有選擇沉淪,仍然在訓練場風雨無阻,一次次跟自己較勁。這才是體育精神——跌倒無數(shù)次還愿意爬起來。

李寧這場活動,只不過是一記敲醒所有人的警鐘:光鮮舞臺背后,有多少翻臉無情,有多少利益分配。運動員不是商品,更不是任人戲耍的流量符號。當下一代體育人突破泥潭,需要社會和評價體系的升級。
希望以后,商業(yè)品牌挑選代言人也能拿點底線出來,別再演這種“朝秦暮楚”的好戲;普通人也該學會理性看待競技與青春期成長,多一點善意,少一點惡毒。

畢竟,真正的冠軍,從來不是后臺最大的那個,而是黑暗中敢于獨自奔赴的倔強身影。
希望全紅嬋熬過至暗時刻,依舊可以跳出驚艷世界的水花,也愿我們都能有一雙清醒的眼睛,分辨誰才是值得仰望的真正英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