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印巴沖突再度升級,忍無可忍的巴鐵正式啟動“打印”計劃,新德里已經遭襲。最新戰(zhàn)報都包含哪些內容?巴基斯坦軍機對新德里的襲擊,是否喚醒了莫迪政府對63年前那件事的恐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七國集團日前敦促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并呼吁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亞洲鄰國進行直接對話,結果它們這份聲明剛發(fā)出不到24小時,印巴又在深夜進行了一番大規(guī)模交火。巴基斯坦軍方表示,為回應印度方面持續(xù)不斷的挑釁行為,巴方已經正式決定啟動“銅墻鐵壁”行動。

行動的名字看似偏向防守,然而巴基斯坦的行動卻是實打實的主動進攻。綜合各方戰(zhàn)報,巴基斯坦本輪對印度的襲擊突出兩個特點,一個是覆蓋范圍廣,另一個則是下手特別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消息顯示,此次行動針對印度境內多個目標展開,打擊范圍覆蓋印度全國多個區(qū)域,首輪行動就瞄準印度旁遮普邦的一處導彈儲存設施,隨后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的軍事目標亦遭到巴基斯坦軍機的襲擊,甚至連印度國家廣播公司也遭此輪報復性軍事行動的打擊,可見其覆蓋范圍之廣。除此之外,巴基斯坦還對印度發(fā)起網絡攻擊,致其約70%電網癱瘓,下手不可謂不重。

而印度的回擊則顯得雷聲大雨點小。為報新德里遭襲的一箭之仇,印軍也對巴基斯坦首都附近的幾個軍事目標展開襲擊,按巴基斯坦軍方發(fā)言人的說法,該國防空部隊攔截了大部分導彈,同時還有6枚印度彈道導彈壓根沒能飛越國境,全掉在自己領土里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沖突之前西方媒體普遍看好印度的軍事優(yōu)勢,認為印軍在軍費、裝備先進程度等方面領先于巴基斯坦,然而到了真刀真槍廝殺的時候,印度的毛病就一個接一個的爆發(fā)了出來。幾天前的空戰(zhàn)證明了印軍盲目靠引進先進戰(zhàn)機而不加以體系建設的后果,就是被造價遠低于自己的殲-10和PL-15跨境打擊;5月10日這一系列戰(zhàn)報則再一次揭穿了印度的遮羞布,其在軍事上的夸夸其談并不能改變局勢。

而印度這種“開打前豪言壯語、開打后立遭打臉”的強烈反差,對銘記歷史的中國來說還真是一點都不陌生,類似的事情63年前就發(fā)生過一次。當時印度悍然對中國提出領土要求,威脅中國把大約12.2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劃歸印度,遭中方拒絕后便著手策劃起軍事行動,這就是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背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果印軍的實力并不能支撐起尼赫魯的野心,在印度進入全國緊急狀態(tài)并進行了戰(zhàn)爭動員之后,解放軍照樣在第二階段戰(zhàn)役里打出了漂亮的反擊,共斃、俘印軍870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礙于后勤、國際影響以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性質,解放軍沒有攻入當時的印度首都德里,但這仍令印度恐懼不止,被迫在戰(zhàn)后將首都遷往新德里,以避解放軍的鋒芒。

現如今巴基斯坦做了當年中方沒做的事,再一次讓印度人感受到了首都被襲擊的恐懼,直觀體現出盡管63年過去了,中國、巴基斯坦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印度在對自己實力的判斷上似乎仍然原地踏步,還在寄希望于靠自己不靠譜的軍事實力博取地緣政治上的優(yōu)勢。這種實力與野心不匹配的現狀,才是印度在本輪印巴沖突里左支右絀的最直接原因。

簡言之,如果不是印度當初非要升級局勢、試圖靠先手發(fā)起襲擊來威懾巴基斯坦,也不至于落得如今下場。事已至此,印度領導層得為自己的不長記性付出代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