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我提升,訂閱網(wǎng)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
杜月笙,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上海灘一代傳奇人物。他曾經(jīng)把人劃分為四類:
第一類:有本事,沒脾氣。這屬于上等人才,有本事是指這個人的智商很高;沒脾氣,說明情商很好。這種人能很好地駕馭自己,從而再操控別人。
第二類,有本事,也有脾氣。這屬于中等人才,雖然能力強,但是情商不高,不能很好控制情緒,常常就是我們口中說的,很高傲的人。
第三類,沒本事,也沒脾氣。這類人雖然能力不行,但有點自知之明,雖然業(yè)績不咋樣,不過對公司每個人都很好,大家也找不到開除他的理由。雖然干不了什么大事,但貌似也不會壞事。
第四類,沒本事,脾氣卻很大。這類人,智商低,情商低,脾氣暴躁,習慣了抱怨,你別指望他們能成事,他們破壞事情的概率倒是很大。
其實,杜月笙的這個分類也說明了:能很好駕馭和控制自己,就是人與人拉開差距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我們之所以要學會駕馭自己,就是為了能更快的完成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向理想中的自己靠近。
那么,想要擁有這個駕馭自己的能力,就必須掌握以下三個關鍵點,以及有效地訓練駕馭自己的能力:
學會駕馭自己,是成功人士必修課
駕馭自己關鍵點:自律
在心理學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里,作者就說,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自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
我們會時常陷入自律的誤區(qū)當中,總以為自律就是按照計劃嚴格實行,但真正的自律來自思維,它是一種手段,而不是計劃。
就像不戒大師,本職是設計師,并選擇了做一名自由職業(yè)者,有5年的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獨立工作的。
他是怎么克服懶散,成為一名自律高效的自由職業(yè)者的呢?
其實最早做自由職業(yè)者時,不戒大師也是不懂如何駕馭自己。剛辭職的那段時間,完全變得懶散了,因為突然脫離了朝九晚五的時間約束,自己思維的防御機制,一下就崩掉了。
只要這種防御機制垮掉了,那么就很難駕馭自己了,行為會變得不受控制。明明自己很想要靜下心來工作,但是過了十來分鐘就忍不住起來走動,喝喝茶玩玩手機之類的。
這點相信很多人有同感。不論是在復習準備考試,還是在家加班,心里總是有種魔力吸引你去玩手機、刷抖音、看劇、吃喝玩樂等等。刷一刷手機,時間就過去了,要做的任務也沒有完成,懊惱不已,恨不得今天重新再來。其實,結果還會是一樣的。
因為你是沒有自控力的人,做不到自律,也不能駕馭自己。
不戒大師也是這樣,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大概兩個多月,他真正開始意識到危機,因為沒賺到錢,生活質量沒了保障。他想:“我需要賺錢,我如果不賺錢,我這自由職業(yè)就沒有意義了,一個無法駕馭自己的自由職業(yè)者,是完全不合格的?!?/p>
于是他開始告誡自己要自律。他怎么做呢?他的第一步,不是做計劃,而是先分析自己。
記住,自律的關鍵,就在于思維,而非表面行動。
他就想,現(xiàn)在這種情況,要做到自律,就是該工作的時候,不要想著玩,工作做完了,隨便愛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只要客戶來了,就要馬上投入到工作中,一定要快速的切換角色。
有句話說的好,只要你心甘情愿,那么一切的事情,就都變得簡單了。這個道理,就是駕馭自己的一個很貼切的形容。
關于自律的訓練,有幾個關鍵詞,那就是:有效,靈活,不斷自省,以及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分析。
那么,如何通過自律來提高工作效率呢?
在這里很多人肯定會說,用一些番茄工作法之類的方法,或者給自己制定重要的任務優(yōu)先級別等等,但這些只占了一部分因素。
其實影響最大因素就是,精神力。特別是對腦力工作者來說,保持清醒的頭腦很重要。比如做設計的,那么設計在尋找靈感時候,就必須要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保持清醒的頭腦,就要杜絕掉熬夜低效的這種情況。
可以訓練自己,盡量晚上早睡覺,然后早上大概6點多起來,去完成一些復雜性的工作,因為早晨頭腦是最清醒的時刻。
這就是一種訓練方式,但并不是盲目要求每天都要自律地早起,而是要保證每天要有7-8個小時的睡眠。根據(jù)情況靈活處理,就比如作為一名自由工作者,晚上加班到2-3點,那么早上即使睡到10點多起來,也不影響自律。因為只有睡到10點多,才有精力在白天,做更多高效的事情。
最重要是,通過清醒的頭腦,來很好的駕馭自己的效率。
關于自律的訓練,只有當你結合自身的情況,合理的做出靈活安排計劃的時候,那才是有效的。同時,通過不斷自省,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分析。
就比如很多上班族,如果你想自律健身或者提高工作效率讓自己快速成長,你就要學會用這種自律的手段,不斷訓練自己,告誡自己,如果做了哪些事情會有哪些嚴重的后果,導致你無法獲取你想要的什么。
只有當一個人經(jīng)常自我反省,告誡自己危機的后果,那么他才有可能很自律的保證自己的行為習慣。
駕馭自己關鍵點:獨立思考的能力
為什么在我們現(xiàn)代的生存環(huán)境中,獨立思考能力,是駕馭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
心理學著作《自控力》一書中有提到,為了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須知道自己為何失敗。
這句話很有意思,它強調的是,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自知之明指的就是能獨立思考。只有獨立思考,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影響,你才能很好地駕馭自己的思維。
我們現(xiàn)在身處網(wǎng)絡時代,面對的最多誘惑,就是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些信息傳遞。到處都販賣著焦慮。你一下感覺你被同齡人超越了,一下又感覺沒跟上未來的腳步,一下又感覺,你的職業(yè)開始變得岌岌可危了。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是的。有些只是某一小部分人的個例,他并不能代表我們全部人的生活。
要駕馭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讓自己被焦慮所困惱。
如果你不懂的獨立思考,那么你就很有可能陷入了這種死循環(huán)當中,也就是跟隨大流。
就像我們很多人換工作,都不考慮行業(yè)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只是看到別人說,這個行業(yè)目前很好賺錢,但真正能賺到錢的很少。
不懂得獨立思考分析自己的人,大多都是在這上面賠了時間,又沒賺到錢。
所以,獨立思考是學會駕馭自己的第二個關鍵點。獨立思考也是強者必備的一種能力。
你想要駕馭自己,不是要你出淤泥而不染,而是盡量不要讓自己掉進淤泥里面。而獨立思考,就是在外界誘惑、誘導你的時候,你通過獨立思考,駕馭住了自己,從而不讓別人的思維影響駕馭了你。
那么要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關鍵要做到,在每次誘惑和情緒煽動來之前,先提醒自己一下,慢下來先思考一會。是的,你要培養(yǎng)這種一遇到情況就要停下來一會的能力。
就比如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很多傳播焦慮的文章,假如你看了一篇帶有極強煽動性的文章,二話不說,不去求證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就開始憤怒無比,當個鍵盤俠在評論區(qū)胡亂評論一通,并配上你情緒化的文字轉發(fā)到朋友圈。
但有時事情出現(xiàn)神轉折,你突然想起了你當時沒有獨立思考和考證這件事情就發(fā)到朋友圈,我想這時候的你是相當尷尬的。次數(shù)多了,大家都會覺得你是一個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所以對你來說,每次看到讓你情緒起變化的事情,你思維上一定要養(yǎng)成一種能夠駕馭自己的習慣。
那就是停下來,告誡自己要停下來去思考一下;去分析事情的本質,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想,這樣你才能不被人帶節(jié)奏而付出代價。
駕馭自己關鍵點:習慣的養(yǎng)成
關于習慣,也是學會駕馭自己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點,這點大家應該都毋庸置疑的。好習慣不僅能改變自己,還能影響周圍的人。
我記得有句話說的很好,真正厲害的人,就是該吃飯時候吃飯,該睡覺時候睡覺,該玩時候玩,該工作時候工作。
能在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中,隨意切換的人,才是能真正駕馭自己,厲害的人。
在影響喬布斯的書籍《禪者的初心》中,也表達一樣的概念。
習慣是長期養(yǎng)成了一種防御思維模式,當你想做出錯誤的偏離你行為規(guī)范事情的時候,那么這種思維的習慣防御模式就開啟,從而讓你調整你的行為。
就比如很多人在工作時候,想偷懶。但是真正養(yǎng)成習慣的人,他們在工作的時候,是不存在有偷懶這個念想。他們會想:既然想要休息,那么就先把工作做完,就可以無壓力的好好休息。
可大多數(shù)人呢,就會想:我先休息會兒,再來工作。除非你真的是連續(xù)工作了好幾個小時,有必要休息一下。但有些人是工作十幾分鐘,休息半個小時,刷抖音,刷微博看朋友圈等等。
這就是一種思維習慣的思考差異。
所以駕馭自己的這種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點,就在于對于事情思考的角度不同。就比如村上春樹關于跑步的例子,很多人問他,如果有一天你不想跑了,該怎么辦呢?
他的回答是,就是因為我不想跑,所以我才要跑。跑步就是為了調整你的消極狀態(tài),讓你變積極,而不是說讓你在積極的時候去跑步,消耗自己的狀態(tài)。
所以,作為一名職業(yè)小說家的村上春樹,也能夠很好地駕馭自己30年堅持跑步的習慣。
那么,要養(yǎng)成習慣,怎么做呢?
習慣養(yǎng)成最重要的幾個關鍵詞就是:刻意練習,獎勵機制,回路暗示。
在著名的心理學著作《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就闡述了關于我們?yōu)槭裁催@樣工作,那樣的生活。書中說,習慣是怎么回事?習慣究竟能不能改?
習慣是我們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選擇,即使過了一段時間不再思考卻仍繼續(xù)、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為。
這是我們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自然反應。習慣成形后,我們的大腦進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參與決策過程。
所以,除非你刻意對抗某個習慣,或是意識到其它新習慣的存在,否則該行為模式會自然而然地啟動。你想改變習慣,先要了解你屬于你自己的“習慣回路”。
而習慣回路,由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三部分組成。
簡單點說,就是你要先通過回路暗示自己,習慣養(yǎng)成后會有獎勵機制,所以你要通過刻意練習來培養(yǎng)習慣,這樣你就能完全駕馭自己,養(yǎng)成終生可用的好習慣。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下這個道理。
就比如很多人跟我咨詢說,他養(yǎng)不成堅持閱讀的習慣,哪怕每天抽空出半個小時時間都沒有,他們也不懂這種習慣要怎么養(yǎng)成。
我就問他們一句,假如我告訴你,如果你每天堅持讀半個小時,我就給你500塊錢,這種情況你能堅持多久?
他們說如果是這種,當然會堅持很久。沒錯,你肯定會堅持到我破產(chǎn)為止。只要錢足夠,你就能堅持一輩子。
所以,這個簡單例子其實就很好的說明,為什么很多人養(yǎng)不成習慣,駕馭不了自己的思維和行動。
習慣這種東西,就是需要暗示+獎勵+刻意練習三重合作去改變你的思維認知。
你想要堅持閱讀,你得先暗示自己,閱讀其實是一件作為長期投資的事情,只要你閱讀的量夠,并且有效,那么肯定會改變你的生活。
先暗示之后,你再給自己真實的獎勵。
比如你覺得可以通過閱讀一些商業(yè)書籍或者說個人成長的書籍,要學會運用到你真實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只要有一點效果,你就會增加信心。
然后再慢慢通過刻意練習,直到自己最后離不開閱讀了,你才算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你就能駕馭自己的閱讀惰性了。
就像百度最年輕的前副總裁李叫獸說的,其實高考650分和450分的人,書單都一樣,造成他們之間差異的,就是他們駕馭知識的能力。
而駕馭知識,不單單是老師的問題,絕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們自己。
以上三個關鍵點說白了,就是頂級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駕馭自己,其實就是一種跟自己競爭的狀態(tài)。一邊是你想成為的自己,一邊是現(xiàn)在有很多缺點的自己。
我們要很好地駕馭自己,重要的是要學會不斷的整理自己,把自己身上的方方面面都拿出來分析,單獨的去提升,然后再整合成一個屬于自己的思維習慣回路。
這樣,你就能在每次遇到狀況的時候,能很好的作出正確的選擇和行動,很多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中,從而可以擁有足夠的選擇權利。
以上只是《小燈塔最受歡迎自我突破課》講到的其中一方面,關于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突破等更多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困惑或解決思路及方法,你都可以從這門課程中學習到。
點擊下方藍字,查看詳情↓
【溫馨提示】
1. 音頻課程、視頻課程需用購買賬號登陸網(wǎng)易公開課App觀看
2. 如在購買后有任何疑問,可進入“網(wǎng)易公開課服務號”留言
3. 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一經(jīng)訂閱成功概不退款,請您理解
4.網(wǎng)易公開課聯(lián)系方式:
客服電話:010-82558401【法定工作日周一-周五10:00-18:00】
客服郵箱:nooc163@163.com
客服QQ:3541245711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