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毓嬋
編輯 | 蘇建勛
BAT又在同一件業(yè)務上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9月初,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fā)全員信宣布,百度智能云將與CTO體系融合,百度智能云總經理尹世明將向百度CTO王海峰匯報。此時距離王海峰由高級副總裁晉升CTO僅僅3個月。百度的改革之急可見一斑。
但其實還是慢了一步。2018年9月,騰訊已經成立了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CSIG),并將原騰訊SNG(社交網絡事業(yè)群)負責人湯道生任命為CSIG的總裁,向公司總裁劉熾平匯報。阿里也在2018年11月將阿里云事業(yè)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yè)群,同時任命CTO張建鋒兼任阿里云智能事業(yè)群總裁,向張勇匯報。
王海峰、湯道生與張建鋒三人都是名校畢業(yè),有過硬的技術背景,而且都負責過集團內部的核心業(yè)務。王海峰負責過百度的搜索和信息流業(yè)務,湯道生負責過騰訊的QQ和QQ音樂業(yè)務,張建鋒負責過阿里的淘寶、天貓、智能業(yè)務,還是達摩院的首任院長。
至此,BAT三家云業(yè)務的人事基本調整完畢。不約而同地,三家都在集團內部升級或重組了云業(yè)務部門,拔高了這一業(yè)務負責人的職務,且都選擇了技術出身的高管。把云業(yè)務從職業(yè)經理人交到技術派手中后,整個行業(yè)將會面臨新一輪的實力比拼。
IDC數據顯示,2019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guī)模(IaaS/PaaS/SaaS)達到24.6億美金,同比增長67.9%。阿里、騰訊、中國電信、AWS、百度和華為占據了80.2%的市場份額。
BAT三朵云打算做什么?
騰訊湯道生:從 C 端業(yè)務走出的 B 端業(yè)務掌門人
湯道生 圖片來源:東方IC
湯道生現在是BAT三家中唯一一個不是CTO,卻在管云的人,他也是騰訊集團內部與云業(yè)務淵源最久的一個高管,CSIG的核心業(yè)務騰訊云,就是從湯道生原先主管的SNG里孵化出來的業(yè)務。
密歇根大學計算機工程學士,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曾在甲骨文公司負責數據庫研發(fā)和測試工作——他有著純正的技術背景。
湯道生在2005年9月加入騰訊,兩個月后開始擔任QQ空間的技術總監(jiān)。這一年,QQ空間還在采用病毒式營銷,很多少男少女第一次接觸社交網絡,熱情異乎尋常。
但騰訊的系統(tǒng)撐不住,以至于同時在線的人數一到60萬就卡殼。湯道生操刀后,與技術人員一同改寫了很多產品底層的數據庫,并研發(fā)出了一套新的底層數據保存方式,終于讓QQ空間度過難關。2005年,QQ空間的注冊用戶數突破了5000萬。
湯道生創(chuàng)造的這一套系統(tǒng)后來被騰訊副總裁梁柱贊為“騰訊云的雛形”,因為它“在其他業(yè)務里普遍適用,免除了其他技術人員重新設計的麻煩”。
他與騰訊云的淵源不止于此。2008年10月起,湯道生開始全面負責QQ、QQ空間等社交網絡業(yè)務,幾年后,受3Q大戰(zhàn)影響,湯道生力主推出了為廣告主在QQ空間、QQ客戶端、QQ音樂客戶端、騰訊新聞客戶端等諸多平臺投放廣告的系統(tǒng)“廣點通”,把騰訊的巨大流量池開放出來。這一系統(tǒng)后來被看作騰訊做“云服務”的開端。
現在,湯道生已經從SNG完全地轉移到了CSIG的業(yè)務上。騰訊做云有它的優(yōu)勢和顧慮,現在都變成了湯道生桌案上的問題。
今年5月,湯道生宣布騰訊將進一步開放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其中,數據中臺包括用戶中臺、內容中臺、應用中臺等;技術中臺包括通信中臺、AI中臺、安全中臺等。
會后在接受36氪采訪時,湯道生解釋了如此設計的原因:之所以有用戶中臺,是因為騰訊這么多年就是在連接用戶,所以有說服力;之所以有內容中臺,是因為騰訊是全球最大的內容服務提供商,所以也有說服力。至于通信中臺、安全中臺和AI中臺,也都因為騰訊靠即時通訊起家,所以QQ、微信的這些能力都可以被開放出來。
既做過社交網絡事業(yè)群負責人,又做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董事長的湯道生熟悉所有事務,所以才會被選出來領導騰訊云。
這么看來確實挺合理,但馬化騰與湯道生二人在“做中臺與不做中臺”以及“如何做中臺”這兩個問題上,其實也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
2018年11月初,馬化騰在朋友圈寫道:我們平臺的數據遠比其他平臺更加具有用戶個人隱私性,因此我們反而要強調的是如何加強數據保護,而不是打通數據和唯算法論。
同月,湯道生在受訪時說:“不是中臺技術才算技術,后臺的不算嗎?做AI也涉及很多技術細節(jié),不管是在訓練算法層面、還是在推斷優(yōu)化的層面,騰訊技術團隊都有很多積累。如果只是考慮所謂的中臺,其實是非常偏頗的?!?/p>
不到半年,騰訊的想法就發(fā)生了改變。中臺成為了三朵云都在做的事情。
阿里張建鋒:貫穿淘寶天貓聚劃算的技術領袖
張建鋒 圖片來源:東方IC
“整個阿里巴巴今天大概有60-70%的流量是跑在公共云上,我們接下去花1到2年的努力,將阿里巴巴100%的業(yè)務跑在公共云上。”在今年 3 月舉行的阿里云北京峰會上,阿里云新任總裁張建鋒說。
在這之前,張建鋒執(zhí)掌了淘寶系三家明星公司——淘寶、天貓和聚劃算的技術業(yè)務。但這只是他快速升遷的開始。2016年4月,他被任命為阿里CTO。2017年10月,成為達摩院首任院長。2018年11月,成為阿里云智能事業(yè)群總裁。
除了對云基礎架構的搭建外,阿里巴巴津津樂道的“中臺”戰(zhàn)略,也在張建鋒作為 CTO 的任期中大行其道。
說到做中臺,阿里巴巴是最早吃螃蟹的先行者——這個概念也是馬云本人帶回國的。
2015年,馬云帶領數位阿里高管拜訪了位于芬蘭的移動游戲公司Supercell,這家公司開發(fā)了《部落戰(zhàn)爭》《海島奇兵》《卡通農場》等多款游戲。
新奇的是,雖然這家公司每年能創(chuàng)造15億美元稅前利潤,但只有不到200名員工。這種高效的工作模式就是由Supercell的游戲中臺支撐起來的。中臺將游戲開發(fā)過程中公共、通用的游戲素材和算法整理起來,可以同時支持幾個小團隊在幾周時間內研發(fā)出一款新游戲。
回國后,阿里效仿Supercell,啟動了中臺戰(zhàn)略,并提出了“大中臺、小前臺”的概念。2015年底,阿里成立了中臺事業(yè)群,總裁正是后來成為了阿里云智能事業(yè)群總裁的張建鋒。
所謂中臺,你可以理解為是一間位于企業(yè)中的中央廚房,數據是調料、賬戶體系是廚具、標簽是食材……這些原材料雖然由不同部門采購而來,但都能被廚房被制成日料、西餐、中式料理,最終輸出到前臺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放到企業(yè)里,數據咨詢公司Thoughtworks首席咨詢師王健曾解讀說,中臺的功能是將企業(yè)的核心能力、數據、用戶信息以共享服務的形式加以沉淀,從而解決各業(yè)務部門重復造輪子的問題,降低創(chuàng)新成本。
張建鋒今年4月受訪時談到自己對中臺的理解:中臺不僅是個組織,中臺是個理念。中臺的技術一定要有一個定位,要為全體人負責,不僅是為自己服務。所以有些是中臺的技術,但不一定在中臺,例如智能機器人技術,那就是在客服部門,因為他最貼近現場。但是一些中心業(yè)務技術,要不在達摩院,要不就在中臺部門統(tǒng)一建設。
至此,張建鋒把控了阿里的整個技術體系以及達摩院、阿里云智能業(yè)務三大阿里技術戰(zhàn)略重鎮(zhèn)。
這解釋了為何張勇用張建鋒換下了胡曉明。此前,胡曉明帶領阿里云4年,使得阿里云業(yè)務在2017財年營收66.63億,漲幅達121%,連續(xù)兩年實現三位數增長,一躍成為國內第一的公有云平臺。
張建鋒與胡曉明的差別是明顯的。二人都是浙江大學畢業(yè),張建鋒學的是計算機,胡曉明學的是金融。張建鋒此前主要負責領導淘寶的技術基礎架構團隊和產品技術開發(fā)團隊,而胡曉明曾在阿里內部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建了阿里金融。
二人的交替,體現了阿里思路的轉變。與騰訊一樣,阿里希望一個懂技術的人來帶云業(yè)務。
但不同于騰訊,阿里云能夠輸出的能力不同。張建鋒今年3月在一場演講中提到,阿里能夠輸出的能力主要有三個:零售、金融和數字政府。
如此看來,阿里云和騰訊云的業(yè)務并不重疊。另外后者與前者的不同還在于,用張建鋒的話來說,是“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
“SaaS意味著要進入客戶的業(yè)務流程,這里有太多各行各業(yè)自己獨特的知識跟價值,需要客戶和合作伙伴自己去發(fā)掘?!睆埥ㄤh說,SaaS意味著要幫助客戶去做咨詢,但這個咨詢不等同于傳統(tǒng)的咨詢,傳統(tǒng)的咨詢完全是基于流程的?!拔覀円盐覀兊臄底只砟钭兂勺稍兎桨咐锩娴囊徊糠帧K栽谶@個前提下,我們跟德勤、埃森哲、畢馬威等建立更廣泛的合作。”
百度王海峰:幾番人事地震,臨危受命的CTO
王海峰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百度這家“技術驅動的公司”的CTO的職位空缺了十年,王海峰終于填上了它。
2019年5月,百度高級副總裁王海峰晉升為CTO,同時他繼續(xù)擔任AI技術平臺體系(AIG)和基礎技術體系(TG)總負責人。原百度高級副總裁向海龍則在同月離職。
百度高層人事在過去兩三年里經歷了一波“地震級”變動,前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副總裁曾良、陸復斌、CFO李昕晢、COO陸奇相繼離職,對集團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2018年12月,百度又進行了一次人事大調整。李彥宏發(fā)信宣布,對百度技術體系進行架構整合,智能云事業(yè)部(ABC)升級為智能云事業(yè)群組(ACG),同時承載人工智能To B業(yè)務和云業(yè)務,由尹世明負責,向張亞勤匯報,張亞勤同時繼續(xù)負責EBG和IDG。
搜索公司及各BG的運維、基礎架構和集團級共享平臺整合至基礎技術體系(TG),整合后的TG向王海峰匯報,王海峰同時繼續(xù)負責AIG。
而在短短3個月后,張亞勤就宣布退休,掌管百度云的繼任者變成了王海峰。
王海峰比湯道生和張建鋒的知名度相對較低些。他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獲博士學位,現在還在兼任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
畢業(yè)后,他在1999年初加入微軟,后在東芝(中國)研究開發(fā)中心擔任副所長兼研究部部長、首席研究員。2010年1月,王海峰加入百度。這之后的3年里,他先后為百度創(chuàng)建了自然語言處理部、互聯網數據研發(fā)部(包括知識圖譜和互聯網數據挖掘)、推薦引擎和個性化部、多媒體部(包括語音和圖像技術)、圖片搜索部、語音技術部等。
2013年上半年,王海峰作為執(zhí)行負責人協(xié)助創(chuàng)建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同年10月,他晉升為公司副總裁。2014年,王海峰轉崗至搜索業(yè)務群組任副總經理,先后負責了百度搜索、手機百度、百度信息流、度秘等用戶產品,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基礎技術。
2017年3月,王海峰晉升入百度E-staff(人事管理團隊),并組建AIG。2018年5月,他晉升百度高級副總裁。2018年底,統(tǒng)領TG和AIG,總體負責百度算法、算力、數據、安全等人工智能技術和基礎技術。
相比另外兩位巨頭,百度云計算成立于2012年,比騰訊晚了2年,比阿里晚了4年。且百度云的思路也與騰訊、阿里有些區(qū)別。
李彥宏一向強調百度的智能云是與AI相結合——從AI切入,服務B端,包括工業(yè)、農業(yè)、媒體、娛樂、公共安全、交通、能源、運營商等多個產業(yè)。比如利用百度智能云救援臺風災區(qū)、救援車禍意外、預測天象、升級國家電網客服、智能剪輯視頻等。
在今年8月的百度云智峰會上,尹世明公布了百度智能云的最新成績單:過去一年,百度智能云的用戶數、收入翻倍增長,流量和服務器三倍增長,成為中國增速第一云廠商。
9月的公開信上,李彥宏寫道,“我們正面臨AI走進田間地頭,走進礦區(qū)廠房、走進千家萬戶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更快建成以人工智能為中樞、以大數據為依托、以云計算為基礎的ABC三位一體深度結合的智能云,聯合廣大的產業(yè)開發(fā)者,共同促進中國各行各業(yè)的產業(yè)智能化升級,幫助更多企業(yè)提升運營效率、提高競爭力?!?/p>
IDC最新一期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從IaaS和PaaS整體市場份額來看,阿里、騰訊、中國電信、AWS、百度和華為占據了80.2%的市場份額,與全球云計算市場發(fā)展格局類似,中國云計算領域也呈現出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廠商聚攏的現象。
今年年初,阿里云在財報中貢獻營收首次突破200億元;5月,騰訊首次在財報中單獨披露以騰訊云為代表的企業(yè)服務與金融科技收入;8月,百度在Q2財報中宣布百度云同比增長達92%,李彥宏在內部信多次點名云業(yè)務,稱“AI+云將帶來新的產業(yè)重構機會?!?/p>
在互聯網人口紅利尚存的過去,C端業(yè)務讓BAT成為巨頭,而當流量紅利殆盡,巨頭們必須尋求新的增長點。以云服務為代表的B端,成為了BAT的未來。
在這個節(jié)點上,BAT三家又做出了類似的決定。把云業(yè)務從職業(yè)經理人交到技術派手中后,整個行業(yè)將會面臨新一輪的實力比拼。而對于小型云廠商來說,今年也許就會是淘汰賽的開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