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 任雪蕓

封面來源 | 圖蟲創(chuàng)意

這個“五一”,王陽在戶外群里 “撿” 到了三個旅游搭子。從互加好友到敲定行程,他們只用了短短兩天。四人一拍即合,打算從北京一路玩到大連。

所謂旅游搭子,指的是目的地重合的陌生人,他們通過社交平臺組隊,在旅途中相互照應、均攤開銷。比起傳統(tǒng)旅行,這種輕量化的出行方式憑借靈活組隊、即時社交、便捷高效等特點,迅速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

如今,在社交平臺找陌生人做旅游搭子已成為一種新的旅行潮流,像王陽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渴望打破常規(guī),在未知的旅途中,與素未謀面的人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但這種新型的旅行方式,也藏著不少未知的挑戰(zhàn)。

有人因行程安排產(chǎn)生分歧,在景點停留時間上爭執(zhí)不下;有人因消費觀念不同,為一頓飯的預算鬧得不愉快;甚至還有人發(fā)現(xiàn)“搭子”的真實性格與線上聊天時判若兩人。

經(jīng)歷過磨合的陣痛后,有人把臨時組隊變成了長久友誼,有人則在旅程結束后回歸陌生人。這些截然不同的結局,正是年輕人在新型旅行模式下,對自由、邊界不斷探索的結果。

咖啡廳認識的旅行搭子,成了我的人生摯友

去年休年假的時候,我?guī)е依镄愿癫惶玫墓罚チ吮本┮患覍櫸镉押玫目Х葟d探店。原本我還以為狗狗又會對其他小狗愛答不理,但意外的是,這次居然能和咖啡廳里的另一只狗玩得特別開心。

看著兩只小狗玩得那么投緣,我就主動加了那只狗主人的微信,想著以后有機會還能約出來一起遛狗,讓它們再聚聚。

在加了微信的第二天,對方就主動問我要不要去旅行。當時我年假還剩四天,想著確實也沒什么安排,就提議說要不要一起帶著狗狗去秦皇島。她答應得特別干脆,我們一拍即合,當天中午就決定自駕出發(fā)。

當時我們也沒提前討論AA均攤費用,或者住哪里,只是約定了一個見面時間。我收拾好行李去她家接上了她,然后直接在導航上設定了秦皇島的一個海邊度假村,我們就出發(fā)了。

三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聊得很愉快,發(fā)現(xiàn)有很多經(jīng)歷和愛好很相似。她和我一樣喜歡在旅行中隨機探索,不喜歡做詳細攻略。后來兩天,我們就帶著小狗在沙灘上玩,一起聊天,感覺對對方的了解也更多了一些。

返程那天收拾賬單,她拿著計算器噼里啪啦一頓算,油費、住宿費,連我開車繞路去接她多花的油錢都給算給我了。我本以為這種臨時搭伴的旅行,算個大概就行,但她卻讓人感覺很真誠。

回到北京后,我們就成為了朋友,經(jīng)常約著一起吃飯、看電影,還會帶著狗狗去露營。

其實,我之前幾乎不和陌生人交朋友,總覺得人心隔肚皮,怕處得不好還鬧心,很多時候更喜歡獨來獨往,但這次經(jīng)歷確實挺讓我意外的。

一開始答應和她去旅行,也就是圖個新鮮,壓根沒指望能處成朋友。結果這一趟下來,我才發(fā)現(xiàn)她這人特靠譜?,F(xiàn)在我倆不光是飯搭子、露營搭子,我遇到啥煩心事,第一個就想找她吐槽。真沒想到,當初加的“狗友”,成了我最能交心的人。

矛盾爆發(fā)后,我大清早坐6小時大巴趕緊逃離

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她發(fā)的 “求旅游搭子” 帖時,我被里面那句“一切好商量,主打一個省心”吸引了。對方自稱性格隨和,還說最討厭斤斤計較,正好和我一樣想去重慶玩。于是我們很快就敲定了行程,我負責做攻略、訂酒店,她負責記賬管錢。

出發(fā)前一切都很順利,聊天時她一口一個“姐妹真好”,夸我選的民宿又便宜又好看。

可到了重慶的第一天,畫風就變了。剛進民宿,她就皺著眉頭抱怨,問我:“這房間看著也不值這個價,你是不是被坑了? ”我當時還反思過是不是被坑了,但還是耐心解釋這是景區(qū)附近性價比最高的了,她卻翻著白眼不說話。

到了晚上,我們之間的矛盾就徹底爆發(fā)了。

原本計劃吃頓地道的重慶火鍋,她非說太貴,拉著我鉆進城中村找小館子,結果走了快一個小時,不是嫌環(huán)境差,就是嫌價格貴。最后好不容易找了家店,她又抱怨菜不新鮮。

回到民宿已經(jīng)快半夜,她突然說房間太潮,非要換酒店。我困得睜不開眼,她卻在旁邊喋喋不休,說我訂的酒店不靠譜,讓我陪著她重新找。

酒店前臺明確說入住后不能退錢,我咬咬牙想著干脆自己住下,和她分道揚鑣算了。但又擔心她半夜出點兒什么問題,萬一出點啥事,再把責任賴我頭上怎么辦?

我只能強壓著火氣,陪她找酒店。那一晚,我?guī)缀鯖]合眼。她一直在抱怨個不停,說這趟旅行全被我毀了,花了冤枉錢還沒玩盡興。我心里委屈極了,明明出發(fā)前說好了聽我安排,現(xiàn)在卻處處挑刺。

第二天一大早,我查了下返程票,高鐵和火車票都沒了,可就算這樣,我還是咬牙買了最早一班的大巴車票。6個小時的車程又擠又悶,但我一刻都不想多待。坐在大巴車上,我才松了口氣,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隨便找旅游搭子了。

與陌生搭子六日游:回國后要回借出的耳機,被拉黑了

刷社交平臺找旅游攻略時,一個“求日本游搭子”的帖子吸引了我。對方分享的行程涵蓋了京都、大阪,很多打卡點都標注得清清楚楚,評論區(qū)還有人夸她規(guī)劃得專業(yè)。

我當時也在計劃,就想著獨自出游難免無聊,私信表達了組隊意愿,對方秒回,簡單聊了下時間和預算,我們很快敲定,約定了一起出發(fā)。

在機場見面時,對方打扮得很日系,還很熱情地幫我提行李,行程也確實挺順利,她對地鐵線路了如指掌,帶著我打卡了挺多店鋪。

但隨著相處深入,我感覺有些不對勁。只要涉及到她的個人問題,她基本就會繞開不答。比如我問她是做什么工作的,她就很突然地盯著手機地圖說:“這家店應該挺好吃的,故意岔開話題?!?/p>

但在聊我的個人情況時,她又會很主動,還會打聽我和同事的關系,甚至我的收入。

讓我膈應的還有算賬,她總在反向抹零。比如,我們一起吃飯,她付的錢,按照我的習慣,我會向上湊整給到對方;但到了我付錢,她應該平攤的時候,不僅需要我提醒,還總會把零頭算成我應該付的部分。雖然錢不多,但感覺很不愉快。

她的情緒也陰晴不定,一旦走錯路,就立刻冷下臉,低著頭一言不發(fā),任我怎么詢問都不回應。礙于在異國他鄉(xiāng)人生地不熟,我只能強忍著不適,熬過了漫長的六天。

行程結束后,我們各自搭乘航班回國??傻任业郊艺硇欣?,翻遍所有角落都找不到我的AirPods蘋果耳機。我清楚記得,當時在地鐵上,她說想聽音樂就借走了我的耳機,但之后就沒還回來。我就趕快發(fā)消息詢問她,可我們的對話框卻彈出紅色感嘆號,她先一步把我給拉黑了。

這是我最后一次找搭子了,如果沒有相識的朋友一起出游的話,我以后肯定會選擇自己單獨行動。

旅程進展不到一半,我們就分道揚鑣了

在社交平臺看到 “求自駕游搭子” 的帖子后,我和一男兩女,一共四人組了隊。出發(fā)前在群里聊得挺好,規(guī)劃了輪流開車,還約定互相拍照、一起徒步,但真的踏上行程后,問題就出現(xiàn)了。

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女生在觀景臺拍照,我還覺得這是旅行常態(tài),主動幫她們調(diào)整角度、選濾鏡。但隨著行程推進,每個地點她們都要停留半小時以上,舉著手機擺拍,有時為了一張滿意的照片,甚至要求我們反復拍攝。

矛盾在第三天徹底爆發(fā)。兩個女生突然提出要繞道幾十公里,去打卡一座網(wǎng)紅咖啡館。當我和另一個男生以行程緊張為由拒絕時,這兩個女生還直接冷嘲熱諷,說男生只知道趕路。

另一個男生這時也爆發(fā)了,他說要分開走,我當時想到這兩天的憋屈,就同意了,選擇和他一起按照行程繼續(xù)。

我們跟那兩個女生講了后,她們也同意了。我們就把車停下來,開始算這幾天的費用,因為租車和其他的費用都是我先出的,另一個男生負責記賬。算清楚后,這兩個女生就把錢轉(zhuǎn)給了我們。

當時因為已經(jīng)走了接近一半的路程了,我們已經(jīng)進入山區(qū)了,距離最近的城市有接近200公里,我們要分開必須得把這兩個女生送到交通相對方便的地方,我就抓緊趕路,把她們送到了市區(qū)。

在這接近200公里的路上,本來就有我們計劃好的一個徒步路線,但也只能放棄了。

和這兩個女生分開之后,我們又重新踏上了行程,我和另一個男生的目標和計劃都是徒步以及欣賞風景,對方也比較守時,所以整體還是很愉快的。

這些年我經(jīng)常找陌生搭子一起旅行,路上肯定會遇到合拍或不合拍的人。碰到分歧時,我習慣先和對方商量,要是能找到大家都認可的方案,旅程自然能順順利利走下去。

但要是實在談不攏,分開各玩各的也沒什么。畢竟找搭子就是圖個合拍,不合適就及時止損,也算是旅行中的一種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