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鐵路樞紐由眾多鐵路線、客貨運編組車站,以及眾多相關配套設施共同構成。依靠完善的場站、發(fā)達的線路以及繁忙的物流車流,形成了功能強大的鐵路樞紐體系,因此成為繼北京鐵路樞紐、上海鐵路樞紐、廣州鐵路樞紐之后的全國第四大鐵路樞紐。武漢這座城市是位于京廣發(fā)展軸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處,地處國家綜合實力最強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菱形構架”的核心位置,自古便有“九省通衢”與“東方芝加哥”的美譽,以武漢為軸心,周邊1200公里基本可覆蓋全國主要經濟區(qū)和重要中心城市?,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
武漢市有一處全球同行業(yè)中最大的檢修基地,它就是武漢鐵路動車檢修基地。武漢動車段位于武漢火車站與武昌火車東站的編組站之間,距離武漢火車站2.5公里。武漢鐵路動車檢修基地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承擔工作量最多的動車檢修基地。武漢鐵路動車檢修基地占地2100畝,房建面積18萬平方米,具備400組動車組的檢修能力,其規(guī)模超過日本的火車檢修基地,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高速列車檢修基地。武漢動車段重點承擔著中南地區(qū)動車組檢修任務,其業(yè)務量覆蓋京廣高鐵、滬漢蓉鐵路、江浙鐵路,贛福鐵路等列車客運專線。

武漢動車段是全國四大(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動車組檢修基地之一,承擔武漢、長沙、鄭州、西安、宜昌、成都、貴陽、重慶、襄陽等地動車組的維護、檢修任務。約占全國動車組檢修任務總量的40%之多。在2007年的9月,新華社在9月12日就發(fā)布了一條消息: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高速列車檢修基地——武漢動車段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規(guī)模逾16億元。武漢動車段工程位于武漢火車站東南側青王公路與武東編組站之間,距武漢火車站2.5公里,占地面積2130畝,設計一次建成49條存車線,建設工期16個月,計劃2008年12月建成。
據新華社等權威媒體的報道介紹,武漢、北京、上海、廣州是鐵道部中長期規(guī)劃的全國四大動車組檢修基地,其中武漢動車段將承擔華中、西南、西北地區(qū)(部分)配屬動車組的檢修任務,其業(yè)務量覆蓋京廣線、隴海線、武廣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滬漢蓉快速鐵路、浙贛線等,可承擔400列動車組的檢修能力,約占全國鐵路檢修能力總量的40%之多。武漢動車段共設有檢查庫線10條,修車庫線10條,檢修能力400列,存車線64條,孤軌長度66.41KM,道岔總數142組,土石方371萬立方米,圍墻內用地1468畝,總用地1644畝。

武漢動車段現在每天有近千名平均年齡僅24歲的“動車醫(yī)生”奮戰(zhàn)在檢修一線。這些年輕的技術骨干每晚都要對數千顆螺栓、上百個關鍵部件進行外觀檢查,對全車整個系統(tǒng)進行功能性試驗,每確認一個部位都要打上一個粉筆標記,一晚上要打上千個標記,每人每晚至少走3萬多步,彎腰低頭上萬次?,F在的武漢動車段擁有世界上最先進、高效且可靠的技術設備,能夠完成對動車組的各級檢修任務。一級修和二級修可以在基地內完成,而三級修及以上級別的檢修則需要與主機廠商協作進行?。
具體來說,三級修周期為45萬公里,主要檢修對象為轉向架輪對,需要進行全面拆解檢查;四級修周期為90萬公里,涉及大規(guī)模拆解和超聲波檢測;五級修周期為180萬公里,需要將動車組送回主機制造廠進行徹底檢修?。此外,武漢動車段的技術水平也非常高,引進了日本的先進技術,每個工位都有固定的工人,確保工作效率和質量?。這些因素共同確保了武漢動車檢修基地在全球范圍內的高水平地位。2025年武漢動車段的“陸地航母”已經再出發(fā),圓滿的保障了轄區(qū)內的火車運行安全,其火車春運人數達到了2494.4萬人次,同比增長7.9%,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