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9 日,蔚來旗下第三品牌 Firefly 螢火蟲首款車型正式上市,推出自在版和發(fā)光版兩款配置,指導價分別為 11.98 萬元和 12.58 萬元,較預售價下調 3 萬元。
作為蔚來品牌矩陣中價格最低的車型,螢火蟲以「同級唯一支持換電」為核心賣點,同時在安全、智能、空間等方面展現(xiàn)出差異化競爭力。

一、核心產品力解析
安全性能方面,螢火蟲車身采用高強度鋼與鋁合金混合結構,占比達 83.4%,白車身扭轉剛度 35700 牛?米 / 度,配備 2000MPa 后防撞梁。
全系標配 A 柱至 C 柱側氣簾,官方稱安全投入成本較競品高 30%。這些參數(shù)在 10-12 萬元價位段的小型車中處于較高水平,但需注意實際碰撞測試結果尚未公布。

智能配置搭載地平線征程 5 芯片,算力 128TOPS,支持 LCC 車道居中輔助功能。不過城市 NOA 功能需通過后續(xù) OTA 升級實現(xiàn),目前試駕版本尚未開放。
車機系統(tǒng)采用全新 Aster OS,配備 6 英寸液晶儀表和 13.2 英寸中控屏,支持語音助手和 8 種主題氛圍燈。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駕駛學習視頻強調「駕駛員需始終掌控車輛」,體現(xiàn)對輔助功能的謹慎定位。

空間設計是螢火蟲的亮點之一。92L 前備箱容積在同級罕見,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最大儲物空間拓展至 1250L。副駕座椅下方設有隱藏儲物格(自在版專屬),發(fā)光版因配備電動座椅而取消此設計。車身尺寸 4003×1781×1557mm,軸距 2615mm,接近緊湊型車水平。

二、配置差異與選購建議
兩款車型價差 6000 元,主要區(qū)別在于座椅配置:
自在版:織物混紡座椅,副駕手動調節(jié),無通風 / 加熱 / 按摩功能,但保留副駕座椅下方儲物空間。內飾撞色元素較多,提供撞色安全帶。
發(fā)光版:Microfiber 超纖絨材質,主副駕電動調節(jié)(副駕帶記憶功能),支持座椅通風、加熱、背部舒緩。內飾采用翻毛皮材質,氛圍燈支持更多動態(tài)效果。
選裝方面,金屬漆(灰色、米色)需加價,非標配輪轂造型更受用戶青睞。若追求性價比,自在版已能滿足基礎需求;若注重舒適性,發(fā)光版 6000 元的差價可獲得更豐富的座椅功能。

三、換電與補能體系
螢火蟲支持換電,但上市初期無法使用現(xiàn)有蔚來換電站,需等待 2026 年接入第五代換電站。電池租用方案(BaaS)將于 8 月 1 日公布,當前購車權益僅針對買斷電池用戶。3000 元充電卡可覆蓋約 40 次滿充,適合過渡期使用。
競品對比方面,螢火蟲指導價高于比亞迪海豚(9.98 萬起)、歐拉好貓(10.58 萬起),但低于電動 MINI COOPER(18.98 萬起)。蔚來官方將其定位為「高端小車」,試圖在智能化和換電服務上與國產車型形成差異化,但價格敏感型用戶可能更傾向于競品。

四、市場前景與潛在風險
螢火蟲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換電生態(tài)和智能化配置,但需面對以下挑戰(zhàn):
- 換電網(wǎng)絡滯后:第五代換電站建設進度直接影響用戶體驗,若推廣不及預期可能削弱產品競爭力。
- 電池成本不確定性:BaaS 方案的月租費用尚未公布,若定價過高可能抵消購車成本優(yōu)勢。
- 品牌認知度:作為新品牌,螢火蟲需在 10-12 萬元市場與成熟國產車型競爭,品牌溢價空間有限。
從用戶角度看,螢火蟲適合兩類人群:一是蔚來生態(tài)的忠實用戶,希望以更低成本體驗換電服務;二是注重設計與智能化的年輕消費者,愿意為差異化配置支付溢價。對于務實型用戶,比亞迪、歐拉等競品可能提供更高的性價比。

總結來看,螢火蟲以 11.98 萬元的定價切入市場,在安全、智能、空間等方面展現(xiàn)出一定競爭力,但換電生態(tài)的成熟度和電池成本仍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
消費者若對換電有迫切需求,可等待 8 月 BaaS 方案公布后再做決定;若追求即買即用,需權衡配置差異與競品的價格優(yōu)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