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所見,吳昌碩畫桃的作品多出現(xiàn)在中、晚年,其中尤以晚年居多。他畫桃的作品雖然很多,但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畫桃時常題有“曼倩移來”(曼倩即東方朔)、“三千年結(jié)實之桃”等,常題的詩有“灼灼桃之華,赪顏如中酒。一開三千年,結(jié)實大于斗";“千年桃實大于斗,仙人摘之以釀酒。一食可得千萬壽,朱顏長如十八九”等。二是所畫之桃基本為設(shè)色,當然也有墨筆桃,題有“墨痕濃處是深紅”。
三是畫桃時很注意布局,多將兩個重心置于兩個對角,如從右上角往左下角出枝,那么右上角和左下角各形成一個重心。這種大起大落的跌宕之妙,給人一種回身射雕,一瀉無余之感。四是畫桃時輔以巨石,一則補充畫面,二則巨石即壽石,桃與石均取其長壽之意。對于作偽者來說,要想做到上述四個方面并非難事。而容易露出破綻的則是筆墨方面,也就是說功力方面。
經(jīng)鑒定,所見《桃實如斗》系贗品,屬有本作偽。這種連同上款一同臨寫的贗品很多,其目的是給人種錯覺,帶上款的作品難道還能有假嗎?該圖因?qū)儆斜九R摹,所以無論是在題字、題詩的內(nèi)容、位置方面,還是布局、用色方面都還說得過去,但在筆墨或功力方面卻與吳昌碩有很大差距。根據(jù)書畫鑒定的三要素來分析,疑點如下:一是題字。書體輕浮、衰弱,不具吳昌碩晚年書體的特點,如渾厚、蒼辣等。二是繪畫。桃樹、桃實、桃葉的畫法干澀有余,氤氳不足。桃葉與葉筋的畫法與吳昌碩大相徑庭,相去甚遠。桃樹的畫法無篆籀之筆,樹枝的穿插有的交代不清。巨石的輪廓缺乏力度。反觀吳昌碩晚年畫巨石,雖已自成一派,但仍有八大的精髓,中鋒用筆,柔中有剛。
此幅《桃實如斗》經(jīng)鑒定,題字、繪畫均屬偽作,故印章的真、偽與否已無足輕重??v觀該圖的水平,推測當出自門外之人手。(未完待續(xù))
注:以上圖文節(jié)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張大千》 主講人:湯發(fā)周
甲辰年 【龍年】編撰于華東上海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總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