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fā)周先生說《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中第417頁圖47“半倉”印,不是吳昌碩書畫印章,不應(yīng)收入《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一書。

《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之所以將“吳昌碩名下,緣于《吳昌碩印存》中收有此印?!秴遣T印存》收有“半倉”印,只能說明吳昌碩曾刻有此印,但不能說明是吳昌碩的自用印。吳昌碩之長子名育,字半倉,生于1873年,卒于1888年。只因吳昌碩字倉石,故其子字半倉。吳有年少好古,聰慧過人,詩書俱佳,去世時年僅十六歲?!秴遣T作品集·書法篆刻》第22頁“半倉”、“吳育”的邊款刻道:“當年舊物仍我家,青青者蕪黃鞠華。屈強亦有古梅樹,空山白云撐槎丫。東鄰種竹覆我墻,兄弟讀書就作房。閉門屢月斷人跡,莓苔一徑通秋光?;碾u啼上蕪青亭,了無人在秋月明。山城靜趣貌不得,除卻天籟惟打更。乙酉缶道人?!?圖一二九⑥)1885年時吳昌碩為四十二歲,吳育十三歲。該書24頁的“吳育半倉”印邊款刻道:“倉碩刻付半倉兒,戊子二月”(圖一二九⑤)。戊子為1888年,吳昌碩時年四十五歲,吳育十六歲。由此更能說明

▲吳昌碩篆刻作品《半倉》印文·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半倉”不是吳昌碩書畫印。吳昌碩詩中所說“兄弟”是指長子吳育、次子吳涵,教其二子讀書的是王璜。王璜,字竹君,江寧人1885年吳昌碩請王璜教家館前后共八個月,后因王璜“疽發(fā)背”而辭去。王璜無妻子,死于蕭寺。吳昌碩有詩曰:“先生慷慨非俗儒,近課二子來缶廬,談兵擊折鐵如意,讀書不改金根車。青氈坐穿耗心血,白雞夢
惡死背疽。斗醪設(shè)祭蕭寺晚,月明滴淚枯方諸?!眳怯朗且蛱旎ㄋ隆?/p>

▲吳昌碩篆刻作品《半倉》邊款·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1887年,吳昌碩到天津時,吳育忽“重患豆瘡”,因“庸醫(yī)誤投入,瘡內(nèi)陷,瀕殆”。金彩一面找專家醫(yī)治,一面給在天津的吳昌碩寫信。吳育之病經(jīng)治療雖有轉(zhuǎn)機,但終因病重而于1888年故去。吳昌碩中年喪子,甚為悲痛。1889年,他在寒食節(jié)作詩哭兒,詩曰:“寒食東風吹郭門,孟郊哭子淚潛吞。一千日醉謀之酒,十六歲憐飄汝魂。母歇機聲眠閣底,弟搜詩句歷墻根。臨殘石鼓還聽雨,如聽商量屋漏痕?!保ㄎ赐甏m(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