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如長跑,每個基金經理都是不同風格的“跑者”。

蔡宇濱是那種均衡型風格的長跑選手,步伐輕盈、配速求穩(wěn)、短期內很少落在最后面,中長期的排名倒不低。

觀察他的持倉,也是這種復合的風格。

過去幾年的重倉股中,既有TMT、AI這樣的成長板塊的主流品種,也有地產、金融這樣的純價值型品種,視野足夠寬廣。

同時,它管理的產品凈值表現(xiàn)也頗有特點:大牛市中未必是漲的最前面的,大回蕩中倒是常常能“及時穩(wěn)住陣腳”,從這個角度看,他的投資又和價值風格有相呼應的地方。

而他自己總結則是:低波動、低回撤并不是刻意為之的。這種凈值風格可能和他不偏好高風險的性格相符。

01

低波動是投資風格的“果”

蔡宇濱管理的產品,歷史上的回撤都不大,尤其是市場整體明顯回蕩的時候,很多人關心,這是如何做到的?

蔡宇濱表示,低波動是他投資相對分散配置的結果,相對分散本來就是可以對沖一部分風險,而如果能夠配置不同類型的資產(例如價值股、成長股),就又能對沖掉一部分風險。

基金倉位配置在不同的資產之間時,有些板塊調整的時候,另一些風格板塊就比較容易走強,反之亦然。所以,蔡宇濱管理的組合凈值日波動(上漲或下跌)幅度超過2%的天數(shù)比較少。除非整個大盤普漲或者普跌。

同時,在選股上,他的風險偏好沒有那么高,在考慮潛在收益時,也會考慮被投資標的的風險或者安全邊際,從心底里,蔡宇濱希望選到“下跌空間不大,但是上漲空間比較大”的公司。這樣,組合資產往往更偏向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02

市場便宜時要更積極

另外,蔡宇濱對市場整體也會有一個判斷,如果市場整體比較貴,或者組合配置的品種都比較貴,他會適當做一部分止盈,不讓自己組合的風險暴露太高。

而當市場很便宜時,蔡宇濱就會更積極的布局,把自己組合的彈性提升些,或是更加偏重性價比良好的品種,為未來的收益打基礎。

總體來說,蔡宇濱歷史上較低波動、較低回撤的表現(xiàn)不是刻意為之,是他均衡、長期的投資風格的自然結果。

03

組合更趨分散

近年,A股市場的波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行情特征、估值底部的表現(xiàn)都與以往有所不同,不少市場投資者對之非常關注,蔡宇濱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蔡宇濱認為,去年以來,政府在經濟支持政策方面始終保持定力,這一點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但從實際情況看,這可能是必須也必然會采取的措施。對此要充分認知,尤其是由此帶來中長期的經濟增速的變化。

從基金管理角度,蔡宇濱也在積極的做調整,其一、適當降低對權益投資的收益率預期;其二、讓組合更加分散,以應對熱點的頻繁切換;其三是,積極反思和迭代,不斷適應當下的新的經濟環(huán)境。

04

先求穩(wěn)后迭代

過去一年,蔡宇濱的投資體系也有了新的“突破”:

在標的市場方面,他管理的基金增加了港股投資,這花了他不少時間。除了需要更仔細的判斷港股公司價值外,更需要分析港股市場的運行規(guī)律。

蔡宇濱清楚,完成一個新市場的投研“攻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續(xù)積累,更需要形成業(yè)績和研究的良性循環(huán),好在當下的時機不錯。

另外,蔡宇濱也在積極考慮投資體系的迭代。其中的一個著重點是打磨新時期的選股策略。

今年開年以后,他已感受到了市場中選股標準的“變遷”。以往有效的選股策略,比如紅利股等,選股的效率在下降。這讓他有所警醒,并著手在保持組合一定的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逐步迭代新的選股思路。

05

不擔心紅利股上漲

在市場里,蔡宇濱是長期在紅利股上有所配置,并且收獲頗豐的基金經理。當紅利股從市場邊緣走向“舞臺中央”,他對紅利股的態(tài)度會改變么?

蔡宇濱表示,自己當年投紅利是追求穩(wěn)定、相對合適的收益。但如今紅利股漸漸形成炒作的勢頭,甚至有和白酒一樣的主題投資苗頭,這和他投資紅利股的初心已明顯不同。

而蔡宇濱的原則是,如果有一波行情把某個板塊未來三到五年的預期收益空間都“實現(xiàn)了”,那他就會明確的把倉位轉換到其他還沒有漲的板塊上去。

06

重點關注醫(yī)藥和化工

未來一個階段,蔡宇濱對市場和機會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蔡宇濱表示,如果以一年維度來考慮,他對黑色金屬(煤炭、鋼鐵)的板塊稍微謹慎一點,這個領域的產品價格已經開始出現(xiàn)調整,但股價遠強于基本面表現(xiàn),這種情景下,他通常都會持更謹慎的態(tài)度。

從更長的維度來說,蔡宇濱相對看好兩個方向:

其一是關注醫(yī)藥板塊,之前市場是以買成長股的方式去買醫(yī)藥股,結果發(fā)現(xiàn)醫(yī)藥股的“彈性”不足,于是開始殺估值。

但“估值”殺著殺著,現(xiàn)在很多醫(yī)藥股又進入了“價值區(qū)間”,有些醫(yī)藥股的股息率甚至比周期股的股息率都高,而且,醫(yī)藥行業(yè)的基本面的穩(wěn)定性又比周期好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他正在認真分析醫(yī)藥股的投資機會。

其二是關注化工板塊。蔡宇濱認為化工行業(yè)目前處于相對的左側。產品價格可能還沒有完全見底,但股價里包含的預期已經相當充分了。

尤其是過去兩年行業(yè)需求的下降,化工產品價格不斷調整,這導致很多過剩產能的退出。這令其中的龍頭企業(yè)的市場份額和潛力都比調整前更加大,考慮到周期波動的永恒性,一旦行業(yè)洗牌結束,到部分龍頭企業(yè)的成本優(yōu)勢疊加產能周期、庫存周期回升,可能會孕育一定的機會。

而且,從長周期來看,作為中游制造業(yè)的代表行業(yè),化工行業(yè)的盈利周期相對穩(wěn)定,應收賬款也不是很高。其中有成本優(yōu)勢的企業(yè),尤其是有長期分紅習慣的品種,更適合左側入場。

而左側入場,逆向布局,不就是蔡宇濱這個“長跑者”最擅長的部分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