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一個小小的善舉,竟然還能夠收到回應(yīng),這大概就是中國窮人和印度窮人的區(qū)別吧。”
印度大姐莎娜滿臉是笑,她在提起自己在中國的一次經(jīng)歷時,心情看起來是好極了。

“我可是高種姓出身”
我叫莎娜,一個印度女人,今年46歲了,16年前,我跟我老公來到了中國生活,如今的我,深愛著中國。
最近我回了印度一趟,參加一個侄子的婚禮,回去這一趟,讓我感慨頗多。
讓我忍不住又想起了之前在中國的一次經(jīng)歷,也是這次經(jīng)歷,讓我對中國人格外有好感。
我還記得那是9年前的事了,當時我已經(jīng)在中國生活了7年,差不多也算是融入了當?shù)氐纳睢?/p>
我認識的一個嫁到中國的印度姐妹阿琪找到我,問:“莎娜,你有沒有興趣參加志愿者活動呀?”
阿琪是個很樂觀開朗又善良的印度姑娘,我一度覺得她嫁給一個中國男人真是暴殄天物!

好吧,我承認,我其實也不是對中國男人有意見,只是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吧。
要是早點讓我認識阿琪,我一定會把她介紹給我弟弟,她真的是個好女孩。
阿琪嫁到中國后,對慈善活動特別感興趣,經(jīng)常跟著社區(qū)去當志愿者,去什么老人活動中心陪伴老人啊、去敬老院打掃衛(wèi)生啊、去爬山沿著山道撿垃圾啊、去各種社會活動當引導者啊、去福利院陪小孩子學習玩游戲啊……
總之我經(jīng)常在她朋友圈看到她去當志愿者,她很喜歡長篇大論絮絮叨叨地感慨自己這樣做有多快樂云云。
這種所謂的快樂我是體會不到的,我才不樂意去給那些老人剪頭發(fā)打掃衛(wèi)生什么的,更不想去撿垃圾!
那多臟啊,我可是高種姓出身,怎么可能去伺候人,更不可能去做撿垃圾這種事。

我每次看到她的這些朋友圈,就覺得她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干,真不理解她的中國老公為什么這么縱容她去干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所以當阿琪問我要不要去當志愿者的時候,我當然是一口拒絕了,我說:“我不想,我覺得這沒意思?!?/p>
阿琪并沒有因為我的拒絕而變臉,而是笑了笑,說:“你之前不是一直對中國窮人很好奇嘛,這次我們是要去一個比較貧困的村子里,跟那里的老人和被留下來的孩子們一塊包餃子,同時送他們一些物資?!?/p>
“我想你應(yīng)該會想要去看一看,不過我要先提前跟你說好了,去了你一定要保持微笑,傳達善意,絕對不可以趾高氣昂地擺臉色,也不可以拍照哦。”
“不然我會不開心,會生氣的,莎娜,怎樣?要不要一起,我們這次有一個朋友家里有事,不能去,所以就想問問你要不要一起?!?/p>
阿琪這么一說,我還真的有點興趣了,看著阿琪溫和的笑容,我就這樣點頭了,給了她500元“善款”。
在周六一大早,人還沒徹底睡醒就被阿琪電話叫起來,我裹著厚實的大棉襖,坐上了一輛面包車,在車上睡得迷迷糊糊,晃晃悠悠了大半天,我都睡醒了才抵達阿琪所說的那個村子。
我們一行總共13個人,開了兩輛車,8女6男,下車的時候,大家手里都拎著東西。
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所有東西都用紅色的袋子裝著,后來我問了阿琪,阿琪說都是一些吃的,和衣服之類的,沒什么特別的。
村子里有一個很大的平臺,聽說是他們曬稻子的地方,我們就在這里包餃子,村子里很多人來一起包,很熱鬧。

“她竟然叫我姐姐!”
我發(fā)現(xiàn)這個村子確實不是那么富裕,他們的衣著雖然比較干凈,但也不難看出都有些陳舊。
小孩的衣服還好一些,雖然舊但不破,很多老人身上的厚衣服上竟然還有補丁,這讓我大感意外。
村子里老人孩子居多,聽說年輕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一般只有過年才會回家,村里的幾位看起來似乎有點地位的中年男人對我們的到來很是感激。
反正我們就是一起熱熱鬧鬧地包了餃子,我不太會包,就坐在阿琪身旁弄餃子皮,這個比較簡單。
等到餃子煮好,分給村里人的時候,我聽到了有生以來最多的“謝謝”,每一個接過碗的孩子都會道謝。

我不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就是眼睛有點酸痛,好像想哭,卻又哭不出來,那些孩子們仰著頭看我們,他們的眼睛亮晶晶的,很漂亮。
那些老人們也很好,把餃子端給他們的時候,他們也都一個個說著“感謝”的話。
我也吃了一大碗,這餃子是真的好吃,在我吃餃子的時候,有個看起來大概10歲出頭的小女孩一直在偷偷看我。
其實她已經(jīng)偷看我很久了,我沒多在意,只覺得她可能是覺得我這個外國人很奇怪吧。
隨帶一提,阿琪是曼尼普爾邦的人,他們那個邦的印度人,很多都長得跟中國人實在是沒什么區(qū)別,所以在這群人里,雖然我跟阿琪都是外國人,但只有我的外貌比較突出。
小女孩看著我的眼里有好奇,還有羨慕以及我看不懂的情緒。

在吃完餃子后,阿琪他們?nèi)ハ赐肟炅?,我不想洗,天氣那么冷,而且那些碗筷還是不認識的人用過的,我嫌臟。
不樂意幫忙洗碗筷的我便隨意地在村子里走了走,那個總是盯著我的小女孩突然跑了過來。
她有些害羞地看著我,笑了笑,說:“姐姐,你是不是想看看我們村子呀?我給你帶路好不好?”
先不說這個小姑娘怎么樣,她竟然叫我姐姐!
我當時是真的被取悅到了,我一個30多歲快要40歲的人,突然被一個10歲出頭的小女孩叫姐姐,頓時就覺得已經(jīng)好像年輕了十多歲。
所以我沒有拒絕,小女孩主動拉著我手,牽著我走,她的手很小,還有點粗糙,涼涼的,能夠感覺出來沒什么肉。

我對她充滿了好奇,便問道:“小妹妹,你之前為什么一直盯著我看?”
小女孩原本嘰嘰喳喳地介紹著村子的聲音陡然停了下來。
她抬起頭,仰視我,說:“姐姐,我媽媽也有一個你頭上的那個發(fā)夾,很漂亮,很好看,不過她前幾天走了,她說她討厭這里,她以后都不會回家了。”
小女孩的聲音變得格外低落,盯著我看的眼睛也多出了許多悲傷。
我當時頭上的發(fā)夾其實就是在街邊的兩元店隨便買的,便宜得很,質(zhì)量也一般,不過確實挺好看的。
我沒有多想,直接就把頭上的發(fā)夾取了下來,然后夾在了女孩的頭發(fā)上,說:“送你給吧,小妹妹,希望你以后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我其實就是隨口說說,也沒什么太多的想法,但小女孩突然抱住我,哭了出來,我不明白,也只是輕聲安慰了她。
這個小女孩讓我印象深刻,但那個村子里的中國窮人讓我更是難忘,他們讓我有一種很神奇的感受。
他們雖然都很窮,不富裕,可他們身上卻沒有絕望和麻木,他們?nèi)耘f很努力地生存著。我沒多久就把那個小女孩和那個村子拋之腦后了。
一直到今年7月,我接到了一個陌生姑娘的電話,竟然是9年前那個抱著我哭的小姑娘!
她告訴我她考上大學了!她說很感謝我當年送給她的發(fā)夾,還說我當時對她的祝福給了她不少勇氣。
我非常震驚,震驚到人都有點恍惚了,她家那么窮,母親不要她了,她竟然還能夠考上大學!

“多一個眼神都沒有給我們”
在這一刻,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窮人是真的不一樣啊。
尤其是最近,我回了一趟印度,更是讓我明白,印度窮人和中國窮人的差距一目了然,用天壤之別來形容都不為過。
我們家這幾年來富裕了不少,所以如果有人結(jié)婚,都會去附近的貧民窟或者是窮人聚集的村子進行布施,也算是做慈善吧。
那天我也跟著去了,去了9個人,我侄子和他妻子,還有我和我大哥,另外5個是保鏢。
沒錯,我們出門去布施還是要帶保鏢的,這說起來很好笑,但我們?nèi)ミ^只有4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帶著大量物資走進窮人當中,誰也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

那天布施的東西還挺多的,有米有面,還有油,面包,餅干糖果,一些芒果干之類的。
帶了很多東西,但我知道,這些東西都不貴,基本上都是小作坊作品,沒有質(zhì)量保障。
不過按照我侄子的話來說,那就是:一群連飯都吃不飽的下等賤民,有東西給他們吃就不錯了。
我們?nèi)サ氖且蛔鶚蛳碌男∫?guī)模貧民窟,當時進行布施的時候,挺熱鬧的。
一大群身上散發(fā)著異味渾身臟兮兮,頭又油又臟的人朝我們涌來,他們開始排隊,排著隊領(lǐng)了東西就走,別說謝謝了,連多一個眼神都沒有給我們。
我侄子他們夫妻倆就一開始帶著笑分發(fā)了一會,然后拍了一些照片,又錄了幾個短視頻,接著就開始當甩手掌柜了。

我有心想要上前,可那些人身上的味道實在是太糟糕了,每一個靠近的人都能熏到我。
無法,我也只是站在一旁,看著我大哥找來的這邊的有點地位的人分發(fā)那些物資。
分發(fā)了沒多久,還剩下不少東西,就停止了繼續(xù)分發(fā),直接給了那幾個看起來地位稍微高一些的人。
他們諂媚地朝我們笑,圓滾滾的肚子,發(fā)福的臉,怎么看都不像是窮人。
顯然,同樣是做好事,在印度跟在中國是截然不同的,同樣是窮人,二者區(qū)別卻很大,大到讓我有些羞愧。
印度的窮人跟中國的窮人不一樣,印度窮人沒有那種精神氣,他們看起來麻木,疲憊,有種無所謂的感覺。

“我們都很喜歡這里”
從印度回到中國后,我想了很久,想起了那個抱著我哭,如今卻跟我說她考上了大學的中國小姑娘,也想起了,那個領(lǐng)走我手里的面包后看都沒有多看我一眼的印度小女孩。
我覺得她們都很像,有著又大又漂亮的眼睛,也都有著好奇,可前者的眼里卻有著對未來的向往,后者卻只有無知。
我想這應(yīng)該就是我喜歡中國,更愿意在中國生活的原因吧,中國跟印度時真的很不一樣。
更讓我感慨的是,阿琪這么多年一直都在堅持參加各種志愿者活動,她真的很厲害,她完全就像一個中國人。
如今我在她身上似乎完全看不到印度人的影子了,我以前覺得她真的很傻,老是去干那么多吃力不討好的事。

但顯然,中國人常說的好人有好報是真的,她現(xiàn)在有很多很多中國朋友,要是有什么事,朋友圈說一下,就多的是人愿意為她提供幫助。
她的人緣和人脈讓我震驚,讓我羨慕,不過這是我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的,畢竟我始終不是個愿意一直無條件幫助他人的人。
我覺得,印度窮人如果能夠來中國生活,肯定能夠活得更好,絕對不會一輩子都被困在貧民窟。
畢竟在中國這片沃土上,只要肯吃苦,終究是能夠把日子越過越好的。
人們不會過了一天是一天,他們會期待未來,不像在印度,總是覺得吃苦就吃苦吧,認為這輩子吃苦,下輩子就不用吃了。

真的很荒唐,很可笑,可惜很多印度窮人都這樣想,他們不敢奢望這輩子能夠有所改變,卻把希望寄托在那毫無根據(jù)的來生。
我希望印度也可以發(fā)展得越來越好,就像很多印度人所說的,印度就會是下一個中國。
不過吧,我覺得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這困難不是一般的大,但不論如何,至少我現(xiàn)在過的是好日子,在中國生活得也很愉快。
我跟我老公在中國待了十多年,孩子也在中國上學,現(xiàn)在的我們都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我們都對現(xiàn)在的生活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非常滿意,中國確實是一個非常適合印度人生活的國家,我們都很喜歡這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