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說豪華行政級轎車領域的“頂流”,梅賽德斯-奔馳E級一定榜上有名。這位有著77年歷史的資深選手,不僅是奔馳家族中銷量最高的車型,還一直是同級別轎車的標桿。

但凡是江湖就免不了爭斗,奔馳E級也不例外。各大品牌的挑戰(zhàn)者們就像一波接一波的浪潮,試圖將這位老將拍下“神壇”,有些想通過靠精準操控打破舒適的定義,有些想用科技感刷新豪華的標準,甚至一些新勢力品牌也嘗試用更激進的智能化配置吸引年輕用戶的目光。

于是有人笑稱:“奔馳E級不是一款車,而是一個靶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論是經典老對手,還是初入局的新玩家,他們的一切產品規(guī)劃、市場策略,幾乎都繞不開這款傳奇車型。對于挑戰(zhàn)者們來說,它既是山巔的景色,也是繞不開的參照物。

更有趣的是,奔馳E級并不只是一個“活靶子”。它不但扛得住每一次對標的沖擊,還會在關鍵時刻反擊,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無論是技術的迭代,設計的創(chuàng)新,還是智能化的飛躍,每一次升級都讓它將“標桿”這個詞詮釋得更為極致。

這種被視為“靶心”的現(xiàn)象,本質上是一種江湖地位的象征。你想做豪華行政級轎車,就得向E級看齊;你想在市場上掀起波瀾,就得以挑戰(zhàn)E級為目標。

但問題來了,為什么奔馳E級總能扛住這一波波的沖擊?它到底憑什么能夠長期占據(jù)靶心的位置?

在每個時代都“敢為人先”

任何一款車型如果能經歷數(shù)十年的市場驗證,那么毫無疑問它一定是做對了什么,奔馳E級從1947年第一代車型誕生到如今的第十一代,它像一位不老的傳奇,扛著奔馳豪華車家族的旗幟。

時間回到77年前,二戰(zhàn)后的德國滿目瘡痍,但奔馳卻以遠超時代的勇氣推出了第一代E級車(當時稱為W136)。這款車型不僅象征著豪華轎車的重新定義,也成為了戰(zhàn)后德國經濟復興的一個標志。彼時,奔馳E級以穩(wěn)重的外觀、考究的內飾和可靠的性能,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它告訴那個時代的人們:即使在最艱難的環(huán)境下,豪華依然是可以被追求和實現(xiàn)的。

奔馳E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技術上的“敢為人先”。在一個又一個關鍵節(jié)點上,它不是隨波逐流的跟隨者,而是想成為行業(yè)標準的制定者。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奔馳E級便率先引入ABS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為汽車安全樹立了新標桿,這項技術使車輛在緊急剎車時不再打滑,大幅提升了操控穩(wěn)定性和行車安全性。如今,ABS已經成為多數(shù)汽車的標配,但是它在當年卻是一場大膽的嘗試。

2000年代,第8代E級成為世界首款裝備智能照明系統(tǒng)的車型,能夠動態(tài)調整車燈的照明角度和亮度。這一技術為夜間駕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同時也成為豪華車科技配置的代名詞。

到了2016年,第十代E級搭載了L2級智能駕駛系統(tǒng),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自動加速、制動和車道保持。這不僅提升了駕駛便利性,也為后續(xù)智能駕駛技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的第十一代奔馳E級長軸距,更是大膽融合數(shù)字化科技,推出MBUX超級屏搭配獨立駕駛儀表屏的全新“2+1”屏幕布局。不僅娛樂、駕駛互不干擾,還具備AI學習能力和自定義場景功能,徹底顛覆了人們對豪華車內飾的傳統(tǒng)認知。奔馳E級再一次用技術證明:豪華,不只是觸感上的舒適,更是科技賦予的未來感。

每一次“第一個”,都是奔馳E級對豪華車市場的一次再定義,也正是這種敢于吃螃蟹的膽識,它才能成為那個被對標的“靶心”。

長軸距,定制化,懂“國情”

奔馳E級的傳奇不僅屬于全球市場,在中國,它更是一位“常青樹”。

作為最早一批實現(xiàn)國產化的豪華車型,奔馳E級從2005年的第八代到2024年的第十一代,完成了一場從“試探入駐”到“深耕本土”的蛻變。

2005年,奔馳E級第八代車型正式國產,這是奔馳針對中國市場邁出的第一大步。盡管當時國產豪華車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消費者對“進口車=豪華”的觀念根深蒂固,但奔馳敏銳地捕捉到了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由于國產E級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也為其后續(xù)的市場擴張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一舉措無異于“落地生根”的開始。奔馳沒有滿足于簡單的組裝生產,而是從研發(fā)、制造到供應鏈逐步本土化,真正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員。

奔馳也意識到,中國消費者對豪華車的需求與歐美市場有顯著差異,尤其是對后排空間的極高要求。在洞察這一趨勢后,奔馳在第九代E級車上推出了長軸距版本,軸距的增加帶來了顯著的后排腿部空間提升,舒適度提升十分明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設計上來看,增加軸距常常會讓車身比例顯得笨重或拖沓,而奔馳E級通過巧妙的設計語言,保持了優(yōu)雅的車身輪廓,使長軸距版車型依然具備行政級轎車應有的氣場與流暢線條,這也是其在產品設計造詣上的側面體現(xiàn)。

在2024年推出的第11代E級長軸距車型,進一步提升后排空間和內飾豪華感,滿足中國消費者“老板座駕”的場景需求。超10項中國專屬后排豪華舒適增配,如頭等艙般的座椅調節(jié)和源自邁巴赫的后排三角窗,堪稱行業(yè)翹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之,奔馳E級的長軸距設計并不僅僅是這件事本身,更是通過精細的工程設計,讓空間的每一寸都被合理利用,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種“寬敞不僅是舒適,更是一種身份象征”的價值標簽。

以前,長軸距只在頂級豪華車型中出現(xiàn),而奔馳E級將其普及到行政級豪華轎車中,直接帶動了整個市場的“加長熱潮”,在奔馳E級推出長軸距版后,其他品牌也紛紛跟進,將長軸距版車型視為打開中國市場的標配,而這一切的開端,正是奔馳E級當時率先嘗試的結果。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這種“因地制宜”的產品策略徹底改變了中國消費者對豪華轎車的認知,“軸距的延伸”,說到底則是對中國市場與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

為了更加貼近中國消費者,奔馳將本土化研發(fā)提到了戰(zhàn)略高度。過去五年,奔馳在中國市場的研發(fā)投入累計超過105億元人民幣,建立了覆蓋電動化、智能化、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的研發(fā)中心。這不僅讓奔馳能夠迅速響應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也使中國成為奔馳全球創(chuàng)新的重要一環(huán)。

奔馳在中國還進行了許多“接地氣”的創(chuàng)新。比如針對中國復雜的泊車環(huán)境,優(yōu)化了新一代智能泊車的識別精度;始終“以駕駛者為主導”的L2+導航輔助駕駛,覆蓋高速與城市快速路段,包含自動變道、自動遠離大車等L2+智駕功能,系統(tǒng)不會跟駕駛者搶方向盤,不會凌駕于駕駛者之上,打造安心好用的“人機共駕”體驗。這些創(chuàng)新不僅讓奔馳E級更貼近用戶,也讓消費者感受到了一種“量身定制”的尊重。

十幾年過去,奔馳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件事:想贏得中國消費者的心,不光要努力,還得特別懂“國情”,而中國專屬也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份承諾。

一直“被對標”,是挑戰(zhàn)更是認可

從市場開拓者到時代領跑者,奔馳E級車用77年的時間詮釋了何謂“豪華”,不僅在于它對技術、設計、體驗的執(zhí)著追求,更在于它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敢于挑戰(zhàn)市場的認知極限。

歷經11代進化,奔馳E級在全球已經累計交付超過1600萬輛,千萬用戶的選擇本身就是絕佳證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奔馳E級車之所以“被對標”,也是因為它定義了一個時代的標桿;之所以“無法超越”,是因為它從未停止超越自己。從安全標準的樹立到當今的數(shù)字豪華座艙,從1947年的豪華啟蒙到2024年的智能引領,奔馳E級在豪華車領域的地位目前依然難以撼動。

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奔馳E級車更是將本土化做到了極致,從設計到技術再到用戶體驗,每一步都精準切中需求,奔馳E級也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客人”到“佼佼者”的蛻變。

這不僅是一款車的成功,更是奔馳品牌在中國市場深耕細作的縮影,因此你就不難理解為何奔馳E級總是出現(xiàn)在友商的PPT當中了。

在這個意義上,“靶心”不僅是后來者的挑戰(zhàn),也是對領先者的認可,更是行業(yè)地位的象征。

要想成為行業(yè)領跑者,首先得向奔馳E級看齊;而奔馳E級的傳奇,也正是在無數(shù)次“被對標”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新被續(x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