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農(nóng)民正在地里干農(nóng)活。村長突然氣喘吁吁的跑過來:“別干了,快回去,你家來了個大官!”沒想到,他竟因此得知母親的一個大秘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農(nóng)民名叫朱海清,河北興隆縣人。

他從小就沒見過父親,“爹在哪兒”也成了他心中的一個謎。

直到1982年母親去世前才告訴他,父親名叫朱殿昆,是八路軍的交通員,在執(zhí)行任務(wù)途中,被鬼子開槍給打死了。

朱海清心中一震,他曾無數(shù)次在腦海中勾勒父親的模樣,猜想父親的身份。

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竟然是個大英雄!

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升上心頭,他不由得挺直了腰桿。

現(xiàn)如今,母親已經(jīng)去世6年了,他不記得自家有什么當官的親戚。

那么,這個大官會是誰呢?

帶著疑問,朱海清扛起農(nóng)具,大步朝著村口走去。

一進村,他便遠遠望見自家門口停著一輛小汽車,還圍滿了跑來看熱鬧的鄉(xiāng)親們。

到家后,他發(fā)現(xiàn)有個白發(fā)蒼蒼,干部模樣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里。

他忍不住打量起這個老人來,同時,老人也正在打量著他。

朱海清把農(nóng)具靠在墻角,搓了搓手,有點兒拘謹?shù)膯柕溃?/p>

“你是?”

老人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神情顯得很激動,他緊緊盯著朱海清:

“你就是冰兒?”

朱海清聽后一怔,心里的疑團更大了。

對方怎么會知道他的小名呢?要知道這個小名別說村里人,就連他自己也都快忘記了。

他抬起手,習慣性的揉了揉鼻子,點了點頭。

“孩子,我是你李伯伯??!我終于找到你們娘倆了??上?,我還是晚來了一步,沒能見到你母親的最后一面?!?/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這里,老人掏出手絹,擦了擦眼角。

“李伯伯?”

朱海清皺著眉頭,在大腦里快速搜尋著這個稱呼。

突然,他眼前一亮,立馬也激動了起來,三步并作兩步,走到老人跟前,一臉驚喜的問道:

“你就是李運昌?李司令?”

得到老人的確認后,兩人激動的擁抱在了一起。

“李伯伯,咱們進屋!”

走進屋里,李運昌一屁股就坐在了炕沿上,接過朱海清遞過來的水,“咕咚咕咚”喝了兩口。

“李伯伯,我娘在世時曾說過她給你們帶過路,不過沒細說,你能給我講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嗎?”

“說起來,你娘還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要是沒有她,我們這300多人都會沒了命!”

李運昌的思緒不禁飛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

1943年的一天傍晚,時任冀東軍分區(qū)司令員的李運昌,突然接到緊急報告。

日偽軍已包圍了村子,堵住了所有下山的路口!

聽到這里,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當下,軍分區(qū)機關(guān)只有300多人,而敵方卻有近7000人,敵眾我寡,如果硬拼,就是拿雞蛋碰石頭。

要想突圍,只能走大石憋砬(山名),可唯一認識路的交通員朱殿昆早被派去送雞毛信了。

形勢越來越危急,李運昌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就在這時,冰兒的母親麻利嫂(名叫張翠屏),挺著大肚子找到他:

李司令,我來給你們帶路!”

“不行,太危險了!更何況你現(xiàn)在還懷著孕!”

“唉,別再婆婆媽媽的了,咱山里人身子骨硬,出不了事。

再說了,這條路除了我男人,也就只有我知道怎么走???,跟我走吧!”

話音剛落,她轉(zhuǎn)身就往外走去。

李運昌連忙讓人集合好隊伍,跟在她身后。

他們一路上跨谷爬坡,歷經(jīng)艱辛,終于站在了數(shù)十丈高光溜溜的大石憋砬峭壁前。

望著這險不可攀的峭壁,李運昌心里一沉。

看樣子這次是真的突圍不出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快,所有人都解下綁腿,接在一起!”

麻利嫂快速說道。

片刻,她拿著接好的綁腿走到峭壁前,不顧眾人阻攔,沿著只有他們夫妻倆才知道的砬縫兒,慢慢爬了上去。

到了崖頂后,她把綁腿的一頭拴在樹上,抻了抻,這才把另一頭拋下峭壁。

李運昌帶著戰(zhàn)士們抓著這條麻利嫂開辟的生命線,順利翻越了這道鬼門關(guān),成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然而麻利嫂卻動了胎氣,在冰面上生下一個男嬰,取名“冰兒”。

聽到這里,朱海清早已淚流滿面,他抹了一把眼淚,哽咽道:

“我娘去世前,曾叮囑過我絕對不能去找李司令,給他添麻煩。”

李運昌聽后,眼圈泛著紅,輕輕拍了拍朱海清的手。

“你母親,好人?。 ?/p>

“對了,李伯伯,我娘去世后,我在收拾她的遺物時,找到一個匣子,里面裝著突圍的路線圖和約7000斤近百張的欠糧條。”

“欠糧條?剛解放時,政府不是發(fā)過布告,可以拿著欠條去換小米嗎?你們咋沒去換???”

“我娘不讓,她說就算餓死,也不能麻煩政府!

李伯伯,這7000斤糧食的欠條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問娘,她也不說?!?/p>

“那些欠條都是當年的八路軍和縣區(qū)的人在你家吃飯后打下的。

孩子,把那張線路圖和欠條都拿過來給我看看!”

“這……”

朱海清撓了撓頭。

“我娘去世后,鄉(xiāng)親們說這肯是她生前最珍愛的兩樣東西,要不然也不會藏在匣子里這多年,所以,我就按他們說的,一把火給我娘帶過去了!”

“唉,你這孩子!”

李運昌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喃喃自語道:

“麻利嫂啊,這么多年,真是難為你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