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一個破倉庫里,三架生銹的大飛機躺了20多年。眼瞅著要被剪成廢鐵換點零花錢,結果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空軍的“救命神器”!而這筆買賣讓烏克蘭凈賺了4000多萬美金,簡直是“廢物利用”的教科書級別操作。2014年,這三架蘇聯(lián)時代的伊爾-78加油機從烏克蘭飛到中國。愣是把俄羅斯氣得拍桌子,美國和日本也開始冒冷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伊爾-78空中加油機(資料圖)

隨著中國空軍現(xiàn)代化進程加速,蘇-30等先進戰(zhàn)機陸續(xù)列裝,中國空軍戰(zhàn)斗力得到顯著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加油機資源匱乏。中國曾尋求從俄羅斯引進伊爾-76和伊爾-78加油機作為解決方案。2008年,中俄雙方達成采購合約,在該合約即將付諸實施之際,俄方工廠突然宣告破產(chǎn),該合約最終流產(chǎn)。烏克蘭方面一則“甩賣”消息為中國空軍帶來希望。2011年,烏克蘭主動提出,愿以4700萬美金價格,向中國出售三架伊爾-78加油機。

2014年,中國收到它訂購的至少一架伊柳辛公司制造的伊爾-78空中加油機。據(jù)報道,中國總共從烏克蘭訂購3架這種空中加油機。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wǎng)站報道,圖像是數(shù)字地球公司在人民解放軍空軍武漢基地拍到的,它清晰地顯示出飛機的主翼下方和機身尾部共有3個UPAZ空中加油吊艙。報道稱,伊爾-78的交付將標志著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空中加油能力大大提高。烏克蘭的伊爾-78M能夠向受油機輸送105720公斤燃料,遠超中國空軍現(xiàn)役的轟油-6空中加油機。

伊爾-78并非完美無缺。其體型大、速度慢、隱蔽性差等缺點,讓中國空軍尋求更先進加油機。運油-20出現(xiàn),徹底改變中國空軍加油機格局。在西太平洋演習中,殲-20、殲-16與運油-20組隊,飛出去4000多公里,硬把美國航母嚇得繞道走。三架伊爾-78功成身退,被改回伊爾-76運輸機,繼續(xù)為中國空軍服務。這筆交易讓烏克蘭賺到急需資金,讓中國空軍實現(xiàn)加油機跨越式發(fā)展。從“國土守門員”到“遠海拳擊手”,中國空軍翅膀越扇越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加油機(資料圖)

2013年1月26日,由航空 工業(yè)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運20在西安閻良首飛成功。此次試飛歷時1小時,1架殲11B為其伴飛。2014年11月11日,在第十屆中國航展上,運20運輸機首次公開亮相,成為當屆中國航展明星飛機。2016年7月6日,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在空軍航空兵某部舉行。中國自主發(fā)展的運20飛機正式列裝空軍航空兵部隊,標志著空軍戰(zhàn)略投送能力邁出關鍵性一步。

盡管伊爾-78的加入提升了中國空軍的空中加油能力,依然只是暫時過渡。2016年,中國自主研發(fā)的運-20運輸機開始投入使用,這為中國的空中加油能力提供了更加可靠和先進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軟管加油模式也被引入,這種加油方式速度快,適應性強,未來將成為空中加油的重要方向。從伊爾-78到運-20,中國空軍的空中加油能力一路走高。今天的中國,不僅僅依靠進口設備,更加注重自主研發(fā)。而那三架“廢鐵”加油機,正是中國空軍快速崛起的一部分見證。

據(jù)了解,運-20從2016年開始用,2024年總數(shù)已經(jīng)過百,而運油-20也越造越多,中國不用再為油發(fā)愁,全球看,美國有KC-46,俄羅斯有伊爾-78,中國有了運油-20,站齊了,烏克蘭那4000多萬賺得值,可中國這步棋走得更遠,中國空軍的影響,已經(jīng)伸得挺遠。這交易背后,不只是錢換飛機,烏克蘭拿了短期的好處,中國拿了長期的底氣,伊爾-78來了又走,運油-20站穩(wěn)了腳跟,空軍力量一步步鋪開,中國踩著這三架飛機,飛得更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伊爾-78加油機(資料圖)

隨著技術不斷發(fā)展成熟,軟管加油無疑將成為未來空中加油主流方式。中國軍事技術創(chuàng)新不僅局限空中加油領域,在軍事航空發(fā)動機、導彈技術以及網(wǎng)絡戰(zhàn)等多個領域,持續(xù)進行技術攻關。中國軍事工業(yè)從“跟隨者”向“引領者”轉變,未來在全球軍事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確?,F(xiàn)有技術優(yōu)勢,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自主研發(fā),提升空軍、海軍、陸軍以及其他軍種作戰(zhàn)能力。中國軍事力量將不僅依靠外部技術支持,而是通過自主研發(fā)戰(zhàn)略決策,打破技術封鎖,實現(xiàn)真正軍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