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育多年,有句話我一直不敢說,怕傷了家長們的心。其實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親手毀掉的,家長們總想著給孩子找補課老師,卻從未想過給自己也補補課。

考不上高中的孩子里,50%來自離異家庭或者單親家庭,孩子沒能得到足夠的關注與照顧;30%的孩子有嚴厲的父母,家長付出甚多,天天陪著、逼著孩子學習,過早地消耗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從小比到大,到了初中,孩子自我意識覺醒,開始厭學,因為在他們心里,學習是為父母學的。還有 20%的孩子,家長過于溺愛,認為快樂成長最重要,結(jié)果到了初中高中時,孩子連高中都考不上,這才發(fā)現(xiàn)過度溺愛毀了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小學階段重在父母的陪伴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既要家長管理,又要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到了初中,家長再想亡羊補牢,往往為時已晚,可很多家長恰恰忽略了小學階段的陪伴與方法。

孩子到了初中,成績不理想,該怎么辦?明確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未來的人生也是他自己的。因為家長能逼迫孩子學習,卻無法監(jiān)督孩子的腦子是否真在學習。要是到了初三,眼看孩子考不上高中,就得結(jié)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做最后一次能改變孩子命運的規(guī)劃。

我常說,感謝國家的職教高考政策,高考雙車道施行,擅長學習的孩子走高中考普通大學,走科研路線;不擅長學習的孩子走中職技能培養(yǎng)路線,既能讓孩子獲得就業(yè)能力,又能有升大學、升本科的機會。

如果孩子初中成績不佳,家長們真該多去了解、關注職教高考的新政策,別一味逼孩子進高中,讓孩子在高中荒廢時間、積累自卑。

只要家長不放棄孩子,接納孩子的現(xiàn)狀,懂得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能成才。就像我們,曾經(jīng)學習好或不好,如今不也都還不錯?我們都在努力著,只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路徑不同。橘樹灌木是材,藤蘿翠竹是材,蒼天松柏也是材,而這些松柏之才往往成才最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