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老人們說:“人老了,最怕的不是兜里沒錢,也不是兒女不孝順,最要命的是手里沒攥住這三張‘底牌’?!边@話說得太實在了!

您想想啊,要真是沒錢、孩子不靠譜,頂多日子緊巴點,心里頭有個盼頭;可要是這三樣東西丟了,那才是真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連自個兒都嫌棄自個兒。

今天咱們就掰扯掰扯,這三張“救命牌”到底是啥?

第一張底牌:樂呵呵的“開心牌”

人上了年紀,心態(tài)要是崩了,那可比摔斷腿還難受!

您瞅隔壁王大爺,退休前是單位大領導,威風著呢。

可一退下來,天天在家盯著天花板嘆氣,說“人走茶涼”,連門都不愿出。

結果不到兩年,身體硬朗的人愣是給愁出高血壓,現在天天吃藥。

所以說啊,心態(tài)要是垮了,再好的藥都不管用!

咋練這“開心牌”?

學會“裝糊涂”:街坊李嬸可有招兒,閨女回來說單位加班回不來,她立馬轉頭和舞伴約廣場舞:“咱不跟她一般見識,年輕人忙事業(yè)應該的!”

找樂子別嫌老:社區(qū)張叔六十多了,報了個短視頻剪輯班,天天給老伴拍“老年偶像劇”,笑得老伴皺紋都少了!

記好不記壞:就像老話說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咱記著兒女給買的羽絨服,別老琢磨他們沒回來吃飯。

第二張底牌:硬邦邦的“健康牌”

您說現在日子好了,可醫(yī)院老年科天天爆滿。

我大媽上個月住院,同病房的老頭兒說:“我這身子骨啊,年輕時當運動員都不帶喘的,現在爬兩層樓得歇仨鐘頭?!?/p>

說到底,年輕時透支健康,老了就得還債!

健康牌咋打?

管住嘴邁開腿:別聽保健品廣告瞎忽悠!樓下陳奶奶天天早上小米粥配青菜,下午遛彎兒兩小時,八十了還能給兒子修電腦。

體檢別嫌麻煩:老趙頭去年硬拖著老伴去查血糖,結果早發(fā)現糖尿病,現在控制飲食按時吃藥,活得比年輕時還精神。

腦子也得動起來:小區(qū)棋牌室的劉阿姨,天天和姐妹們打橋牌,大夫說她腦子比年輕人轉得還快!

第三張底牌:硬氣氣的“自信牌”

最慘的不是沒錢,是覺得自己“沒用了”。

我認識個退休教師,成天在家念叨“老了不中用了”,結果兒女給他報老年大學學畫畫,您猜怎么著?

人家現在成社區(qū)書畫社社長,還帶著學生參加比賽呢!

所以說,自信這玩意兒,比養(yǎng)老金還頂事兒!

自信牌咋立?

老本行接著干:修車鋪老周退休了還義務教年輕人修電動車,街坊都說:“周師傅的手藝,年輕人學十年都趕不上!”

新技能趕緊學:朋友圈里有個阿姨六十歲學編程,現在給孫子做數學游戲APP,人家說:“我這腦子,比手機電池還耐用!”

家里事兒別放手:我家鄰居老太太,兒子買房她給參謀風水,媳婦生娃她教做輔食,全家都敬著她。

兜里有錢、兒女孝順,但別當救命稻草!

當然啦,有錢、兒女孝順那是錦上添花的事兒。

但您得記?。哄X要花在刀刃上:別老想著給孫子留遺產,自個兒報個旅行團周游世界不香嗎?

孝順別當“啃老”:我見過最通透的老太太,兒子要接她同住,她說:“你孝順我,我就每周末去你家蹭飯,平時咱們各過各的清凈日子?!?/p>

說一千道一萬,晚年幸福得自個兒掙!

您看那些活得滋兒的老頭老太太,哪個不是手里攥著這三張牌?

心態(tài)好的,醫(yī)院都懶得去;

身體棒的,廣場舞跳得比年輕人還瘋;

有自信的,孫子都得喊他“潮爺爺”。

所以說啊,咱們現在就得開始攢這三張“底牌”——今天少吃兩口油膩的,明天多笑三聲,后天學個新菜譜。

等老了,誰也別想說你“不中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