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一句話能讓你成功,也能讓你失敗。
看到這個問題你會想到什么,很多時候我們的第一想法就是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一句話就能夠讓一個成功或者失敗。
確實,一句話是不可能立刻讓一個人成功或者是失敗。但是它的影響是深遠的。確實,很多事情都在向我們證明一點,那就是口出“狂言”的人必有災禍。

正如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p>
是啊,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夠小看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比如有些公眾人物說了一句話,就導致了自己“身敗名裂”,這就是因為他說了一句不應該說的話。
所以,我們都應該要記?。骸傲佳砸痪淙?,惡語傷人六月寒?!?。確實,有時候我們隨口說出一些不該說出的話,不僅會影響自己,也會傷害他人。
就好像是三國時期的禰衡,堪稱典型。禰衡年少時便有才華,然而其為人卻恃才傲物、狂放不羈。
當時曹操廣納賢才,本有意招攬禰衡。但禰衡卻對曹操極為輕視,在眾人面前口出狂言,將曹操麾下的眾多謀士、將領貶低得一文不值。
曹操雖愛才,卻也難以忍受這樣的羞辱,于是便將禰衡遣送給劉表。到了劉表處,禰衡依舊我行我素,對劉表及其手下同樣也是肆意嘲諷。

劉表也是不堪其擾,又把他送到江夏太守黃祖那里去。結果也還是一樣,禰衡在黃祖面前再次因言語張狂,激怒了黃祖,被黃祖斬殺,這個時候他二十六歲。禰衡空有一身才華,卻因管不住自己的嘴,口出狂言,白白斷送了自己年輕且寶貴的生命,實在令人嘆息。
是啊,古往今來很多人的經歷其實不都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嗎?一個管不住自己嘴的人,總是口出“狂言”,都會因此吃大虧。
就好像是有的人總是會說他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可是說出來的話是有傷害的。正如在《禮記.檀弓下》里有這樣一段記載: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p>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齊國有一年發(fā)生了嚴重的饑荒。有一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的饑餓的人來吃。
這個時候有個饑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看到了就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
那個饑民抬起頭瞪著眼睛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別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終因為長時間沒有吃東西餓死了。
當然,有的人會說黔敖已經道歉了,沒有必要揪著放,可以吃他的東西。有的人會說這是對方的氣節(jié)。說到底這都是個人的選擇。
但有一點我們是知道的,那就是語言的殺傷力是巨大的,就好像嗟來之食帶有的就是侮辱性的。這個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傷害。

正如有這樣一段話說得好:“樹大招風”是自然規(guī)律,“口大招禍”是生存鐵律。所以"管住嘴"比"秀智商"更容易成功,也能夠讓自己少一點麻煩,多一些幸福。
事實也是如此,就像老話說的好:“言多必失,禍從口出?!?/p>
那么,你經歷過哪些"因嘴快吃虧"的真實故事?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