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jié)新城一角 張世林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奉節(jié)新城一角 張世林攝

陽春三月,重慶奉節(jié)新城車水馬龍,展現(xiàn)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然而,十年前在這方圓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零零星星的民房院落與工地交織,施工時斷時續(xù),奉節(jié)縣城市西移建設因拆遷難題而舉步維艱,征地拆遷干部換了一批又一批....

一個人,一座城。錢從敏,

走近錢從敏,短發(fā)映襯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滄桑,堅毅的眼神中卻透出和煦的光芒。盡管她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卻始終給人一種“平頭百姓”的親切感。自2014年來到夔州街道,她便與這座新城的百姓融為一體,無論多么驚心動魄的場面,還是多么尖銳的矛盾,只要有她在,一切都能化作和風細雨,堅冰化為流水,鐵樹也能開花。

臨危受命:化干戈為玉帛,解民憂于水火

2014年,夔州街道作為奉節(jié)縣城市西移建設的主戰(zhàn)場,地少人多,土地肥沃,二三產業(yè)發(fā)展興旺,群眾不愿意拆遷,再加上移民調地等矛盾未徹底化解,村民上訪不斷,干群關系緊張,征地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

在最艱難的時刻,縣領導讓街道辦自行尋找“能人”,錢從敏成為了三名“能人”之一。從她踏入夔州街道辦的那一刻起,各種難題便接踵而至。

錢從敏和縣級部門一起商談解決新城建設中的各種矛盾 奉節(jié)縣夔州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錢從敏和縣級部門一起商談解決新城建設中的各種矛盾 奉節(jié)縣夔州街

上班第一天,本應是充滿喜悅的日子,但錢從敏所在的辦公室負責人卻被村民圍堵,無法脫身,甚至不能上廁所、不能吃飯。本與此事無關的錢從敏默默地陪著主任,直到深夜,村民們才離去,留下一句“明天再來”。

原來,這些村民是為移民補償款而來。由于村民對移民款分配意見分歧,一種意見是按現(xiàn)有人口分配,另一種則是按承包土地人口分配,雙方各執(zhí)一詞,導致補償款無法分配落實。于是,村民天天到街道辦討要“說法”,讓街道辦無法正常辦公。

面對這樣的局面,錢從敏決定和辦公室主任次日一早召開村民大會,摸清兩種不同意見的人數(shù)比例,然后以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發(fā)放補償款。然而,村民們并不買賬,拒絕簽字,聲稱政府讓“簽字”而“上當”的事多了。

村民大會決策雖然沒有成功,但卻給了錢從敏一個啟示:村民們的目標一致,只是分配方式存在分歧。而前一天帶頭鬧事的兩名村民在村民中威信最高。于是,錢從敏靈機一動,找到這兩位村民:“只要你們能說服村民按照你們的分配方式超過半數(shù),我立刻安排打款?!?/p>

兩位村民大喜過望,立刻分頭行動,找村民簽字、提供銀行卡。僅僅一天時間,56戶村民中就有32戶簽了字。錢從敏火速兌現(xiàn)承諾,安排打款。一時間,那些猶豫的村民也紛紛找到錢從敏,同意按照前面32戶的分配方案。一場拖了5年之久的“上訪”案,竟在一周內圓滿解決。

然而,這邊剛剛平息,拆遷工地又出事了。

拆遷攻堅:情暖"釘子戶",用愛融堅冰

錢從敏接到消息后,立即趕往工地。只見一名姓馬的老頭兒手拄鐵拐杖,兩眼仇視施工隊,誰上前一步就捅誰。這名馬姓老頭是有名的“釘子戶”,多次堵工,街道辦和施工隊根本不敢靠近他。

拆遷現(xiàn)場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拆遷現(xiàn)場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錢從敏見狀,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對老伯說:“老伯,您有什么需求,告訴我,我一定幫您?!边呎f邊扶起老伯,在田間傾聽老人的訴求。

原來,老頭兒三個兒子,前幾年兩個兒子遭遇不測,田間的“香芋”是老人維持家庭的唯一經濟來源。為了“抵抗”拆遷,馬老頭甚至將被子搬到田坎上,死活要等香芋收了才開挖。面對老人的處境,錢從敏觀察,失去親人,老人心底一時未放下,親人、社區(qū)關心關愛缺失,所以對任何人都不“賣賬”。面對錢從敏的勸解以及后期生活的安排,馬老頭不再對抗施工隊了。

"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你當親人。"這是錢從敏常掛在嘴邊的話。在夔州街道冒峰社區(qū),還有20多個"釘子戶",她一個一個地去溝通,以心換心,最終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在修建西部西區(qū)橫三路期間,鄧相珍成了"堵工婆",爬施工挖機,堵施工場地,更別說拆遷房屋。錢從敏從她家入手,了解到鄧家12口人,三個子女中有兩個殘疾,家庭生活極其困難,連買肉都得集中"打牙祭"。面對這樣的家庭,錢從敏給她家算了經濟賬,規(guī)劃了家庭未來的短期目標,最終,鄧相珍主動當上了"干媽",再也不當出頭鳥了,迄今為止甚至覺得想找她說點家事都不好意思、都怕添麻煩。

李姓兄弟倆也不愿拆遷,只要有人勸他們拆遷,就揮動拳頭打人。錢從敏沒有正面交鋒,而是側面了解到兄弟倆在做涂料生意,于是四處幫他們介紹業(yè)務......一個個拆遷"釘子戶",無論拆房、遷墳,還是道路建設、安置等矛盾,只要錢從敏出面,都能圓滿解決。

錢從敏在拆遷現(xiàn)場化解矛盾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錢從敏在拆遷現(xiàn)場化解矛盾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夔州街道的征地拆遷歷時15年,釘子戶多,遺留問題多。錢從敏一步一個腳印地分析處理每一個問題,奔走田間小區(qū)積累了大量一手材料,撰寫的征地拆遷報告,其中多個處理策略被奉節(jié)縣政府采納處理,夔州街道征遷戶習慣有問題第一時間找姓錢的。

守城不易:從拆遷到安居,事事皆為民

如果說拆遷是一項隨時面臨危險的浩大工程,那么解決百姓安置后的各種矛盾則是一項更為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奉節(jié)新城的建設固然艱難,但守城的挑戰(zhàn)同樣艱巨。2020年,奉節(jié)新城建設已具雛形,大量拆遷居民得到了妥善安置。然而,剛剛融入城市的居民還不適應,矛盾依然突出。夔州街道辦面臨著"守城"的重重困難,既要解決百姓的就業(yè)問題,又要幫助村民適應從農村到城市的生活方式轉變,還要解決各種矛盾。而這些矛盾往往集中在就業(yè)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上。

錢從敏作為"守城"的干將之一,自然被推上了矛盾的風口浪尖。

最先爆發(fā)的是冒峰社區(qū)物業(yè)和居民之間的沖突。接到電話后,錢從敏立即趕到社區(qū)。經過了解,居民從農村來到城市,過去根本沒有物業(yè)管理費的概念,如今變成城市人,物業(yè)管理需要錢,停車需要錢,大家都不愿意交。物業(yè)無奈之下,關下車庫閘門,雙方矛盾一觸即發(fā)。

錢從敏組織召開群眾大會化解社區(qū)矛盾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錢從敏組織召開群眾大會化解社區(qū)矛盾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錢從敏讓居民選出幾名代表,交流安置房車庫權屬,組織居民和物業(yè)一起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了協(xié)議:物業(yè)每月公布物業(yè)收支,定期接受居民查賬;同時,居民簽訂文明公約。隨后,這一模式被推廣到其他小區(qū),物業(yè)和居民之間的大量人員聚集類沖突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然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也讓部分人迷失了自我。錢從敏用解決他人困難的辦法,實現(xiàn)了迷失者的心靈救贖。

居民李方海征地拆遷后,家庭逐漸有了起色,手頭存款增多。然而,他的妻子卻誤信他人,陷入網絡賭博,瞬間傾家蕩產,生活陷入困境。為了解決李方海一家的基本生活問題,錢從敏幫他賣涂料,找廉租房,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還上門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讓她遠離賭博,回歸家庭。

張老二因拆遷獲得50萬補償款后,僥幸放起了高利貸,結果血本無歸,連分配的低價房錢都付不起。屋漏偏逢連陰雨,他的38歲兒子突發(fā)腦溢血癱瘓。面對張老二一家的困境,錢從敏果斷報警,幫助他找回借貸人的本錢,為兒媳申請公益性崗位和最低生活保障,調解公婆與兒媳之間的關系,維護了家庭的穩(wěn)定。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26歲的麗麗(化名)在毒友的誘騙下墜入深淵。為了拯救麗麗,錢從敏在她社區(qū)戒毒康復期間,介紹她到西晟汽貿工作。不久,麗麗想學駕駛,錢從敏又幫她聯(lián)系駕校。麗麗親切地稱呼錢從敏為“錢嬢嬢”。如今,麗麗已經成家,家庭和美。從戒毒到戀愛時的“家長把關”,這位“錢嬢嬢”用超越職責的關懷,托舉了一個迷途者的一生。

“守城,守的是百姓。百姓安居樂業(yè),城市才能興旺?!边@是錢從敏常說的話。

大愛無疆:以真心換民心,守護萬家燈火

"把群眾揣在心里,才能讓民生實事落在實處。"這是錢從敏二十余年基層工作始終踐行的信條。在奉節(jié)縣冒峰社區(qū),一級殘疾人向繼兵的家中,由三輪摩托改造的簡易床鋪和擺放著琳瑯滿目小商品的貨架,共同見證了這位基層干部"以真心換民心"的故事。

趴在簡易床鋪上的向繼兵至今記得,當他從樓梯摔下導致截癱后,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了解到他的情況后,錢從敏第一時間上門幫扶,不僅為他的安置房特別選定在一樓,還協(xié)調開發(fā)商把院門拓寬,讓輪椅可以自由進出。"房產證辦理、便利店經營,都是錢主任親自請部門工作人員上門辦理。"向繼兵望著便利店貨架動容地說:錢主任給我提供的幫助太多,我沒有好的語言表述,只能將感謝記在心里。

外遷移民李祖元不愿住在外地,回到家鄉(xiāng)蝸居巖洞多年。社區(qū)讓他走,他說死也要死在家鄉(xiāng),成了一個燙手山芋。錢從敏知道后,幫他找廉租住房,組織居民捐贈基本生活用品。

"黑戶"劉勝府18歲當兵,退役后回鄉(xiāng)二十余年無戶口。錢從敏知情后,根據他的口述,協(xié)調公安機關、武裝部從源頭查起,通過電話和微信聯(lián)系劉勝府退役后的工作地(河南)社區(qū)、單位,最終成功為他上戶。

真武村的李正全家庭中有4個孩子,其中3個無戶口,靠借戶口上學。錢從敏知情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公安局幫助其子女上戶。

“今天菜的銷量如何呀?”“身體近來可還好?”“工作有著落了沒?”錢從敏穿梭在冒峰社區(qū)樓宇間,和轄區(qū)居民熱切交談。那畫面,全然不見工作的忙碌與隔閡,更像是鄰里間再尋常不過的日常嘮嗑。

社區(qū)走訪成為錢從敏工作常態(tài) 張世林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社區(qū)走訪成為錢從敏工作常態(tài) 張世林攝

拐進其中一幢樓,錢從敏輕輕叩響冒峰社區(qū)社長向德元家的門。老人家聽聞聲響,蹣跚上前,熱情地將她迎入屋內。"錢主任在冒峰社區(qū)這十年,真的是辛苦。征地拆遷時,面對諸多難題她從不退縮;服務群眾,那是事事都放在心上;基層治理工作,她同樣親力親為。"說到激動處,向德元的聲音微微顫抖,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緩緩滑落。

踏著夕陽余暉,錢從敏推開冒峰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的玻璃門。這里沒有尋常辦事處的冷清,取而代之的是溫馨的氛圍和咖啡的醇香。"把工作當生活是我的工作哲學。"錢從敏笑著說,眼神中透著真誠。她希望轄區(qū)居民能真正與干部真正零距離,因此將這里布置得像一個家------居民們閑暇時可以來坐一坐,有事時也能在這里喝杯咖啡,在輕松的氛圍中解決問題。

錢從敏參加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錢從敏參加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 奉節(jié)縣夔州街道辦供圖

“不僅是黨群服務中心,就連我的辦公室也像家一樣。”她補充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爸灰用駛冃枰?,我就會一直在這里?!卞X從敏堅定地說。她的身影早已融入了這片土地,成為社區(qū)、奉節(jié)新城最溫暖的守護者。她用情感“拆”出了一座城,“拆”出了居民們對生活的希望與信心;用心守城,用愛暖城,和城市之心一體脈動,快樂工作和生活,生生不息。

記者 王婭萍 審核 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