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軍銜制的實行讓許多解放軍將領(lǐng)都得到了自己應有的軍銜,但其中,卻有一個人似乎受到了其父親的影響只被授予了大校軍銜。
直到1965年軍銜制取消,他才成為了少將軍銜,也是最后一個開國將軍。那么,這樣的傳奇人物究竟姓甚名誰?所謂的受生父影響軍銜又是怎么一回事?

1、最后一個開國將軍
1955年之前,黨中央在經(jīng)過國外戰(zhàn)爭之后就產(chǎn)生了發(fā)展規(guī)范化軍隊的念頭,并決定在1955年開展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授銜儀式,不少將領(lǐng)在得知消息之后也為之高興。
軍銜可以說是一個將領(lǐng)戰(zhàn)功的體現(xiàn),也是一種肯定,但與此同時,他的評定也是有著許多規(guī)矩的。

因此,在眾多的評定細則要求之下,軍銜評定小組總算是公平公正的給每一位對革命有大功的人一個合適且完美的結(jié)果。
但是,在眾多的將領(lǐng)之中,有一個人卻有些特殊,這個人就是我們說的最后一個開國將軍呂展。

為什么說特殊呢?一則是因為在軍銜評定的時候,相關(guān)人員發(fā)現(xiàn),他竟然有兩位父親,而其中一位生父居然跑去了臺灣。
鑒于這樣的情況,評定小組的人便有一些搖擺,最終綜合之下,他的軍銜評定為大校。二則就是他的少將軍銜并不是大授銜這一年所授,而是在1965年取消軍銜制的時候授予的。

這個時候就有人好奇了,為什么他一開始沒有被授予少將軍銜,而是在1965年時才授予呢?這是否是受到了他那位生父的影響呢?
2、呂展
提到生父這個詞,有的人就一定會意識到,呂展一定不止一個父親。1919年,呂展出生于湖南華容的一個小村莊中,他的生父名叫呂云湘,是當?shù)氐囊粋€大地主。

可想而知,呂展小時候的生活是有多富足。但盡管如此,呂展還是沒有一直留在生父呂云湘的身邊,反而是在出生不久之后就被父親過繼給了自己的好友呂繼雄。
雖然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但畢竟是實實在在發(fā)生的事,所以也就被記錄在冊。這個時候有人可能會說,有兩個父親就意味著有兩個人疼他,不是很好嗎?

話是這么說,但前提是,他的兩位父親都是清白人士。呂展因為很小就跟著呂繼雄,所以對呂云湘記憶不深,在長大之后也很少見到。
但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這位生父可算不得一個好人。在呂展還沒有出生之前,他還算得上是一個支持革命的積極人士,但是在呂展離開他后,他就變了一副模樣。

在呂展跟隨呂繼雄離開之后,呂云湘依舊保持著自己在當?shù)氐牡刂鞯匚?,還在陰差陽錯之下搭上了國民黨的東風,并成為了當?shù)氐膮^(qū)長。
自那之后,呂云湘就成為當?shù)匾患要毚蟮膭萘?,就算是解放?zhàn)爭期間也依舊如此。或許是長期跟隨國民黨的原因,在建國之后,呂云湘便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逃往了臺灣。

他這一逃不要緊,對他兒子的影響可就大了。呂展是很小的時候離開呂云湘的,所以他只能算是有生育之恩,沒有養(yǎng)育之責。
也幸好是離開了呂云湘,呂展才得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長成了一個正直善良的男子。或許是因為呂繼雄身體力行的影響,呂展從小不僅飽讀詩書,還有著十分宏大的報國之志。

在他跟隨自己的嗣父呂繼雄的這些年里,他親眼看到了父親所在軍營的行事,也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召喚,所以一直想?yún)④妶髧?/p>
但嗣父呂繼雄卻保持反對意見,因為他見慣了軍隊中的腐敗和勾心斗角,不想兒子深陷其中。然而,呂繼雄最終還是沒能攔住呂展。

就這樣,呂展成為了我黨的一個革命人士,并在之后的幾十年中兢兢業(yè)業(yè)的為國家和我黨做貢獻。
軍隊中有政工職務和軍事職務兩種,鑒于呂展在參軍時就已經(jīng)上過中學,他便成為了軍中的文書,負責處理一些日常文件。

有的人在接到這個職務之后可能會沮喪,覺得自己千里迢迢來投奔革命就只能當一個文書,不能上陣殺敵是在是虧的很。
但是呂展不一樣,既然他已經(jīng)將自己交給了革命事業(yè),那無論做什么他都不會抱怨,也都會仔細做好。

正是因為這樣的志向,呂展在軍中的才能逐漸被看見,并不斷的被提拔至八路軍某大隊的參謀,也有了機會參與作戰(zhàn)事務。
在這個時候,呂展的聰明得到了最大的發(fā)揮,他不僅能在制定作戰(zhàn)計劃的關(guān)鍵時刻點出關(guān)鍵點,還能提出自己獨到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受到了所有人贊賞。

就這樣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呂展逐漸成為軍中不可獲取的一份子。不僅如此,甚至有領(lǐng)導發(fā)現(xiàn)了他身上細心的閃光點,推薦他成為了警備工作和糾察工作中一份子。
在新的崗位上,呂展可以說如魚得水。在面對突然的襲擊時,他總能第一時間部署好所有人,輔助部隊進行有序撤離。

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也有著豐富的戰(zhàn)場經(jīng)驗,能將戰(zhàn)士們的日常訓練安排的井井有條。也是因為如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他被委以重任,成為了北京糾察總隊的總隊長。
在他任職期間,無論是北京社會安全問題還是安保工作他都得心應手,受到了上級領(lǐng)導人的大加贊賞。

按理說,他這樣的將領(lǐng)應該被授予少將軍銜才對,但在大授銜中,他卻只得到了大校的軍銜,不少人都替他感到可惜。
至于原因,大概率是受到了生父呂云湘追隨國民黨逃往臺灣的影響,但實際上到底因為什么或許只有呂展本人才知道。

雖然呂展的生父對他有一定的影響,但他依舊記得他的生育之恩,所以一直希望能在去世之前回到家鄉(xiāng)看一看。
只可惜,直到呂展晚年時,他也沒能回到老家華容看過一眼,這也成為了他一生的遺憾。但無論如何,呂展是一個為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無論軍銜高低,他的功績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參考資料:
呂展——百度百科
《呂展將軍:警衛(wèi)中央、衛(wèi)戍首都的功臣》,張善亮,《檔案時空》2015.3;
《風雨情深將軍笑——呂展少將紀念文集》,馮志賢編纂(將軍的夫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