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在我們的很多文章都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出入境相關的各種嚴肅問題。
結果,就在這幾天,一個出入境的嚴肅問題又發(fā)生了,而且基本上屬于前無古人(后有沒有來者咱還不知道):一位中國留學生居然因為出境前上廁所而被遣返!
我們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1
被遣返后網上喊冤,引起廣泛關注
一位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小甲(化名)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遭遇的既奇葩又鬧心的經歷。
小甲于去年三月成功申請了美國旅游簽證,有效期為十年。她計劃從夏威夷入境后轉機前往洛杉磯和紐約,返程機票已經訂了,是在14天之后。
不過,去年十一月初,當小甲落地夏威夷火奴魯魯國際機場后,居然遭到了遣返。

當事人小甲把自己的經歷事無巨細貼到了社交平臺上,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一個簡潔精練的版本(斜體字部分):
2024年11月6日,小甲入境火奴魯魯,打算從夏威夷轉機去洛杉磯,去紐約的機票和兩周后的回程機票都買好了。
出關時,她上了個廁所,在廁所里待了一小時用手機發(fā)微信(畢竟坐了十個小時飛機沒網)。
出廁所就是行李轉盤,她沒托運行李。兩排邊防官員在兩邊站著,面色陰沉,小甲表示很不幸被他們問話了。
她被問了些基本情況,還被問了為何在廁所里待了一個小時。
小甲的原話是:“甚至問了為啥在廁所待了一小時,然后被懷疑了說要查我包。”
其實,她用“甚至”這個詞正表明了她對這個行為的嚴肅性并沒有足夠的認知。那我們再繼續(xù)往下看。
她唯一的小書包被翻個底朝天,被問為何只帶這么少東西。小甲則認為只停留兩周,衣服少太正常了。她表示,海關又問了很多“沒有邏輯”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海關看到小甲鑰匙扣上有個破窗工具,信認為她有偷車嫌疑。小甲則解釋為是預防萬一用的。

之后,她被要求查手機(不給查會被直接遣返),一個講中文的官員查看她手機內容,翻了4000多張照片和社媒聊天記錄,網頁記錄以及備忘錄等。
她在大廳等了三個小時,疲憊而煎熬。
之后,她被帶到一個房間審訊了三個小時,有些問題是重復的,對方態(tài)度極強勢,是審罪犯姿態(tài)。
問她收入來源,她說父母給的。問父母什么職業(yè)?她說做小生意。對方翻到她在澳洲兼職工作的班表,問她是不是想在美國非法打工。
她答,澳洲學生兼職不超時限是合法的,且知道美國旅游簽打工違法所以只是旅游。
海關并不信她的解釋,恐嚇她說,說謊的話會被判刑。小甲表示,其實這里我就覺得不對勁,我應該是被針對了被沖業(yè)績,估計得被遣返。
最后,她果然被通知要遭遣返,馬上會被羈押在火奴魯魯聯(lián)邦監(jiān)獄,等待最早的航班回澳洲。
她一萬多機票泡湯,5年內不能入境美國。她坦言,對美國已經祛魅,以后請她去,她都不去。
以上是她對于在機場被遣返這件事的敘述部分。
在她的自述租后,她表示:“待會講在火奴魯魯聯(lián)邦監(jiān)獄的經歷,比海關還離譜。老早就聽說美國監(jiān)獄私營腐敗,要不是我人生第一次沒干壞事被沖業(yè)績關起來了我都不信。”

資料圖:夏威夷監(jiān)獄中原住民囚犯跳戰(zhàn)舞的活動
不過,這段監(jiān)獄故事,直到現(xiàn)在她也還并沒有講。
2
網友們質疑聲不少,表示不能聽信一面之詞
在她的社交媒體評論區(qū)里,點贊最高的一些評論基本都是質疑她的。
我們大概看了一下,網友們的主要觀點就是“不能聽一面之詞”,“她的行為確實容易引起懷疑”等。我們給大家貼上來:



小甲的故事被一些博主們轉發(fā)之后,在一些其他平臺上,網友們也有幾乎觀點一致的評論。我們來看看:


這件事情確實蹊蹺,這就是為什么網友們要群起質疑??偨Y起來,網友們對于這件事情的第一觀點就是,小甲這個人沒說實話!
而且,在多數(shù)網友眼里,小甲對于“在廁所里待了一個小時”這件事的表述本來就是有問題的。
如前所述,她的原話是“甚至問了我為什么在廁所里待了一個小時”,其中“甚至”這個詞用的相當不對,邏輯上是錯的。仿佛對她來說,在下飛機后入關這種很嚴肅的情形下,在廁所里待一個小時是無足輕重的事,是沒有問題的事,是不值得被懷疑的事。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觀點:

網友們的判斷有沒有道理呢?
當然是有的。
哪個正常人會在下飛機出關時在廁所里待一個小時?何況是夏威夷機場那種又舊又臭的廁所。

外國網友在夏威夷機場女廁所的實拍
這個外國網友的標題就是:
《夏威夷機場衛(wèi)生間骯臟不堪,令人尷尬》

這位拍照并撰文的網友當然也是一位女網友。沒錯,她去的和小甲去的是同一個廁所。
這位女網友寫道:
“我遇到了很久以來見過的最臟的機場衛(wèi)生間之一。機器里沒有衛(wèi)生紙。垃圾散落在地板上。垃圾箱里堆滿了紙和衛(wèi)生巾。地板潮濕。隔間門的門閂壞了。我不得不用手把門關上,以防止在外面排隊的女性擠進來?!?/p>
試問,小甲是怎樣在這樣一個廁所里呆了一個小時的?
在評論中,我們也看到了個別網友的觀點是:你們這些網友就是崇拜美國,質疑同胞!
這樣的評論我看到了三條,全都點贊數(shù)為0,證明無人認同。
無論是哪國的海關,遇到這樣的游客都得重點盤問吧,否則反倒是對公眾安全的不負責任,反倒是失職。無論哪國!
兩位網友甚至(這里用“甚至”這個詞才是邏輯正確的)留下了以下兩個幽默評論:


所以說,什么入境前最好別去廁所都不是真的,只要行得正,沒什么可疑的,自然不會被針對。
3
網友們更深入地探討問題,給未來的游客出謀劃策
這個話題被拋出之后,很多網友都在進行引申探討,范圍已經不限于這個問題本身了。
一位網友講述了自己入境美國時的親身經歷,給其他人提供了一個參考。
“我第一次來美國旅游的時候,當晚的酒店都還沒定,海關的人很兇地問我為什么還沒訂酒店,但我就比較誠懇如實說了:這一班飛機延誤了,所以上飛機前沒有訂酒店準備下了飛機再定。感覺雖然兇但是你邏輯合理的話,他們還是會放你過?!?/p>
這位網友的觀點可以總結為:
他狂任他狂,入境隨便逛!
還有網友通過理性分析,給小甲的自述故事總結了以下多點,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認同,同時也能給未來的旅人做個提醒:
1, 小甲是單身女生,她被拒簽的概率本來就會更高些,她被懷疑也是正常現(xiàn)象。
2, 她并沒有收入穩(wěn)定的固定工作,更加深了海關的懷疑。
3, 在廁所里呆了一個小時
4, 所帶的衣物明顯太少,轉機去冰天雪地的紐約只帶了一個包,不合常理
5, 她對于海關問題的回答也是奇奇怪怪的,缺乏邏輯鏈條,令人懷疑

冬天的紐約
除了以上這些分析外,還有網友認為這只不過是為了流量,為了起號而編造的故事罷了。還有人表示,同樣的文案已經看過三遍了。
這些我們就不多贅述了。
關于美國入境過海關的問題,我們也給大家查來了一些最新的官方說法,在此轉發(fā)一些重要的部分過來,謹供有計劃去美國旅行的網友們參考。
“每天有近一百萬人抵達美國入境口岸。所有人都必須接受美國國土安全部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簡稱 CBP,即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官員的檢查,以確保遵循美國移民、海關和農業(yè)法規(guī)。

在海關檢查區(qū),您需要提交表單并進行申報。請記住,即便您沒有申報任何物品,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仍可能檢查您的行李。注意事項:
免稅物品:18歲及18 歲以上的個人最多可免稅帶進:
200 根香煙和100 支雪茄。
21歲及21 歲以上的個人最多可免稅帶進一公升酒精飲料,可免稅帶進的禮品和購買商品的總價不超過100 美元。
現(xiàn)金:如果攜帶的現(xiàn)金在一萬元還是其他貨幣,均應申報。
禁帶物品:假冒商品、古巴雪茄、大多數(shù)農產品(植物和肉類)、槍支、文物和文化財產、汽車、毒品和與毒品相關的設備。如攜帶任何違禁藥品,將面臨訴訟。請單擊此處查看違禁物品和限制物品的完整列表?!?/p>
最后,我們也像在此前多篇文章中提到過的一樣,再次提醒大家,無論過哪國的海關,通關都是一個嚴肅的事情,必須認真對待。違法亂紀的事情千萬不要做,不要心存僥幸,通關時也不必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以理性的方式正常對答就可以了。
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