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之子李倫曾說,父親是康生的救命恩人,但康生后來卻恩將仇報。

所謂“救命恩人”,是指1931年,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李克農,在顧順章叛變后,將錢壯飛獲取到的情報通知了李克農,李克農再轉報中央,使中央機關得以安全轉移。

這件事的驚險程度和在黨史上的重要作用毋庸多言。

處理完必要的工作后,1931年冬,李克農就轉移到了中央蘇區(qū),繼續(xù)從事政治保衛(wèi)工作,擔任臨時中央政府政治部局執(zhí)行部部長、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wèi)局局長、中央聯絡局局長等職務。在長征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西安事變的發(fā)生和和平解決做出了巨大貢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李克農被調到長江局工作,到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fā),他奉命撤回延安,擔任中央社會部副部長,后又兼任中央情報部部長。當時,這兩個部門的領導人都是康生,李克農是他的副手。

然而,在后來康生主導的“搶救運動”中,李克農不同意康生的做法,這引起了康生的不滿。最后,中央出面批評了康生,叫停了“搶救運動”,李克農忠實地執(zhí)行了中央的指示,將一些所謂的“挽留對象”釋放平反。但是,這卻打了康生的臉,康生認為這是李克農在故意“給我難堪”。

因為搶救運動,黨內普遍對康生不滿,康生由此失勢,在七大之后他去了山東,給饒漱石當副手,這意味他離開多年工作的政治保衛(wèi)部門。而李克農則在1948年接替康生,擔任中央社會部部長,新中國成立后,李克農為中央情報部部長。

此后,李克農長期負責情報工作,一直到1962年因病去世,在此期間,李克農的貢獻是突出的。據李倫回憶,李克農曾和毛主席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一天,李克農問毛主席:“主席!你知道美國總統(tǒng)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主席“哦”了一聲,等待李克農的下文,李克農回答:“美國總統(tǒng)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情報要點。否則,這一天不知該說什么,做什么事了!”

毛主席聽后笑道:“我和美國總統(tǒng)不同,是隨到隨看,不怕多只怕少!”

可見毛主席對情報工作的重視。

到1956年的八大上,李克農當選中央委員,排名依據得票數劃定,李克農還在康生的前面,康生的內心越發(fā)嫉恨。

八大結束一年后,也就是1957年2月的一個中午,李克農照常去辦公,路上因為哮喘病發(fā)一直咳嗽,來到辦公室前面的臺階上時,他已經因為咳嗽上氣不接下氣,陷入了缺氧狀態(tài)。李克農一頭栽倒,頭部重重摔在了石頭臺階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周恩來得知消息,立刻從全國請來腦外科專家為李克農醫(yī)治。李克農醒來后,因為腦部損傷,喪失了部分的記憶,不能說話,休養(yǎng)了好幾年。1962年2月,在經歷了夫人趙瑛和戰(zhàn)友陳賡接連去世的打擊后,李克農身體每況愈下,最終病逝。

據李倫回憶,當時,對外公告上說父親是腦溢血而死,而實際上是父親的腦軟化,腦子已成糊狀。

60年代中期之后,康生指示造反派整理李克農的黑材料,要追查李克農的“歷史問題”,在周恩來的保護下,已經去世的李克農才沒有被玷污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