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邵淳,曾挪用三億元公款制造出了一起“驚天大案”,然而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竟沒坐過一天牢,恰恰相反,多年后國家甚至還補發(fā)給了他十九年工資,這是為何?
曾幾何時,邵淳的名字算得上是金融界家喻戶曉的存在。
靠著聰明才智,他一度成為了華夏證券的董事長,身份地位不可謂不高。
但任誰也沒想到的是,就在邵淳風的事業(yè)風生水起之際,一封舉報信卻把他拉進了深淵。
2000年底,有人舉報邵淳挪用公款,總金額高達三億人民幣。

相關部門立刻對其展開了調查,自這之后,他不但失去了職務,還遭受了無數(shù)質疑和謾罵。
然而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對此邵淳卻并不后悔,相反他依舊堅定且自豪,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只因在他看來,自己雖罪在當下,卻功在千秋!
事情還要從1997年的一則國際消息開始說起。
簡單概括,就是說烏克蘭方面打算出售己方尚未完工的半成品航母——瓦良格號
聞訊,中國海軍頓時來了興趣,尤其是副司令員賀鵬飛,眼見在美國的干涉下國家層面無權采購,他當機立斷,提出了要用民間的力量為中國“添丁進口”。
賀鵬飛的想法立刻就引起了香港商人徐增平的注意,作為一個退伍老兵、作為一個堅定的愛國者,他自然表示支持,并很快制定出了一套計劃。

苦于資金不足,徐增平便找到了邵淳,希望對方能夠為自己提供支援。
當聽聞僅需兩千萬美金就能買下瓦良格號后,邵淳難掩內心的激動,可問題是,他是華夏證券的董事長不假,這么大的事卻無法自己做決定。
一邊是迫在眉睫、隨時都有可能變卦、關系到國運的生意,一邊是自己未來的前途,思慮再三,邵淳最終選擇了前者。
他繞開了正式流程,私自動用三億元資金,并通過“皮包公司”的方式轉到了徐增平手中。
顯然,邵淳是一心為國,奈何周圍人并不知曉內情,還以為他是公器私用、挪用公款。
那封舉報信便是因此而來,中央介入調查,在不知內情的情況下,邵淳名聲盡毀,不過幸運的是,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xù)多久。
隨著專案組的持續(xù)深入,國家很快就證實了邵淳挪用公款的過程與目的,證明他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全部的款項都用在了瓦良格號的采購上。

自此,邵淳亦是恢復了清白,雖然沒有官復原職,聲譽和地位卻更甚以往。
當然,起初這也只是小范圍內的事情,由于保密需要,普通民眾并不知情,還是直到2018年,隨著國家公開了邵淳案的內情,并直接補發(fā)給了他十九年的工資、獎金,以及一份“航母突出貢獻獎”的榮譽,國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邵淳不是貪污犯,而是真正的英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