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子為背叛自己的丫鬟彩環(huán)求情時,明蘭曾說過心軟就是王大娘子最大的好處,她再怎么壞也想不到要害人性命上去。墨蘭分析盛老太太中毒內(nèi)情時,則說王大娘子是銀樣镴槍頭,根本沒有害人性命的膽子。其實在原著里,王氏沒有害人性命,是因為她更習(xí)慣搞一些折磨人的把戲,從不主動置別人于死地,卻總能叫人生不如死。
比如衛(wèi)姨娘胎大難產(chǎn)的時候,王氏是沒有想過要她一尸兩命,但在得知林姨娘要害衛(wèi)姨娘的計劃后,王氏特地支走了盛纮給林姨娘騰地兒,發(fā)現(xiàn)林姨娘在衛(wèi)姨娘的食物中添加寒涼之物也默不作聲,就想著等衛(wèi)姨娘吃盡了生產(chǎn)的苦頭后,與林姨娘爭鋒相對。
這樣說來,連原著里的林姨娘起初都沒有想要要害衛(wèi)姨娘的性命呢,她只想讓衛(wèi)姨娘保不住孩子再弄垮身體,這是不是也算林姨娘良善呢?

后來盛纮發(fā)現(xiàn)了衛(wèi)姨娘的死是妻妾聯(lián)手的后果,各打五十大板后便不再提了,年幼喪母的小明蘭就被送到了壽安堂由祖母撫養(yǎng),明蘭長大后,盛老太太為了讓給這個孫女獨立,給她單獨立院安排了個暮蒼齋,王氏與林姨娘又不約而同地往新院子里塞人,明蘭為了拔除這些眼線,可費了好些力氣。
大家看到王氏沒有打死一個丫鬟,自己人帶回,林姨娘的人打一頓發(fā)賣或發(fā)回原處,是不是都覺得王氏還是過于良善了?但被打一頓再發(fā)賣的丫鬟,人牙子是不會給她們養(yǎng)傷的時間的,這些丫鬟的下場要么是不治而亡,要么是傷還沒好就被買去干活后重傷而死。
至于被發(fā)回林棲閣的丫鬟,林姨娘也不會說直接打死落人話柄,而是把人配了個酗酒賭博的家生子小廝,嫁過去不到兩個月就沒了,如果王氏都算心軟的話,林姨娘也就不算多壞的主子了。
還有劇中林噙霜被控訴偷人后,因為王大娘子磨磨蹭蹭發(fā)賣而錯過最佳處置時間,大家又說哪怕她恨透了林噙霜,也只是想要發(fā)賣對方,而不是直接打死,可被發(fā)賣后的下場又能比被打死好到哪兒去呢?難道被發(fā)賣出去,林噙霜就能有活路嗎?萬一被買到什么秦樓楚館,林噙霜照樣死路一條,還不如被王大娘子秘密處死光彩呢!

原著中林姨娘被趕出盛家后,盛老太太都要特地把人安排在自己名下的莊子上去,因為她清楚,人一旦落到王氏手里,定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屆時傳到盛纮耳朵里又添事端,盛老太太答應(yīng)了保林姨娘一命,就不敢讓王氏擁有處置權(quán)。
饒是盛老太太如此注意,林姨娘也沒能逃出王氏的魔爪,王氏讓人只給林姨娘送豬油拌飯,平日都把人關(guān)在狹小的屋子里不許走動,幾年下來,風韻猶存的林姨娘硬是給喂成了個膀大腰圓的肥婆,叫盛纮見了都要做噩夢。
最后王氏又把目標放到了盛老太太身上,她說她沒想讓婆婆歸西,卻想讓盛老太太大病一場,病得纏綿病榻下不來床,病得再無心力管盛家和明蘭的事,這也叫善良?試問原本身強體壯的老人,整日躺在床上,不能享受天倫之樂,這不是比殺了盛老太太更讓她難受嗎?這是要盛老太太在床上數(shù)著日子下黃泉呢!
王氏雖蠢笨,但心思是真的壞呀!她只是不想擔上害人性命的罪名,所以才用各種折磨人的手段來替代,萬一這些人在王氏的折磨下丟了性命,王氏就不會感到愧疚了,只會覺得對方運氣不好,怪不到她頭上去。
要是沒有明蘭雷厲風行請來太醫(yī)保住盛老太太的性命,難道王氏還會后悔愧疚嗎?她會覺得這是上天賜給她的意外之喜吧,原只想讓婆婆病幾日,結(jié)果婆婆直接一命嗚呼了,王氏只怕高興都來不及。

這樣一個人,心軟或許是有,但良善真算不上,頂多是不夠壞而已,可誰說只有害人性命才算壞呢?斷人生路一樣是作惡呀!王氏以為只要不是作大惡便能心安理得,其實跟康姨母和林姨娘本質(zhì)上是一個路子,而王氏還比這倆貨多了一個蠢的特質(zhì),很多時候,蠢即是惡,王氏的壞,有時候比那些純粹的惡意,更令人難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