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宋阿姨,今年62歲了,丈夫剛去世不到兩個月,她就選擇了再婚。
對于母親的急迫,兒子始終無法理解。
畢竟,在農(nóng)村,父親離世,母親再嫁會讓兒子感到很沒有面子。
宋阿姨對于兒子的反對,也很憤怒。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兒子不曾吃過她年輕時吃過的苦頭,又如何能理解她急切選擇再婚的心情。

02
其實,宋阿姨家條件不錯,兒子在廣州開了一間工廠,每月給宋阿姨3000塊錢生活費。
逢年過節(jié)過生日,兒子也會孝敬大大的紅包,還不讓宋阿姨種地種菜,說家里不缺這點錢。
可宋阿姨卻認為,丈夫離世后,家里偌大的一個院子,就只剩下她一個人。
而她身體不好,兒子又遠在外地忙著做生意,自顧不暇,哪里還顧得上自己這個老母親?
用宋阿姨的話說,就是萬一哪天自己在家里病倒暈倒了,也沒人知道。
而且宋阿姨自己都62歲了,可她卻依舊要輪流伺候年近90歲的婆婆。
這讓她覺得自己這輩子都過得憋屈又心酸。

03
宋阿姨年輕時,婆婆一心一意幫著大兒子養(yǎng)孩子帶孩子,對她這個小兒媳完全不聞不問。
婆媳之間,經(jīng)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
當時婆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婆婆沒有義務幫兒媳婦帶孩子養(yǎng)孩子。
只是當時礙于丈夫的面子,她不得不忍氣吞聲,繼續(xù)伺候婆婆。
但如今丈夫都不在了,她選擇再嫁,就可以理所當然不再需要伺候這個前婆婆了。
用宋阿姨的話說,婆婆不幫我,我又何必養(yǎng)她?

04
然而,兒子卻始終認為自己這個老母親做得不厚道,他在老家面子全都丟光了。
哪有丈夫才去世不到2個月,母親就迫不及待改嫁?
即便改嫁,也應該再過過一年半載。感情上好接受,村里人也不會那么多閑言碎語。
可宋阿姨卻認為兒子只顧面子,卻從來沒考慮過她的感受。
丈夫去世,她卻依舊得數(shù)年如一日地伺候從未善待過自己的婆婆。
說心里不怨恨,那也是假的。可讓她再如此繼續(xù)忍氣吞聲下去,她又百般不愿意。

05
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兒子長年累月在外地做生意生活,一年到頭也就節(jié)假日才回來幾天。
可哪次不是匆匆回來,又匆匆離開,誰又真心實意留下來陪陪她這個老母親?
而她和別人搭伙過日子,既有人作伴,也能避免再繼續(xù)伺候90歲的婆婆,她又為什么要拒絕呢?
難道她為了丈夫犧牲了自己的前半輩子,如今又要為兒子犧牲自己的后半輩子嗎?
宋阿姨毫不客氣懟了兒子,我再也不想伺候90歲的婆婆了。
宋阿姨覺得自己的后半輩子要活出自我,活出精彩,而不是再被困在家里。

06
為了避免糾紛,宋阿姨沒有過戶房子到自己的名下,而是過戶到了兒子的名下。
至于輪流贍養(yǎng)婆婆,她也不再搭把手,而是在輪到時,讓兒子花錢請護工照顧。
兒子兒媳婦雖然諸多抱怨,但也不敢再宋阿姨這個老母親面前指手畫腳。
只是兒子兒媳婦卻一直不肯點頭同意老母親再婚,認為宋阿姨都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沒必要再去伺候別人。
可宋阿姨卻認為,人和人的活法不同,有的人只為自己著想,有的人只為家人著想。
而她前半輩子為丈夫著想,為孩子著想,為婆婆著想,唯獨沒有為自己著想過。
不管兒子同不同意她再婚,只要有合適的對象,她愿意去嘗試搭伙過日子。
大家說,宋阿姨的做法算自私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