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退休后,過得滋潤瀟灑,全國各地旅游散心,子女爭搶著盡孝,唯恐怠慢了父母。
有的人,卻門前冷落,逢年過節(jié)見不到子女的面。跟子女住在一起的,還得小心翼翼看著子女的臉色過日子,生怕惹惱了子女,徒增嫌棄。
有人說,之所以有這樣的差距,取決于父母有沒有退休金。
我曾經(jīng)對此很不屑,難道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就不配得到子女的孝敬嗎?

01
張愛玲曾經(jīng)說:人的感情都是有利害關系維系的。
話雖然殘酷無情,卻很現(xiàn)實。父母晚年養(yǎng)老的質(zhì)量,取決于自己退休金的多少。
所謂的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父母的養(yǎng)老也是如此。
老張今年67歲了,退休了7年。老伴前幾年雖然去世了,但兩個兒媳婦卻爭相搶著照顧盡孝。
原因無它,老張每月退休金上萬,大兒媳照顧他,他就每月拿出6000塊錢退休金。
如此一來,大兒媳婦滿意了,自己也能得到貼心的照顧和關愛。

02
而且老二兒媳婦,也跟自己的大嫂搶著把老張接回家,說老父親是大家的,不能讓哥嫂一家占了。
之后,兩個兒媳婦就商量著輪流,一家住半年,而老張跟誰住,就把6000塊錢交給誰。
雖然很多人笑話老張拿錢換取兒媳婦的照顧,但老張卻甘之若飴。
哪怕這些關愛和照顧,摻雜著經(jīng)濟利益,摻雜著人性的考驗。
只要自己的晚年,老有所養(yǎng),生老病死有人照顧,他多出點錢又有什么關系。
畢竟,錢本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03
反觀那些沒有退休金的父母,哪怕再如何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兒女,以及兒女的孩子,但到了晚年,沒有經(jīng)濟來源時,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看著子女的臉色過日子。
宋阿姨在兒子家已經(jīng)8年,可她在兒子家,卻依舊沒辦法隨心所欲。
兒子工作能力雖然強,但在家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妻管嚴。兒媳婦說東,他不敢往西,在家里,兒媳婦說一不二。
兒子在家里立不起來,以至于來兒子家?guī)O子的宋阿姨,也跟著立不起來。
尤其自己沒有經(jīng)濟來源,也沒有退休金養(yǎng)老時,每月只能盼著兒媳婦給3000塊錢生活費。
可3000塊錢生活費,安排完了油鹽醬醋茶后,也所剩無幾。
但凡自己有點小病小痛,都不敢理直氣壯地要求去醫(yī)院,生怕自己多花錢,又惹兒媳婦不快。
至于全國各地旅游,那是想都不敢想的。逢年過節(jié),能在市里逛逛公園,都已經(jīng)實屬不易了。

04
尤其當兒子要辦大事,買房買車時,自己更是無能為力,只能低眉順眼地聽著兒媳婦的訓斥和指桑罵槐。
往往此時,宋阿姨總覺得自己在兒子家時多余的。兒子的忙幫不上,孫子又長大了,兒媳婦也開始嫌棄。
每每想到這些,宋阿姨總忍不住黯然神傷。
她也想回老家,可老伴去世后,老家空無一人,她回去又怎么煎熬度日?
可不回去,隨著孫子長大, 自己也成為了礙手礙腳的存在。
兒媳婦雖然沒有明確趕人,但整日摔摔打打,說一些老人就應該單獨住的話,又何嘗不是在趕人呢?

05
有人說,父母有沒有退休金,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子女不應該嫌棄,更不應該以此要挾父母不養(yǎng)老。
畢竟,再如何,父母也是養(yǎng)育了子女二十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可人有時就是這么現(xiàn)實,你有經(jīng)濟能力時,子女都哄著你捧著你;你沒有經(jīng)濟能力時,子女都恨不得離你十萬八千里。
人這一輩子,總是在不斷付出和索取當中。子女好不好,跟父母的教育有關,也跟父母的退休金有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