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曾向智者請教,什么樣的人生狀態(tài)需要警惕?
智者回答說:
“人生最忌諱的就是圓滿,因為天道盈滿則必衰?!?/p>
事忌滿,人忌全。
圓滿或許能讓人滿意,但懂得留有余地的人才能長久順?biāo)臁?/p>
1、話說太滿,招來事端
古人云:
“言多必失,語過則傷?!?/p>
生活中,言辭的分寸往往決定了事情的成敗。
言辭謹(jǐn)慎,多半會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但若口無遮攔,結(jié)果只會是自食其果。
戰(zhàn)國時期的趙括,紙上談兵,自以為是。
他代替老將廉頗領(lǐng)兵,夸下海口,聲稱能擊敗秦軍。
結(jié)果,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輕敵冒進(jìn),中了秦軍的埋伏,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也因此一蹶不振。
趙括也成了千古笑柄,被后人引以為戒。
正所謂:人有妄言,天有糾偏。
一個人越是說話不留余地,越容易陷入困境。
因此,話說莫太滿,太滿禍必纏。
與其夸夸其談,惹人厭煩,不如收斂一點,把嘴巴管嚴(yán)。

2、情緒太滿,傷人傷己
《菜根譚》里有句話說:
“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p>
有些人情緒如烈火烹油,稍有不順便要爆發(fā)。
他們喜怒形于色,高興時手舞足蹈,憤怒時面目猙獰。
時??刂撇蛔∽约旱那榫w,像決堤的洪水,肆意泛濫。
對家人,動輒呵斥,惡語相向,把最壞的一面留給最親近的人。
對朋友,稍有不滿便翻臉不認(rèn)人,把多年的情誼拋之腦后。
對同事,更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把職場變成戰(zhàn)場。
久而久之,身邊的人都對他們敬而遠(yuǎn)之,不敢靠近。
雖然一時痛快,但最終卻落得孤家寡人。
古人常說:和氣生財。
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面鏡子。
你對別人友善,別人就回報你溫暖;你對別人暴躁,別人也遠(yuǎn)離你。
處處發(fā)泄,處處抱怨,時間久了,人緣也就散盡了。

3、欲望太滿,失去退路
老子曾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自古以來,越是貪婪的人,越容易陷入困境,懂得適可而止的人,才能安身立命。
清朝有個富商,家財萬貫,卻仍不滿足。
他四處搜刮民脂民膏,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恨不得把全天下的錢都裝進(jìn)自己的口袋。
他還放高利貸,逼得許多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后來,天降災(zāi)禍,瘟疫橫行,餓殍遍野。
富商不僅不肯開倉賑災(zāi),反而趁機(jī)抬高糧價,發(fā)國難財。
最終,民怨沸騰,揭竿而起,富商的家產(chǎn)被洗劫一空,自己也被亂民所殺。
臨死前,他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貪得無厭,最終自食惡果。
《道德經(jīng)》說:
“甚愛必大費(fèi);多藏必厚亡?!?/p>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肯放手,長此以往,就會被欲望吞噬。
學(xué)會舍棄,學(xué)會放下,一個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莫言在《檀香刑》里寫道: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
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p>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人生最忌十分滿。
懂得給人生留白,才能讓人生的道路更加寬廣。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