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認為善良是有價值的,要與人為善,而不能做惡人。但善良并非完全有價值,甚至善良一錢不值。要辯證地看待善良與價值的問題,才能看到善良到底有沒有價值。

從社會穩(wěn)定的層面來看,善良是有價值的,因為每個人善良才可以保證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而不至于出現(xiàn)互相陷害的狀況。但善良只是道德層面的要求,并不具備直接的社會價值,或者說一個善良的人并不一定憑借善良創(chuàng)造價值。善良不等于價值,但善良可以可以讓人際關系變得和諧起來,可以讓社會趨于穩(wěn)定,而不至于分崩離析。倘若人人都不善良,都變成了互相構(gòu)陷的壞人,那么社會將會變得禮崩樂壞,社會規(guī)則名存實亡,社會很快將會出現(xiàn)崩潰的現(xiàn)象。兩千多年以前,孔子就要求人們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但小人確實存在。君子關注的是形而上的道德,關注的是禮儀,關注的是無功利的人性,而小人關注的是形而下的利益,關注的是謀生,甚至為了謀生去干一些罪惡的勾當,并不會完善美麗的人性,而是會變得唯利是圖,甚至損人利己,謀財害命。到了現(xiàn)在,社會進步了,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善良仍然不能直接產(chǎn)生價值,甚至成了軟弱無能的代名詞。人們不再討論人性的善與惡,不再討論君子與小人之爭,而是大多變成了小人,專注于形而上的利益,甚至為了追求權(quán)和錢去打拼,即便打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資本打造了社會規(guī)則,而且打造了開放的統(tǒng)一市場,把人們都變成了勞動力,尤其要把絕大多數(shù)人變成廉價勞動力。人們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就要掙錢,不掙錢是很難維持生存的,就更別提發(fā)展了。人們要想掙錢,就要接受資本的雇傭,不管是私人資本還是國有資本,都會雇傭勞動力,而且要努力壓低勞動力的價格,產(chǎn)生了嚴重的奴役和剝削。人們只有認可這種奴役和剝削制度,才可以掙錢養(yǎng)活自己,不然連錢都掙不了,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善良的人會看到這種奴役和剝削制度,卻無法據(jù)理力爭,也無法行俠仗義,因為社會沒有那樣的條件了,而所謂的法治并不一定是公平公正的,而是要講求社會穩(wěn)定,講究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善良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衡量的,而人們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就不能一味講求善良,而是要講求掙錢,要講究形而下的謀生手段,即便干了一些為非作歹的事,沒有被逮住,也算是沒有。以前人們在路上撿到100塊錢就要上交給警察,而現(xiàn)在人們希望出門就撿錢,據(jù)為己有,就算是得了意外的財富。很多電影都演了飛來橫財,就是基于這種空想的理念,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想得到飛來橫財,而且多得花不完。這樣的理念并不是善良的,而是一種癡心妄想,夢想著天上掉餡餅,是懶漢的思維,而不是勤奮的人要考慮的。

人人都想獲得意外的財富,哪怕一個農(nóng)民工在底層長期勞動,也會花錢買彩票,希望能夠中大獎,改變自己的命運。作家寫作想要獲得世界級的大獎,改變自己的命運;清潔工掃地希望掃到別人丟失的錢包,里面有一筆巨款,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不管是通過努力獲得巨額財富,還是通過幸運獲得巨額財富,都和善良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善良的評價和人的奮斗沒有太多的關系。倘若非要產(chǎn)生關系,那么老實就是善良,老實常在,老實人總是不會吃虧的。但社會競爭似乎有一定的叢林法則,總是有權(quán)有錢的人擁有話語權(quán),甚至可以肆意妄為,而普通人卻逐漸失去了話語權(quán),說話沒人聽,死活沒人管,要自己負責。很多投機取巧的人獲得了話語權(quán),甚至很多富人都有罪惡的發(fā)家史,就像資本通過無下限手段獲得增值一樣,大多有罪惡的增殖過程。不管是賣假貨的,還是偷著賣違禁品的,亦或是貪污腐敗的,都可以迅速獲得財富,但并沒有完全被查出來。不善良的人成了投機取巧的小人,很容易迅速致富,但并不容易變成君子。
當投機取巧的人容易獲得社會財富或權(quán)力的時候,善良就變得一錢不值了。因為善良的人只是要標榜自己人格高尚,但和掙錢沒有什么關系,因為掙錢的人并不能說自己人格高尚,只能服從就業(yè)安排,服從工作需要。倘若一個人認為自己人格高尚,不去干臟活累活,也沒有更好的工作可以就業(yè),那么這樣的人就會餓肚子,吃不上飯,掙不到錢,成為被社會拋棄的人,也成為別人眼中的失敗者。倘若一個人富有了,親戚朋友都來借錢,他借還是不借?倘若他是善良的,相信了親戚朋友借錢的動機,就借了錢出去,要錢的時候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從來要不回來,因為親戚朋友都在“吃大戶”,還說他的成功就是因為親戚朋友的幫襯,沒有親戚朋友的幫襯,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借點錢就沒必要還了。倘若他是不善良的,覺得親戚朋友借錢不可能還,就一分錢也不借,很快就會被親戚朋友污名化,被說成為富不仁,甚至因此而斷了交情。富有的人很容易選擇和親戚朋友斷交,而不是給他們錢,讓他們胡花亂花。當你有價值的時候,你的善良可以標榜,甚至別人都說你是大善人,是樂善好施的人,你和你的后代一定會有好報。當你沒有價值的時候,不管你多么善良,甚至你每天都在標榜善良,也不一定能引起別人的同情和認可。

莫言在《不被大風吹倒》一書中寫道:“不管你多么善良,當你沒有價值了,就算你溫柔得像只貓,別人都會嫌棄你掉毛?!鄙屏妓坪跻栏接趦r值存在,沒有價值了,善良也就不存在了。即便窮人標榜自己善良,標榜自己明辨是非,也沒人在乎他的說法,只是把他當成笑話來看,而權(quán)貴標榜自己善良,標榜自己明辨是非,就會有人鼓掌,還會有人把這種標榜當成一種成功學的宣揚,要以此教育他人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