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很多人管謝浩男買家叫“養(yǎng)家”、“養(yǎng)父母”,這種稱謂讓人無法茍同,如此處心積慮美化買家的人是經(jīng)歷了什么?才生出這樣畸形扭曲的三觀。
當謝浩男與親生父母相認的新聞出來,網(wǎng)上買家的賢子孝孫們第一時間跳出來了,各種操不完的心。
“養(yǎng)父母今后怎么辦?誰來照顧?”
“養(yǎng)父母虧大了?!?/strong>
“養(yǎng)父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strong>
“沒有養(yǎng)父母,就沒有謝浩男的今天。”
“謝浩男應該回到養(yǎng)父母身邊。”
“20幾年的養(yǎng)育之恩忘了?養(yǎng)父母養(yǎng)了一個白眼狼?!?/strong>
“想回親生父母身邊?先把20幾年的撫養(yǎng)費還給養(yǎng)家。”









更有甚者,盯上了謝浩男父母的千萬尋子懸賞金,認為如今孩子找到了,應該兌現(xiàn)千萬懸賞金給買家,彌補買家這么多年的損失。漠視浩男原生家庭的痛苦,慷他人之慨,荒謬至極!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沒有買家的“需求”,就不會形成這種非法的“市場”,人販子也就失去了犯罪的動力。買家的賢子孝孫們選擇性失明,罔顧事實,是非不分。搞搞清楚,是買家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原生家庭的破碎。買家不是“養(yǎng)父母”,買家是法律的觸犯者,是奪走別人孩子的竊賊,是拐賣兒童的共犯。
謝浩男父母懸賞千萬尋子,不是因為他們?nèi)松靛X多,那是親生父母尋找孩子的孤注一擲,是對親子團圓的極度渴望。維護買家的人哪來的臉,讓人對買家感恩戴德?誰求著買家偷養(yǎng)孩子了?
當初偷走人家的孩子,如今又妄圖覬覦人家的家產(chǎn),這種強盜邏輯,卑鄙無恥至極。這些替買家發(fā)聲的賢子孝孫們,你們是否愿意自己的孩子也讓人販子買家偷去養(yǎng)一養(yǎng),苦苦尋找多年后相認,那個時候你們一定別忘了對買家感激涕零,還要重金酬謝,報答買家對你們孩子的養(yǎng)育之恩。
買家的賢子孝孫們,有幾個問題,替我好好問問買家。
一問買家
謝浩男原本有父母雙全、溫暖幸福的家庭,卻被你們莫名其妙偷養(yǎng)在貧困潦倒的山溝溝。大好的優(yōu)渥生活被你們親手毀掉,在你們這里只能過著苦日子,而且一待就是漫長的二十四年!你們有什么資格妄談養(yǎng)育之恩?
二問買家
謝浩男被你們偷養(yǎng)后,其生父母多年踏破鐵鞋、耗盡家產(chǎn)苦苦尋子,母親抑郁成疾,而這一切都是你們造成的。整整二十四年,缺失的親情誰來彌補?被毀掉的人生、被碾碎的幸福,你們拿什么償還?
三問買家
謝浩男高中半工半讀,艱難地維持自己的生活與學業(yè),大學靠助學貸款和退伍津貼才得以完成學業(yè)。在買家的成長過程中,他從未過過生日,沒品嘗過生日蛋糕,營養(yǎng)不良又黑又瘦,沒錢考駕照,沒坐過高鐵沒坐過飛機,警察在其辦理助學貸款的人臉識別過程中找到他。這樣苦難的成長歷程,算得上是你們口中的“栽培”嗎?
四問買家
謝浩男懂事得讓人心疼,生活中處處節(jié)儉,時刻都在為他人著想。這些看似美好的品質(zhì)背后,卻是沉重的代價。他這般遠超常人的成熟,是因為早早扛起生活重擔,被迫當家,在生活的泥沼中獨自掙扎。在苦難中被迫長大的無奈,每一分體貼懂事背后,難道不是你們造成的童年幸福缺失的遺憾 ?
五問買家
你們偷養(yǎng)別人的孩子,卻沒有盡心盡力投入。你們不想讓浩男讀太多書,不想讓他去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想把他牢牢拴在身邊。究其根源,你們害怕這孩子有朝一日會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所以有意不斷壓縮在他身上的投入成本。你們是否一開始就想好了退路,為了避免自己人財兩空,所以進行變相止損 ?
六問買家
在如今這個網(wǎng)絡無孔不入的時代,謝浩男父母尋子的消息大概率在網(wǎng)絡上廣泛傳播,你們不可能從未刷到過。你們是否平日里關注謝浩男父母的動態(tài),時刻提心吊膽,絞盡腦汁避免謝浩男被親生父母認出?
何來養(yǎng)育之恩,只有奪子之恨!從買家做出偷養(yǎng)別人孩子這個錯誤選擇的那一刻起,就應該預料到事情敗露的可能性。他們非法剝奪了孩子在原生家庭成長的權利,給孩子的親生父母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和生活困擾,這種行為根本不可原諒。任何因為東窗事發(fā)帶來的損失,都是他們自食惡果,咎由自取,根本不值得同情。



不要再道德綁架謝浩男和他的原生父母了,買家不配。浩男回歸原生家庭后,買家呼天搶地、捶胸頓足,浩男跑了以后誰來給他們養(yǎng)老送終啊?那還不簡單,網(wǎng)上這么多買家的賢子孝孫,還愁找不到人給買家敲鑼打鼓、披麻戴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