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的這件文物,很多人都聽過,但不知道具體細節(jié)。真正的收藏家不僅要有眼力,更要有行動力,否則可能會被人帶偏!
那是 2010年秋末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某家倉儲拍賣公司里,留著絡腮胡的拍賣師正機械地念著拍品:"中國銅器一件,起拍價300美元,哦伙計們,這可能是你們見過最丑的大黑鍋。"
現(xiàn)場無人問津,這種小拍賣沒有資深行家,識貨的人不多。

回國后記者現(xiàn)場展示的“大黑鍋”
臺下零星坐著十幾個散漫的淘寶客,對著臺上布滿綠銹、邊緣殘損的銅盤直搖頭,這個被隨意擺放在舊家具堆里的"破銅爛鐵",底盤還留著可疑的焦黑痕跡。
"最后一次叫價!"拍賣師的木槌即將落下時,角落突然傳來清亮的男聲:"我要了。"華人小伙杜先生攥著皺巴巴的美元現(xiàn)金,手心里全是汗。
這個專在歐美"撿破爛"的文物獵人,此刻心臟正瘋狂跳動,那件器物內(nèi)壁若隱若現(xiàn)的銘文,像極了某本古籍插圖中的國寶。

北京 程田古玩城(配圖)
買下“大黑鍋”的 杜先生,看到里面的銘文便覺得這東西肯定不簡單,但對青銅器研究不深,到底什么來頭也搞不清,索性便帶回了國。
他先是前往北京程田古玩城,委托當時一位古玩店的老板,私下里幫自己找買家,這個流傳經(jīng)過也是當初店主在朋友圈里自曝出來的。
在柜子里躺了三個月,標價從20萬降到12萬,然后一位浙江商人前來買走。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這位商人分別找了五位“權威專家”掌眼。

正面欣賞
結果專家們戴著白手套端詳半天,結論出奇一致:"器型包漿與《西清古鑒》記載有出入,商周別想了,頂多是南宋
然后浙江商人急吼吼的跑去找店主退貨,雙方談了半天,店主跟他說南宋的也不錯。但商人不知道被專家灌了什么迷魂湯,死活要退,那只能將12萬元原路退回了,不知道商人后來知道后會不會后悔?
古玩店主只好把青銅器退給杜先生,表示自己盡力了。他后來自嘲笑道:“還好沒私下賣掉,不然變成倒賣國寶文物那可就不好玩了!”

袁正洪
之前說過術業(yè)有專攻,專家也不是萬能的,而且為了面子可能會“硬裝”,只有找對人才是最重要的。杜先生帶著青銅器輾轉(zhuǎn)了好幾年,終于在 2014年找對了人,那就是十堰詩經(jīng)尹吉甫文化研究會會長袁正洪。
這位專家研究了幾十年的“中華詩祖”尹吉甫,對西周的歷史可謂是專精,剛好杜先生的青銅器就是為尹吉甫“量身定做”的,可不就是專業(yè)對口了嗎?
當袁正洪看到銅盤133字銘文的瞬間,便狂喜地說道:“王令甲政司成周四方積,這和《詩經(jīng)·六月》記載的尹吉甫受命隨從周宣王征伐玁狁完全吻合!”
然后他又邀請了幾位重量級的歷史專家、國博專家一起鑒定,最終確定,這件兮甲盤價值不亞于毛公鼎,堪稱國寶中的國寶,小伙撿了大漏了!

曾經(jīng)被古人當烙餅鍋
其實之前幾位專家鑒定是宋仿,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能對上。因為這件青銅器雖然到西周,但在南宋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挖出來了。元代初年被一對民間夫婦撿到,他們將盤腿給敲掉,只留下“盤子”烙餅,這就是“大黑鍋”的由來。
幸好被一位名叫李順甫的官員發(fā)現(xiàn),花高價買下。然后一直經(jīng)歷代遞藏到清末民初大收藏家陳介棋之手,這可真是流傳有序。
然后從此消失,上世紀 日 本、香港都傳出過發(fā)現(xiàn)此盤,結果都是偽造的。直到杜先生在美國發(fā)現(xiàn),然而帶回來之后因為失去“流傳有序”的資料,專家就不敢認了!還好碰到了專門研究 尹吉甫的學者。

拍賣現(xiàn)場
2017年的杭州西泠印社春拍現(xiàn)場,當這件曾淪落為烙餅鍋、不被專家認可的“西周兮甲盤”粉墨登場,空氣里彌漫著山雨欲來的緊張。
價格直接從1.2億的天價起拍,經(jīng)過多輪膠著廝殺,最終槌聲落定在1.85億元。加上傭金2.1275億元的天價,有人計算過,這個價錢在當年可以直接買1200斤黃金!
拍下兮甲盤的是杭州收藏家蔣再鳴,就算如此高價他都認為自己是“撿漏”了。可見只有真正深愛中國藝術品的,才擁有如此高的共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