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這位曾經的傳奇人物在這場資本大戲里徹底“出局”了,接棒的是大洋彼岸的黑石集團,以“冷血資本家”著稱的美國投資巨頭。
這場交易背后牽扯的190億資金,就像懸在半空的炸彈隨時可能炸個粉碎,啥都不剩。

作者-甜 編輯-甜
李嘉誠這位老兄在香港乃至整個華人商圈,那可是神一樣的存在,幾十年來,他靠著敏銳的嗅覺和鐵腕手段,把長江實業(yè)和和記黃埔玩成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教科書,從地產到港口,從能源到電信,他的商業(yè)帝國橫跨半個地球,賺得盆滿缽滿不說,還成了無數人眼里的“超人”。
但這兩年,風向變了,李嘉誠開始陸續(xù)拋售內地資產,轉戰(zhàn)歐洲,搞得好像要“跑路”似的,有人說他這是未雨綢繆,看透了內地市場的風險,也有人說他老了,玩不動了,想退下來享清福,不管咋說,他這撤退的架勢,確實讓不少人心里打鼓,這位“超人”到底咋想的?
可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事情突然急轉直下,倒數第7天,傳出消息,李嘉誠徹底“出局”了,不是他主動退,而是被人硬生生擠出了局,這次的主角是一筆190億的大買賣,涉及的資產據說是他在內地最后一塊“肥肉”,本來,這塊資產是李嘉誠手里的一張王牌,估值高得嚇人。

多少人盯著想咬一口,可現在,這張牌不僅沒打出去,反而成了燙手山芋,直接把他踢出了牌桌,誰干的?中方!更具體點,是中方找上了黑石集團,把這190億的盤子直接甩給了這幫美國佬,黑石集團,這名字一聽就不是省油的燈,作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之一。
黑石的玩法向來是大手筆、大胃口,他們不光是買買買的主兒,更是擅長把資產拆了賣、翻了賺的主兒,這次中方找上他們,顯然不是隨便拉個路人湊數,而是看中了黑石那股子“狼性”,畢竟,190億不是小數目,換成誰都得掂量掂量,可問題來了,李嘉誠為啥就被擠掉了?
中方為啥非要選黑石?這背后到底藏著啥貓膩?看看這190億的來頭,這筆錢牽扯的可能是李嘉誠在內地的某塊核心資產,具體是啥,外界猜得最多的是一些地產項目或者基建投資,過去幾年,李嘉誠在內地的布局早就不是當年那個“逢低買入、逢高賣出”的黃金時代了。

政策收緊、市場波動,再加上他自己戰(zhàn)略調整,這塊資產的處境變得有點尷尬,想賣吧,價格談不攏,不想賣吧,又怕砸手里,結果呢,就在這猶豫不決的時候,中方出手了,直接把這塊“燙手山芋”甩給了黑石,你可能會問,中方為啥不自己接手,非要找個外國佬來摻和?
答案其實不難猜,190億的盤子,風險不小,中方要是自己吞下去,萬一市場再出點啥幺蛾子,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找黑石就不一樣了,這幫家伙有經驗、有渠道,最關鍵的是,他們敢賭!黑石接手后,要么把這資產盤活,賺個盆滿缽滿,要么搞砸了,190億打水漂。
那也是他們自己的鍋,跟中方沒啥關系,這招,夠狠,也夠聰明,但這事兒對李嘉誠來說,簡直就是當頭一棒,他辛辛苦苦攢下的家底,眼睜睜看著被人接手,自己卻連個插手的份兒都沒有,有人說,這是他戰(zhàn)略失誤,早就該徹底退出內地市場,別在這兒拖著。

也有人說,這是中方故意給他下套,逼他徹底放手,不管咋說,李嘉誠這回是真栽了,幾十年的江湖地位,就在這倒數第7天,轟然倒塌,再說黑石這邊,他們接下這190億,可不是來做慈善的,這幫人的算盤打得精著呢,接手之后,他們可能會把資產拆分重組,找機會高價賣出去。
或者直接拿來做杠桿,玩一把更大的資本游戲,但風險也擺在那兒,190億要是沒玩好,黑石也得吃不了兜著走,市場風向變幻莫測,誰敢打包票說這錢一定能賺回來?更別提這背后還有中方的影子,黑石要是敢亂來,估計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這事兒發(fā)展到這兒,已經不是單純的商業(yè)交易了,更像是一場資本博弈的大戲,李嘉誠出局,黑石上位,190億懸在半空,整個局勢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炸得四分五裂,對李嘉誠來說,這可能是他職業(yè)生涯里最憋屈的一幕,對黑石來說,這是個機會,也是個火坑。

對中方來說,這步棋走得夠絕,既甩了包袱又留了后手,倒數第7天,時間還在滴答滴答地走,這190億到底是打水漂,還是能翻出個新花樣誰也不知道,唯一確定的,是李嘉誠這回是真的“超人”不下了,他的時代,或許真就這么過去了。
而黑石能不能接過這燙手的接力棒,玩出一場漂亮的反擊戰(zhàn)?
參考信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