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精挑細選一款貓糧,打開后一股子肉香味兒,結果你家主子聞了一下,轉身就走;又或者,你家狗子吃了一款新糧,頭兩天興奮得不行,過幾天卻開始鬧肚子?這不是Ta們作妖,可能是“寵物食品”出了點問題。
所以,聰明的寵物食品公司,不會光靠實驗室里分析營養(yǎng)成分來決定一款貓糧狗糧能不能賣。他們還會做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找狗狗貓貓們親自上陣,做“喂食試驗”。
別誤會,這不是讓寵物做小白鼠,也不是讓它們吃奇奇怪怪的東西。相反,這是更靠譜、更貼近真實生活的檢測方法——就像我們在超市試吃新款餅干一樣,只不過這回是寵物的“美食評測”。
為什么要做貓狗“喂食試驗”?因為紙上談兵養(yǎng)不好寵物!
說起來好笑,你知道嗎,一款寵物糧就算在化學分析里營養(yǎng)值滿分,也可能根本不適合你家毛孩子吃。為什么?因為“吸收”這件事,和“看起來營養(yǎng)豐富”完全是兩回事。
派食記(PetFoodie.CN)給大家舉個例子,一款狗糧可能標注了鈣、鐵、蛋白質都很高,但狗狗吃了之后吸收不了這些營養(yǎng),那就白搭。你以為它在補身體,其實它可能正在掉毛、瘦成一道閃電,甚至開始拉稀。
這時候,“喂食試驗”就派上用場了。它可以真實反映寵物吃了這款糧之后到底能不能長得健康、拉得正常、活得開心。
就像美國飼料管理協(xié)會(AAFCO)那邊說的,實驗室能幫我們判斷成分,但只有實際喂食,才能知道寵物到底能不能“吃進去、用得上”。
一場“寵物試吃會”到底怎么搞?
很多人一聽“試驗”就緊張,以為狗狗貓貓要被關在實驗室里、戴上儀器,其實不是那樣的。
大多數(shù)喂食試驗都非常注重動物福利,流程聽上去就像是給毛孩子們安排了個六個月的“健康套餐監(jiān)控”。
據(jù)派食記了解,比如一場標準的狗狗“試吃”試驗,會這樣安排:
? 每天吃的量記錄得清清楚楚;
? 每周稱一次體重,看看有沒有變胖或瘦成“紙片狗”;
? 前后都會做全身體檢,包括抽血、看大便(是的,粑粑很重要);
? 試驗結束時,狗狗身體各項指標要正常才算“過關”。

而且,這些試驗背后有各種監(jiān)管,比如動物管理委員會(IACUC)這樣的倫理委員會在盯著,確保不會傷害動物,這方面確實在歐美寵物發(fā)達國家做得不錯。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品牌還會讓毛娃的“試吃”試驗安排在家進行,由寵物醫(yī)生或者工作人員定期上門檢查,又或者寵物家長定期匯報情況。你可以理解為:這是“家里蹲版”的試吃體驗團,主打一個自然、真實、不打擾毛孩子日常生活。
毛娃不光吃,還得“給反饋”
做喂食試驗,觀察的不止是吃沒吃飽、長沒長胖。還會記錄一些更細節(jié)的變化,比如:
? 有沒有挑食?是聞聞就走,還是一口干完?
? 粑粑的顏色、軟硬、頻率是不是“正常狗標準”;
? 有沒有嘔吐、沒精神、口氣突然變臭……
這比起冷冰冰的數(shù)據(jù)分析要真實多了,因為這告訴我們:寵物到底喜不喜歡這款糧,吃了這款糧之后,是不是變得更健康、有活力。
就像一位寵物醫(yī)生告訴派食記,“其實,再怎么精確分析配方,也替代不了寵物親口吃了之后的真實反應。”
說到底,喂食試驗是為了讓你少踩坑
如果你是個“資深寵爸寵媽”,應該知道市面上有些狗糧、貓糧,聽起來成分表特別牛——“添加深海魚油、富含牛磺酸、高蛋白無谷物”,結果一喂,貓咪掉毛、狗狗拉肚子,最后只好扔進垃圾桶。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有些配方只在實驗室里跑了幾組數(shù)字,壓根沒通過貓狗的“實戰(zhàn)檢驗”!
而經過喂食試驗的寵物糧,不敢說百分百適合所有狗狗貓貓,但起碼在一群“挑嘴又敏感”的試吃官手里混過一圈,能把那些明顯有問題的配方剔除掉。

有的品牌很卷,不只看胖不胖
有些做得比較細的公司,還會在試驗里加上更多評估項目,比如:
? 看心臟健康(對的,狗狗心臟病也不少見);
? 分析血液里的營養(yǎng)水平;
? 長期追蹤毛發(fā)、皮膚有沒有變好;
? 甚至研究它們體內的“腸道菌群”有沒有改善。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像人類做健康管理了?沒錯,現(xiàn)在有些寵物糧廠商已經開始用人類營養(yǎng)學的思維來升級他們的配方,主打一個“科學精養(yǎng)”。
最后聊點“幕后八卦”:這些試驗真不便宜!
你可能想不到,做一次正式的喂食試驗成本是很高的。光是找到符合要求的“試吃員”就很難,狗狗要健康、有代表性,還得愿意配合;接著還要請寵物醫(yī)生/專業(yè)工作人員、做體檢、分析數(shù)據(jù),整個流程一跑就是好幾個月。
所以,有些不負責的品牌為了省錢、圖方便,干脆不做喂食試驗,轉而用“化驗室分析”來代替。這就像一個廚師,光看食材卡路里就說這道菜好吃,不試吃、也不給別人試吃——你敢吃嗎?
寵物喂食試驗說起來有點像“寵物界的試吃大會”,但它不是好玩、不是形式,而是真正在為你家的毛孩子把關——好不好吃,好不好吸收,吃了會不會變瘦、拉稀、掉毛……都得靠它來驗證。
畢竟寵物不能自己說話,只能靠“吃”和“拉”來表達感受。我們作為主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它們吃的東西,經過更真實、更科學的驗證。
所以啊,別光看包裝上寫的“全價糧”“營養(yǎng)全面”,喂食試驗這一關,才是真正值得參考的“靠譜證據(jù)”。
本文作者|篤篤醫(yī)生簡介:中國農業(yè)大學臨床獸醫(yī)學碩士,資深寵物醫(yī)生。先后在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院和國內寵物醫(yī)療連鎖巨頭工作。同時致力于科學養(yǎng)寵的科普工作,曾擔任國內線上專業(yè)診療平臺的專欄作家,曾參與小動物臨床醫(yī)學相關書籍的翻譯。
關于派食記
聚焦寵物食品領域,專注原創(chuàng)分享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和洞察的《派食記》(PetFoodie.CN)由《牧食記》(AgriPost.CN)團隊再次攜手中國農業(yè)大學校友于2022年中創(chuàng)辦,基于團隊在動物蛋白領域的多年深耕和資源積累,致力于為寵物食品產業(yè)的利益相關方提供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的公關傳播、品牌營銷和策略咨詢服務。通過傳播矩陣,《派食記》為寵物主與寵物食品企業(yè)搭建一個增進雙方了解的橋梁,實現(xiàn)為愛寵提供更加安全優(yōu)質的食品。
版權聲明:派食記PetFoodie.CN專注寵物食品產業(yè)傳播與研究|現(xiàn)象 數(shù)據(jù) 洞察;本站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書面許可,謝絕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請聯(lián)絡我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