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中國推出一帶一路之后,很多國家都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可以壯大自身的絕佳機會。

沒有想到的是,來自西非的尼日爾軍政府,驅(qū)逐了三名中資企業(yè)高管,并吊銷一家中資經(jīng)營的酒店。

隨后,尼日爾要求中資企業(yè)補繳800億美元的欠款。

否則將會沒收中資企業(yè)總價值40億美元的資產(chǎn)。

這則消息一經(jīng)報道之后,可是在外界引起一片嘩然。

這尼日爾何德何能敢如此對待中國?

這件事還得從尼日爾發(fā)生在2023年的一場政變聊起。

2023年,尼日爾總統(tǒng)衛(wèi)隊指揮官奇尼亞發(fā)動政變,軟禁了總統(tǒng)巴祖姆。

事情的起因是巴祖姆和奇尼亞的關(guān)系,在政變之前已經(jīng)惡化。

得知巴祖姆即將解雇自己之后,奇尼亞選擇先下手為強。

整個政變的過程很倉促,而且奇尼亞事先沒有通知軍方。

政變之后,軍方第一時間宣布出兵平叛。

【尼日爾政變后,軍政府掌權(quá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尼日爾政變后,軍政府掌權(quán)】

而且奇尼亞只是占領(lǐng)的總統(tǒng)府,其他的重要設(shè)施和關(guān)鍵機構(gòu),一個沒占領(lǐng)。

而巴祖姆被軟禁之后,手機居然還能正常使用。

不斷在網(wǎng)絡(luò)上發(fā)表聲明,指責奇尼亞沒有準備就動手。

按照這種情況來看,奇尼亞大概率會走向失敗。

但是,你看,筆者又要說但是了。

但是奇尼亞和軍方做了一筆交易,軍方很快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支持政變。

于是,尼日爾極為荒誕的政變事件,很快就得以平息。

說白了,日后尼日爾將由軍政府說了算,那些文官統(tǒng)統(tǒng)被罷免。

而軍方的指揮官可以獲得更多的職位。

結(jié)果法國人感到很不滿。

法國在薩赫勒地區(qū)扶持恐怖分子不是一天兩天了。

只不過反恐也是有選擇性的反,此前法軍直升機甚至被拍到向恐怖分子運送補給。

尼日爾軍方對于法國人此舉很不滿。

這些藍眼睛、高鼻梁的歐洲人,似乎和美國人沒有區(qū)別。

而尼日爾政變之后,法國駐軍就無法繼續(xù)駐扎在尼日爾。

甚至還向美、德發(fā)出通牒,美軍基地必須停止運作,同時也不計劃和德國續(xù)簽軍事合作協(xié)議。

這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就相當于從軍事領(lǐng)域“去西方化”。

可是尼日爾不過是一個擁有2700萬人口,126.7萬平方公里的國家。

西方國家壓根就沒有把尼日爾軍政府放在眼里。

甚至把尼日爾對自己的通牒,視為一個笑話。

但是尼日爾軍政府知道,單憑自己的力量, 無法對抗西方。

于是就聯(lián)合了馬里和布基納法索

巧合的是,馬里布基納法索近年也發(fā)生過政變,均組建軍政府。

馬里軍政府的領(lǐng)導人是戈伊塔上校。

布基納法索軍政府的領(lǐng)導人是特拉奧雷上尉。

三家組建了“薩赫勒聯(lián)盟”。

【尼馬布脫離西共體,成立新聯(lián)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尼馬布脫離西共體,成立新聯(lián)盟】

這個聯(lián)盟不僅是軍事同盟,而且也是經(jīng)濟聯(lián)盟。

而且更為巧合的是,這三個國家均屬于“西非共同體”。

這個“西共體”是由法國人當年組建的,成員所使用的貨幣是西非法郎。

嚴格意義上來說,西共體就是法國在西非的經(jīng)濟殖民地。

這三個國家組建新聯(lián)盟之后,自認為翅膀硬了,于是便宣布退出西共體。

但是西方在西非經(jīng)營多年,不可能坐視薩赫勒聯(lián)盟為所欲為。

這就相當于中東的沙特和阿聯(lián)酋、卡塔爾,打著“去西方化”的旗號,公然和西方作對。

成功的可能性極低。

首先,尼日爾內(nèi)部有西方一眾眼線,也就是所謂“帶路黨”。

更別提尼日爾內(nèi)部還存在種族、宗教、民族等種種矛盾。

想要對付尼日爾軍政府,簡直太容易了。

就在尼日爾軍政府成立不久后,一個名為“尼日爾愛國解放陣線”的武裝組織出現(xiàn)了。

襲擊了“尼日爾-貝寧”石油管道。

畢竟,尼日爾的經(jīng)濟命脈就是資源出口。

而石油出口就需要通過石油管道。

這是尼日爾出口石油的主要管道,這條管道是由中石油下屬的西非管道公司運營。

武裝組織襲擊這條管道,不僅僅是沖著中國來的。

該組織還表示,如果軍政府拒絕釋放巴祖姆,這件事就沒完。

隨后一個名為“尼日爾愛國正義陣線”登臺,再度襲擊了“尼日爾-貝寧”石油管道,還抓走了由軍政府任命的省長。

這是兩起比較大的襲擊事件。

類似于這樣的襲擊事件,數(shù)不勝數(shù)。

其次,周邊鄰國對尼日爾進行了經(jīng)濟制裁。

就在尼日爾聯(lián)合馬里、布基納法索成立新聯(lián)盟之后。

尼日利亞對此很不滿意。

原因很簡單,作為西共體GDP排名第一的尼日利亞,在西非也是佼佼者的存在。

國內(nèi)局勢相對穩(wěn)定,注意,是相對穩(wěn)定。

憑借西共體低關(guān)稅政策,尼日利亞工業(yè)品在西共體成員國一直都是暢銷產(chǎn)品。

經(jīng)常出現(xiàn)供不應(yīng)求的情況。

而且西共體的總部就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

而尼日爾和馬里、布基納法索退出西共體,就損害了尼日利亞的利益。

于是尼日利亞就發(fā)起制裁。

就拿尼日爾來說,該國70%的電力由尼日利亞供應(yīng)。

【尼日爾70%電力,來自尼日利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尼日爾70%電力,來自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把電閘一拉,尼日爾就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經(jīng)濟瞬間就得癱瘓。

而另一個西共體成員國貝寧,宣布不允許尼日爾石油入境。

這樣一來,尼日爾的石油出口業(yè)務(wù)就遭到重創(chuàng)。

為此,尼日爾軍政府不得不宣布削減財政開支。

但是僅僅是削減開支并不夠,尼日爾軍政府必須盡快搞錢。

于是,尼日爾軍政府就做了一個無比愚蠢的決定。

將目光瞄準了外資企業(yè)。

可是在尼日爾政變之后,西方企業(yè)紛紛撤離。

中資企業(yè)就成為尼日爾的打壓對象。

最初,尼日爾沒有直接動手,而是希望和中方重新簽訂石油出口分成合同。

但是中國與尼日爾的石油分成合同在2008年簽署。

中方占據(jù)85%,尼日爾占據(jù)15%。

千萬不要認為我們占了尼日爾的便宜,從管道的建設(shè)、前期的勘探、配套基礎(chǔ)設(shè)施等等,均由我們掏腰包。

尼日爾相當于什么都不用干,一年可以分成15%。

這還不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尼日爾軍政府并不滿意,希望把分成提升至30%。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能接受了。

哪怕軍政府要求提升幾個點,我們出于穩(wěn)定的考慮,可以接受。

但是直接翻倍提升,我們絕對不會同意。

經(jīng)過一番商討之后,得知軍政府有困難,我國決定借給他們4億美元。

這4億美元以預付石油款的形式結(jié)算,年利率為7%。

當然,這對于尼日爾軍政府來說,只能解決燃眉之急。

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

于是在去年9月,尼日爾軍政府找了一個借口,取消了中石油在比爾馬省一個石油區(qū)塊的開采權(quán)。

【尼日爾對中企下手,取消開采權(quá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尼日爾對中企下手,取消開采權(quán)】

去年年底,尼日爾軍政府以中石油涉嫌偷稅漏稅,約等于1.3億歐元,必須補繳。

今年年初,軍政府查封了中石油旗下長城鉆探公司的賬戶。

此舉就是為了想中方索要更多的資金,甚至希望可以賴掉那4億美元的債務(wù)。

當初我國借錢的時候,說得很清楚,這4億美元是有期限的。

一年之后,尼日爾就需要還錢。

結(jié)果,期限到了之后,尼日爾并沒有還錢。

眼看中方拒絕讓步之后,惱羞成怒的尼日爾軍政府直接驅(qū)逐三名中石油高管,并吊銷另外一家中資酒店的經(jīng)營執(zhí)照。

名義上是偷稅漏稅和種族歧視。

按照尼日爾石油部部長奧馬魯?shù)脑捠?,去年在尼日爾中國員工的平均工資為每月8678美元,而同一崗位的尼日爾員工的平均工資為1200美元。

同時管理職位上也大量雇傭了外籍人士。

尼日爾人只能擔任操作員或勞工。

尼日爾要求應(yīng)該讓尼日爾員工和中方員工同工同酬。

甚至要讓尼日爾人擔任高管,比例要達到40%。

說實話,這完全就是污蔑和耍賴。

就拿中方員工工資來說,咱們背井離鄉(xiāng)為了什么?

不就是為了多賺點錢么?

尤其是要遠赴非洲工作,平均工資在8678美元屬于正常現(xiàn)象。

試想一下,那些當初在緬甸搞“電詐”的非法分子,都用“月薪過萬”來騙中國人。

中石油外派員工到非洲工作,工資待遇必然會有所提升。

舉一個我身邊最真實的例子。

在我小的時候,鄰居家的叔叔曾在非洲從事三年的焊工。

當初還是以勞務(wù)派遣的形式前往非洲。

當時,鄰居家的叔叔剛剛踏上飛往非洲的飛機,阿姨就收到了勞務(wù)公司打來的100萬元酬勞。

這是叔叔未來三年的工資。

我曾經(jīng)在大學畢業(yè)后,參加過為期半年的軌道車司機培訓班。

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在通過考試并取得司機證后。

被派到非洲修鐵路,三年的年薪也超過了百萬。

但是換來的卻是一年一次的探親,報銷往返飛機票。

說白了,如果不是為了生計,誰會選擇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工作?

不止是中國,全世界所有企業(yè)外派到國外的員工,薪資通常會比當?shù)貑T工高一截。

而且尼日爾員工平均工資為1200美元。

如果你知道尼日爾人均GDP不到700美元,還會認為我們搞歧視?

算下來,中石油雇傭尼日爾員工,年薪給到了1.5萬美元。

別說在尼日爾,就算是在中國或者二流發(fā)達國家,這已經(jīng)不低了。

如果說在一家外企中,因為沒有強制實行同工同酬就算歧視。

那很多外企也別遠赴海外做生意了,根本就做不下去。

而且那家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的中資酒店,也很冤枉。

由于尼日爾當?shù)厝藷o法接受這家酒店高昂的消費,對中國員工來說,屬于可承受的范圍。

于是這家酒店的顧客,基本上以中國人為主。

可是尼日爾軍政府卻不管,在他們看來,這就是種族歧視。

很多人認為,這一切是因為俄羅斯在背后撐腰。

說實話,不太可能。

根本原因是尼日爾軍政府資金很緊張,必須盡快搞到錢。

否則誰還跟軍政府策劃政變?

自己連肚子都填不飽,工資都發(fā)不了,鬧狗屁的政變?

那么,我們能否直接動手?

說實話,也很難。

畢竟,尼日爾距離中國的直線距離達到上萬公里。

而且眼下雙方還沒有鬧到必須動手不可的地步。

至于所謂尼日爾要求中方補繳800億美元的稅款,似乎有點被傳得神乎其神。

尼日爾一年的GDP只有168億美元左右,哪來的800億美元稅款?

同時,我國之所以沒有讓步,就是不擔心尼日爾真的會沒收中石油的資產(chǎn)。

因為,眼下的尼日爾軍政府已經(jīng)得罪了西方。

如果再得罪中國,僅憑一個俄羅斯,能頂?shù)米。?/p>

雖然俄羅斯在軍事上可以幫忙,但是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俄羅斯自己都屬于泥菩薩過河,更別提給尼日爾許諾好處了。

而且尼日爾的石油大多出口到中國。

也就是說,中國是尼日爾的大金主。

而俄羅斯本身就是一個能源國家,自家的石油還恨不得全部出口至中國。

怎么可能幫助尼日爾出口石油?

再加上尼日爾屬于內(nèi)陸國家,想要出口石油,首先要將石油輸送至貝寧,然后裝船運往中國。

【尼日爾的石油,主要出口至中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尼日爾的石油,主要出口至中國】

但是貝寧和尼日爾的關(guān)系很一般。

與中國的關(guān)系卻不錯。

即便尼日爾真的霸占中石油的資產(chǎn),如果貝寧拒絕尼日爾的石油過境,那尼日爾的石油就無法出口了。

比如說,貝寧以管道檢修為由,禁止尼日爾石油過境。

如果貝寧的心情不好,那檢修周期幾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尼日爾沒收中石油資產(chǎn)的可能性并不大。

或者說,尼日爾想這么干,卻不敢這么干。

也就是說,尼日爾想通過故意造謠,就把中國在西非的名聲搞臭,甚至想把中國趕出西非,屬實有點異想天開了。

只不過通過尼日爾這件事也能看得出來,發(fā)展中國家之所以是發(fā)展中,在很多方面確實不夠成熟。

尤其是在非洲地區(qū),當?shù)匚拿鞒潭冗^于落后。

壓根不存在認可中國人的制度這一說法。

一切都是自以為是。

否則尼日爾也不會如此猖狂,妄圖將中國趕出西非。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認為,持劍經(jīng)商并非毫無道理。

咱們可以不用劍,但是不能沒有劍。

不然輕者資產(chǎn)被搶走,重者多年心血付之東流。

屆時,豈不是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