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分拆遷款唯獨把我漏掉了,婆婆動手術(shù)我回了娘家,公公怒了

我是趙梅,今年35歲,和丈夫王強結(jié)婚8年,有個6歲的女兒。

我們是相親認識的,雖然沒什么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日子過得還算安穩(wěn)。

王強有個哥哥,比他大5歲,早已成家立業(yè)。

公婆一直住在城郊的老宅里,去年那片區(qū)域拆遷,他們拿到了200萬補償款。

那天家庭聚會,

我正給女兒夾菜,聽到這話手頓了一下。

桌上沒人提起我的名字,好像我這個嫁進來8年的媳婦不存在似的。

飯后,我悄悄問王強:"老公,媽是不是忘了提我的那份?"

王強撓撓頭:"媳婦,你想多了吧?這錢本來就是爸媽的,他們愛給誰給誰。"

"可大嫂不是也分到了嗎?"我不死心地追問。

"大嫂不一樣,她是長媳,進門早..."王強的聲音越來越小。

第二天我直接去問婆婆,她正在院子里喂雞,頭也不抬地說:"梅子啊,嫁進來的媳婦不算自家人,這錢是給我們老王家的血脈分的。"

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

結(jié)婚這些年,我每周都來幫公婆打掃衛(wèi)生,逢年過節(jié)禮物從沒斷過。

婆婆去年腰疼住院,是我請了半個月假在醫(yī)院伺候。

現(xiàn)在一句"不算自家人",把我8年的付出全抹殺了。

最讓我心寒的是王強的態(tài)度。

晚上我紅著眼眶問他:"如果爸媽生病了,我這個'外人'是不是也不用管?"

他卻說:"你這人怎么這么計較?孝順老人是天經(jīng)地義的。"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在婆家眼里,我永遠是個外人,付出是應(yīng)該的,回報是想都別想的。

拆遷款下來后,大哥家換了新車,大嫂朋友圈天天曬名牌包。

王強也蠢蠢欲動想換房子,我冷冷地說:"要換你自己出錢,我的工資得留著養(yǎng)女兒。"

這是結(jié)婚以來我第一次在經(jīng)濟上劃清界限。

半年后的一天深夜,電話鈴聲驚醒了我。

公公在電話那頭吼著:"你媽腦溢血送醫(yī)院了,馬上過來!"

我看了眼熟睡的女兒,平靜地說:"爸,我現(xiàn)在帶著孩子不方便,明天一早過去。"

"什么明天!現(xiàn)在立刻馬上!"公公的吼聲透過話筒震得我耳膜疼,"手術(shù)同意書等著家屬簽字呢!"

我深吸一口氣:"大哥大嫂不是離醫(yī)院更近嗎?讓他們先去。"

"他們哪懂這些!你是護士,當然得你來!"公公的語氣理直氣壯,好像我天生就該隨叫隨到。

掛掉電話,我看著窗外漆黑的夜色,做了一個決定。

第二天天剛亮,我就帶著女兒坐上了回娘家的長途汽車。

路上手機響個不停,全是王強和公公的未接來電。

直到中午,我才給王強發(fā)了條信息:"我?guī)?a class="keyword-search"

剛放下手機,公公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一接通,他劈頭蓋臉地怒吼:"趙梅!你跑哪兒去了?你婆婆動手術(shù)你不在跟前伺候,跑回娘家算什么?"

我走到院子里,看著娘家門前那棵老槐樹,語氣異常平靜:"爸,我不是老王家人嗎?怎么現(xiàn)在需要人伺候了,我就成自家人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接著是更大的咆哮:"你這是什么態(tài)度!孝順公婆是兒媳婦的本分!"

"本分?"我苦笑,"那分錢的時候怎么沒我的本分?媽住院我伺候是本分,大哥大嫂旅游就是應(yīng)該的?爸,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們做事太讓人寒心了。"

"你、你..."公公氣得語無倫次,"不就是錢嗎?你眼里就只有錢?"

"不,爸,我眼里有的是公平。"我輕輕掛斷電話,眼淚終于掉了下來。

在娘家的第三天,王強找上門來。

他胡子拉碴,眼圈發(fā)黑,一見面就埋怨:"

我沒急著收拾行李,而是拿出一個筆記本:"結(jié)婚8年,我給你們家做的每一件事都記在這里。媽每次生病是誰陪床?爸做手術(shù)是誰端屎端尿?老宅拆遷前是誰每周去打掃?這些你都忘了嗎?"

王強愣住了,他從來不知道我記著這些。

我繼續(xù)說:"我不圖你們感激,但起碼的尊重總該有吧?200萬分給兩個兒子,唯獨我這個伺候你們最多的人一分沒有,還說是'外人'?,F(xiàn)在生病了,又想起我的好了?"

"那...那你要怎樣才肯回去?"王強低著頭問。

"第一,爸媽必須當面給我道歉;第二,拆遷款重新分配,我不要多,但該有的那份不能少;第三,以后家里有事,大哥大嫂必須同等分擔。"我一字一句地說。

王強瞪大眼睛:"你這是要跟家里算賬?"

"沒錯,"我直視他的眼睛,"親情不是單方面付出,你們不把我當家人,我為什么要把你們當家人?"

最終,王強垂頭喪氣地走了。

又過了兩天,婆婆親自打來電話,聲音虛弱但誠懇:"梅子,媽錯了,你回來吧,錢的事我們重新商量..."

回到醫(yī)院那天,婆婆拉著我的手哭了:"梅子啊,媽老糊涂了,總覺得媳婦是外人。這次生病,老大媳婦就來了兩次,還是你雖然生氣但托人送來的補品最貼心..."

公公也訕訕地遞給我一個存折:"這是20萬,你別嫌少..."

我沒接存折,而是先打水給婆婆擦臉:"媽,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終于把我當一家人了。"

婆婆出院后,家里開了次正式的家庭會議。

拆遷款重新分配,兩個兒子各70萬,我和大嫂各20萬,剩下的20萬留作公婆養(yǎng)老。

更讓我欣慰的是,王強現(xiàn)在會主動分擔家務(wù)了,公婆有事也學會先問"老大兩口子能不能幫忙"。

趙梅的故事告訴我們,婚姻中過度犧牲換不來尊重,有原則的愛才能贏得平等對待。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在家庭關(guān)系中同樣適用。

很多女性錯誤地認為,只要不斷付出就能換來婆家的認可,結(jié)果往往是被當成免費勞動力。

如果是你,會怎么處理呢?